<p class="ql-block"> 一篇誠摯的邀請開啟了聚會的序幕。</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同學們:</p><p class="ql-block"> 同窗數(shù)載,溫馨如昨,依然常駐心頭! 青春歲月,依稀如夢,但愿常憶你我!同學之情不會變!請到往事里走走:聽聽久違的聲音、看看久違的面孔、說說離別的思緒,讓你我暫時拋卻塵世的喧囂,丟棄身邊的煩惱,盡情享受老同學相聚的溫馨,敘敘同學情…… ,相信除了欣喜和激動,你還會有更多的收獲! 老同學,來吧!來吧!來吧!這么多的熱切而期盼的眼睛看著你,這么多顆火熱而純真的心在等待…… 盼望您早作安排,如期赴約。并請盡快與聯(lián)系人取得聯(lián)系。祝您及全家健康快樂。</p> 47年前,我們一群年齡差距近兩代人的熱血青少年,懷揣著“振興中華”的夢想,從工廠、農(nóng)村、機關、學校、部隊,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了組建不過短短幾年的云南工學院,在一片極其簡陋的校園中開始了我們追求理想、探尋科學、提升自我、長達四年的大學生活,胸前的?;帐俏覀円詾闃s的驕傲,繁重的學業(yè)常逼得我們抓撓擾腮,清苦的生活常讓我們感到饑腸轆轆,擁擠的校舍我們也會抱怨爭吵,但這一切從未消磨我們的意志,因為我們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獲利者,是光榮的77、78級大學生,是中國當代史上難以復制的一代。大學四年,我們學過了些什么,重要嗎?很重要,但所學課程、內容恐怕在座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淡忘,但我們曾經(jīng)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吃喝拉撒睡的場景,點點滴滴至今記憶猶新。 <p class="ql-block"> </p> <div>蘇留云</div>四十三年大學同窗聚會有感<br>其一<br>別時玉樹正臨風,重見渾如鶴發(fā)翁。<br>執(zhí)手相看疑隔世,舉杯一碰響驚鴻。<br>席間碎語皆前趣,醉后酡顏勝晚楓。<br>但愿諸君多保重,期頤再聚笑談中。<br>其二<br>四十三秋駒隙過,青蔥俱已染沉疴。<br>常思一室聆師訓,每憶課間歡樂多。<br>身退始知山水美,心閑尤覺情義多。<br>今朝拼卻金樽倒,一醉由他笑鬢皤。 周效軍<br>水調歌頭<br>同學會 感念同窗情<br> 今日又聚首,千里來尋故交,童顏已老衰。一派歡聲笑語,更有濃濃情誼,依依不舍離。把酒三巡過,耳酣更好看! <br> 掌聲震,笑顏美,似手足。四十三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命運起落沉浮、世事冷暖幾何?談笑灰飛滅!人間重晚情,唯有常相會。 43 年前的那個夏夜,學校舉辦了畢業(yè)聚餐,那熱鬧非凡的場景仿若就在昨日,歷歷在目。同學們趁著酒興,道出諸多雄心壯志的慷慨言辭,傾訴了許多積壓多年的肺腑之言。有相互的美好祝愿,也有深情的衷腸傾訴。夜色之中,雖看不清表情,瞧不見臉紅,也感受不到尷尬,然而,大家卻被那濃濃的溫情緊緊包裹。<br><br> 自云工分別后,匆匆已過數(shù)年。43 年,近乎半個世紀,這是何等漫長的歲月,卻又顯得如此短暫。盡管我們聚少離多,但彼此從未相忘。在內心的一隅,住著我們這群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同學。7803、7804,是鐫刻在我們心上的深刻印記,是我們心靈的歸屬之地。在成長的道路上,無論開滿鮮花還是灑滿雨滴,總會有來自遠方的喝彩與關懷。四年同窗時光,鑄就一世同學情誼。<br><br> 43 年后的今日,我們能夠再次相聚,乃是許多同學不懈努力的成果。一次次的問詢,一遍遍的尋覓,宛如一場“人肉搜索”,將一個個熟悉的身影找尋回來。盡管我們都已兩鬢如霜,面龐布滿溝壑,但我們的心始終緊緊相連,彼此的牽掛亦是真摯無比。<br> 入學時,我們同學間的年齡差距大約有20余歲,十分欽佩已成家的同學,要兼顧學業(yè)與家庭,要當好學生還要做好丈夫和父親,清楚記得大理阿鵬同學因為新婚晚報到了2個月,孩子出生后還要從津貼中拿一些寄回家;班長女兒出生時我們正在考試,老岳母站在教室門外等候。但更多的同學正處在青春期,對愛情的向往和學校“在校期間不允許談戀愛”的規(guī)定,扼殺了校園多少青春的萌動和愛情,所謂愛情的真諦,書里說了很多,記不起來了,簡言之就是能夠:說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睡在一起。(文稿:何<div>)<br><br></div> 江滇<br> 同學情<br>四年同窗情意深,<br>歲月無情人有情。<br>四十三載一別過,<br>夢里常回五號樓<br>今日聚首情亦真,<br>歸來仍是少年郎。<br> 王貝貝<br>同學聚會有感<br><br>同學同窗同四年,<br>分別分離四十載,<br>青蔥學子白發(fā)聚,<br>感慨人生吁噓噓!<br><br>展轉難眠夢青春,<br>莘莘學子七八聚。<br>誰道歲月殺豬刀,<br>一覺醒來已白發(fā)。 張智銓<br>老同學們好:<br>當年入學之時,同學間年齡相差16歲之多,43年后聚會重逢,我們都成退休人員,真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我以歌上一曲:<br>撥亂反正開高考,<br>少年壯漢共同窗。<br>今日聚會成翁媼,<br>屈指一算四十三。<br>莫恨歲月催人老,<br>我輩當年也輝煌。<br>今朝退休不愁飯,<br>心胸豁達體健康。<br>2025.2.20. 于昆明火車站 <div>多倫多譚復榮發(fā)來<br></div><div> 微信是老婆給我注冊的,填個名字叫老譚。結果不少人就直呼老壇,索性就改成酸菜,以絕悠悠眾口,同時紀念云南, 特別是知青生活。后來慢慢又悟出,可謂:<br>千揉百躪猶未餒,開壇始聞菜香來。<br>雜陳五味酸為首,人生百感爽當先。</div> 唐正東<br>《同學聚會有感》<br><br>四十三年的塵埃<br>在酒杯里輕輕搖晃<br>我們數(shù)著彼此臉上的年輪<br>翻閱著泛黃的相冊<br><br>笑聲依然清脆<br>卻已染上歲月的沙啞<br>那些未說出口的青春<br>在皺紋里靜靜流淌<br><div><br></div><div>我們舉起酒杯<br>飲下時光的倒影<br>醉意朦朧中<br>看見年輕的自己<br>正從鏡中走來<br><br>我們歡聲笑語<br>促膝長談<br>看同學幸福滿滿<br>皆無案牘勞形<br>兒孫繞膝天倫樂樂<br></div><div><br></div> 李平<br>我的日常<div>公婆濟家常,</div><div>兒女應繁忙。</div><div>送讀上學路,</div><div>接回忙做飯。</div><div>收家催作業(yè),</div><div>心急找自煩。</div><div>晨起去學藝,</div><div>回家怨聲長。</div><div>同學作何苦,</div><div>聚會敘衷腸。<br><br></div> 蘇留云<br>逐夢抵昆明,四載回曲靖。四十三年勤耕耘,少年青絲白頭翁,一身布衣樂融融。<br>再聚首春城,話往惜歲月。六十七十八十容,青春美夢已得圓,來時匆匆去無蹤。<br><br> 楊畏白<br>《七律·同窗聚》<br>同窗一別四三秋,<br>歲月滄桑染白頭。<br>昔日青衿成舊夢,<br>今朝霜鬢話新愁。<br>書聲朗朗猶盈耳,<br>笑語喧喧尚繞樓。<br>莫道韶華隨水逝,<br>情誼醇厚永長留。<br><br><div><br></div><div><div><br></div></div> 機制7803 7804 合影 我們班的70(歲)后 我們班的50后 我們班的60后 我們班的工科玫瑰、理工女神 機制7803班 機制7804班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五組 六組 奚晴陽<br>大學同學聚會有感:<br>四十三年重聚首,<br>往事依依上心頭。<br>當年恢復高考時,<br>有幸再返學堂樓。<br>同窗共讀整四載,<br>學海遨游蕩飛舟。<br>七七、七八兩年級,<br>精英聚聚人才露!<br>同學昵稱“老工人”,<br>銀發(fā)悄然染鬢頭。<br>雄心不己仍拼搏,<br>再攀書山未停留。<br>進入板機新行業(yè),<br>綜合利用上高樓。<br>圖板鉗臺文武全,<br>一代新人露角頭。<br>無私無畏闖世界,<br>產(chǎn)品行銷奧亞洲。<br>二十余載作奉獻,<br>青春無悔心志酬! <div>鄒慶明</div>聚會有感:<div><br>機械智造創(chuàng)奇跡,<br>文韜武略全齊聚。<br>眾英壯志闖天下,<br>開得一片新天地。<br>如今見面得相聚,<br>釀出醇香更濃郁。<br>青年英資仍歷歷,<br>今日白發(fā)不伏櫪。<br>聚會開篇有新意,<br>勾起濃濃舊回憶。<br>會里調侃成年事,<br>逗得大家心歡喜。<br>眾位講述百態(tài)業(yè),<br>個個業(yè)績老狐貍。<br>兢兢業(yè)業(yè)做貢獻,<br>報效祖國出了力。<br>籌備組里人才濟,<br>甘為大家費心力。<br>無怨無悔尋歡喜,<br>只愿同學笑嘻嘻。<br>推杯換盞叨叨絮,<br>濃濃同窗舊情義。<br>聚會晃眼又過去,<br>但愿何年再相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