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青竹</p><p class="ql-block">文字/青竹</p> <p class="ql-block">▼日本京都名剎南禪寺賞楓</p> <p class="ql-block">日本自由行5D:2024年11月22日。京都南禪寺,永觀堂禪林禪寺等。</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第三天從大阪跑京都了,已經(jīng)感受到京都到處都是楓葉的紅,楓葉的秋,楓葉的浪漫,楓葉的風景,讓人陶醉在日本京都旅行深秋賞楓的無限情趣中。</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們像前二日那樣,隨著大阪至京都早上班的高峰匆匆忙忙的人流,涌向西九條電車樞紐站,尋找著要去的線路,然后急忙刷卡進站排隊,等候電車的到來。我仿佛覺得我們也似乎加入了本地上班族的茫茫人海中,每天早出晚歸,匆忙趕車,然后又奔向我們各自的目標地。</p><p class="ql-block"> 京都,由生疏到逐漸熟悉,猶如把握住脈搏的跳動,整個城市的脈絡(luò)變得漸漸清晰起來。</p><p class="ql-block"> 我們直奔京都著名名剎之一--南禪寺賞楓。</p> <p class="ql-block">▼金地院</p> <p class="ql-block"> 在到達南禪寺需經(jīng)過一處景區(qū),金地院。</p><p class="ql-block"> 金地院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qū)的臨濟宗大本山南禪寺的塔頭之一。塔頭就是禪寺中,祖師、大寺名剎的高僧死后,弟子在師長的塔(祖師、高僧的墓塔)付近或敷地內(nèi),建立用來守護塔的小院、小庵。</p><p class="ql-block"> 隨著清晨的輕風,我們經(jīng)過金地院門口向內(nèi)探望,遠遠地就被院內(nèi)色彩斑斕的紅楓所吸引。雖此處并不是我們參觀的目的地,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走進了寺院。</p> <p class="ql-block"> 金地院本尊地藏菩薩、開基為足利義持。</p><p class="ql-block"> 庭園鶴龜之庭是崇傳為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所造,已指定為國之特別名勝。這里有著被稱為金地院的枯山水,以東山為背景,每一石每一水都是一幅畫卷。</p><p class="ql-block"> 我們并沒有入內(nèi)詳細參觀,只在門口駐足欣賞??粗悄甏眠h的日本木雕建筑,仿佛在聆聽過往曾發(fā)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金地院門票售票處</p> <p class="ql-block"> 在每一處僻靜的角落,那些隱藏在如詩如畫楓葉之中的優(yōu)雅建筑,猶如一幅幅靜止的畫,在你面前亭亭矗立,此時仿佛時間已然凝固,嘈雜的世界已漸漸遠去,只留下心中的一片寧靜。</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p><p class="ql-block"> 南禪寺位于京都東山北部,是京都城內(nèi)占地面積最大,擁有眾多分寺的一座宏偉寺院。南禪寺起初是龜山天皇的離宮,在1291年龜山天皇死后被改為禪寺,為日本禪宗最高寺院。它是京都名剎之一,為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正式名稱為“瑞龍山太平興國南禪禪寺”。</p><p class="ql-block"> 從步入南禪寺大門的那刻起,我就仿佛聆聽到那古老悠揚的鐘聲在空曠中回響。寺院內(nèi)建筑錯落有致地靜靜地矗立著,仿佛側(cè)耳恭聽默默地迎接著各方游客的來臨光顧。</p> <p class="ql-block"> 步入院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里雄偉的三門(禪宗寺院的大門)。三門,它象征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表示佛教修行的三種解脫法門。據(jù)說,迷惘的人只要通過此門,就可以求得解脫。</p><p class="ql-block"> 而通往三門的石板路兩側(cè),那滿眼層層疊疊的紅楓,猶如油畫中濃墨重彩的畫筆,把雄偉的建筑點綴的格外妖嬈秀麗,楓葉與建筑遙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當你漫步在這京都的寺院里,你會欣然地感覺到那黃紅和櫻紅的楓葉遍布寺院的各個角落,在最具日本建筑風格的寺院建筑的襯托下,那一樹一樹的楓葉是那樣紅的浪漫,紅的璀璨,給人賦予大自然的萬種風情。</p><p class="ql-block"> 它仿佛是一只嘹亮的號角,喚醒一個嶄新的色彩斑斕的奇妙世界。</p><p class="ql-block"> 它又仿佛像一曲動聽的音樂,讓我們徜徉和沉浸在無限浪漫的這世界里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寺院的石板小道和角角落落,仿佛目之所及,猶如欣賞一部色彩斑斕的世界大片。</p><p class="ql-block"> 而一座座精妙無比的寺院建筑,在空曠的自然景觀中顯得那么從容傲然,挺拔威嚴,讓人們敬畏仰慕。當一陣風吹來,屋檐下的風鈴便會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如若青曼的詩行,徐徐飄進心里,讓人一陣激動。</p> <p class="ql-block"> 南禪寺中還有一處聞名的特殊景觀,明治年間修建的輸水渠水路閣。</p><p class="ql-block"> 這段西洋式的磚石建筑將琵琶湖的水引入了京都市區(qū)內(nèi),進行水力發(fā)電,曾為京都的繁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雖然現(xiàn)在廢棄了,卻是日劇的熱門取景地。世界各地曾有多少游客為此慕名而來,欣賞這里宏偉古老的橋梁建筑,仿佛穿越時空,留下自己的影像作為美好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南禪寺空曠的寺院內(nèi),仿佛是翱翔在人文建筑與美妙自然之間,每一座建筑,每一棵古樹,仿佛在相互低語訴說著古往動人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時光總是在慢慢地流逝,讓人感受到歲月的從容,歷史的沉淀。猶如大江的波濤,滾滾向前,生生不息。而我們只是匆匆過客,見證了這一美好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這個位于南禪寺旁邊的天授庵屬于南禪寺的塔頭。塔頭就是布局在大禪寺周邊,烘托大禪寺的小寺院。別看天授庵很小,但其庭院山水非常有看點。</p> <p class="ql-block">▼游覽南禪寺</p> <p class="ql-block"> 走進景區(qū)日式小餐廳就餐,享受日本美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