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蘇州正對著南通,僅一江之隔,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1984年暑假,我第一次到蘇州市游玩,記憶深刻難忘。</p><p class="ql-block"> 我先是到常熟市,常熟市是蘇州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城市,常熟市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挨著市區(qū)道路旁</span>有個<span style="font-size:18px;">虞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周朝的皇族虞仲,他是吳文化的始祖。虞山不高但很有特點(diǎn),有一段坡度不陡的灰黑色花崗巖石山坡,當(dāng)</span>我徒步順山坡登上虞山游覽的。</p><p class="ql-block"> 虞山人文景觀眾多,歷史人物也很多。當(dāng)年山上的紀(jì)念遺址很多還沒恢復(fù),我在山上見到的比較顯眼的是言子墓,言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字子游,是</span>春秋時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論語》中有記載,是孔子十大弟子之一。晚清光緒皇帝的師傅、戊戌變法的主謀之一翁同龢墓也在虞山上,民國時有個絕佳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影射的就是合肥人李鴻章和常熟人翁同龢。翁同龢曾任戶部尚書,負(fù)責(zé)國家財政,相當(dāng)于古代的司農(nóng)之職,這幅對聯(lián)表達(dá)了人民對晚清統(tǒng)治腐敗無能、民不聊生現(xiàn)狀的不滿情緒。</p><p class="ql-block"> 游完常熟市我就來到了號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市。蘇州市景點(diǎn)很多,是我此行的重點(diǎn)目的地。在蘇州市我待了三四天,買了張?zhí)K州市地圖,每天早出晚歸,按照地圖上標(biāo)明的各個著名景點(diǎn)的位置坐公交車去游覽。我在蘇州市內(nèi)尋訪了拙政園、滄浪亭、網(wǎng)獅園、耦園、留園、獅子林等十幾家著名園林。蘇州園林不但設(shè)計建造匠心獨(dú)具,里面門柱亭臺上的楹聯(lián)也寫得特別好,與建筑園林文化融為一體,我把喜愛的對聯(lián)抄寫在隨身帶的一個小筆記本上。</p><p class="ql-block"> 蘇州的園林實在是太美了,我在欣賞園林方面是一張白紙,什么也不懂,就是不停地去看,自己體會它美在何處,反正參觀各個蘇州園林都有一個共同點(diǎn),在里面無論你站在何處看,眼前的建筑、擺設(shè)、綠植都是一副精巧的圖畫。如果斗富的話,擁有這種園林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豪,有錢人只是富人,不算是富豪。</p><p class="ql-block"> 在眾多的蘇州園林中,我特別喜歡滄浪亭和拙政園,在里面流連忘返,遇到陰天下毛毛雨時,我索性在廊檐下靜坐觀景冥想,有時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不出來,我就是想把身心在這江南水鄉(xiāng)文化中浸泡透澈。相比蘇州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最復(fù)雜的拙政園,滄浪亭的園林建筑規(guī)模就小多了,但我對它偏愛有加,因為它的名字就寄托著中國文人的最理想的生存方式。</p><p class="ql-block"> 滄浪亭一名源于屈原《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瓭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淪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漁樵是高潔形象的象征,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寄托,類似“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代表中國古代文人的操守。</p><p class="ql-block"> 后世文人墨客創(chuàng)作的與《滄浪歌》有關(guān)的作品,最富才情的當(dāng)屬后唐李煜《漁父二首》: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無言一隊春 。 一壺酒 ,一竿綸 ,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鼻宕跏康澋摹额}秋江獨(dú)釣圖》也很有意思: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dú)釣一江秋?!碑?dāng)然與《滄浪歌》意境最吻合最有歷史滄桑感的, 當(dāng)屬明代楊慎的《臨江仙》詞,也就是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 國 演 義》引 用 的 開 篇 詞 : “ 滾 滾 長 江 東 逝 水 ,浪 花 淘 盡 英 雄 。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 上 ,慣 看 秋 月 春 風(fēng) 。 一 壺 濁 酒 喜 相 逢 ,古 今 多 少 事 ,都 付 笑 談中?!?lt;/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在蘇州市旅游,少不了要去寒山寺參觀,我覺得寒山寺建筑并不起眼,規(guī)模也很小,關(guān)鍵是寒山寺院所處環(huán)境特殊,特別是寺前水巷上的那座楓橋為寒山寺添彩不少,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是一首不朽的詩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很多游客是沖著唐代詩人張繼的詩去寒山寺游玩的。</p><p class="ql-block"> 在蘇州城我還參觀過當(dāng)時正在修繕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盤門,</span>盤門有個水門,很獨(dú)特。我還在當(dāng)時蘇州市內(nèi)最繁華的觀前街漫步,在小店吃了蘇州特色的甜點(diǎn)年糕,當(dāng)時觀前街的松仁水果糖很有名氣,我買了幾塊,吃在嘴里滿口都是松仁的清香。那時江蘇居民的收入并不高,但在蘇州民居街巷弄堂,我見到許多市民午飯時,在門口巷道邊擺一個小方桌,擺三四個炒菜吃米飯,有的還加一碗琥珀色的散啤酒喝,生活非常精致。</p><p class="ql-block"> 蘇州城外的虎丘當(dāng)時是熱門參觀景點(diǎn),游人比城里的園林多了去,這里有吳王闔閭墓、干將、莫邪劍的“試劍石”“千人石”“劍池”等景點(diǎn)。在游覽“千人石”的人群中,我看到一個民間藝人,貌不驚人,不動聲色站在人群中,他雙臂下垂著,頭上頂著一個三四歲大小的小女孩,畫著古裝,一動不動。剛開始游客以為是個木偶人,七嘴八舌議論著,沒想到那人頭頂上的木偶小女孩忽然忍不住笑了一下,眼睛眨了一下,大家都笑起來了,真是藝高人膽大啊!</p><p class="ql-block"> 蘇州之美,美在精巧?!吧嫌刑焯?,下有蘇杭”,我此行不虛。旅游參觀第一印像是最難忘美好的,我1993年我作為秘書隨領(lǐng)導(dǎo)出差,第二次來蘇州,感覺就比第一次差很多,尤其是讓我如醉如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滄浪亭和拙政園,領(lǐng)導(dǎo)一點(diǎn)也不感興趣,辦完事我們就匆匆離開蘇州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