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國的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雨水” 是一個充滿生機與詩意的節(jié)氣。它不僅標志著春天的深入,更帶來了大自然的蓬勃活力。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了解 “雨水” 節(jié)氣,是一次親近自然、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絕佳機會。</p> <p class="ql-block">雨水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 “雨水” 通常在每年的 2 月 18 日或 19 日到來。當太陽到達黃經 330° 時,便是雨水節(jié)氣。此時,氣溫逐漸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仿佛是大自然在為萬物復蘇做準備。雨水的到來,意味著冬天的寒冷漸漸遠去,春天的溫暖和生機開始在大地上蔓延。</p> <p class="ql-block">雨水的三侯</p> <p class="ql-block">獺祭魚 :水獺開始捕魚,它們會將捕到的魚排列在岸邊,就像在舉行一場祭祀儀式。這其實是水獺的一種生活習性,但古人卻賦予了它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鴻雁來 :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它們成群結隊,排成 “人” 字形或 “一” 字形,飛向溫暖的北方。這象征著春天的臨近,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已經到來</p> <p class="ql-block">草木萌動 :在雨水的滋潤下,草木開始發(fā)芽,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小草從泥土中探出頭來,嫩嫩的、綠綠的;樹枝上也長出了新的嫩芽,仿佛在向人們宣告春天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雨水的習俗</p> <p class="ql-block">回娘屋 :雨水節(jié)氣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到娘家,和父母團聚。這是表達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也是傳承孝道的一種方式。小朋友們可以和媽媽一起回外婆家,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情。</p> <p class="ql-block">占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來占卜當年稻谷收獲的豐歉。爆出來白花花的米花越多,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收成不好,米價將貴。</p> <p class="ql-block">拉保保 :在一些地方,雨水節(jié)氣有 “拉保?!?的習俗,雨水節(jié)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在川西民間,早晨天剛亮,一些年輕的婦女便牽著兒女站在大路邊,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當有人經過時,無論男女老幼,都會攔住對方,讓年幼的兒女磕頭拜寄,給對方做干兒子或干女兒,稱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長大。</p> <p class="ql-block">雨水的體驗活動</p> <p class="ql-block">溫馨提示</p> <p class="ql-block">雨水時節(jié),少去了冬日的寒冷,空氣濕潤,天氣雖然逐漸轉暖,但早晚依舊寒冷,多風干燥,風邪會使人的皮膚、口舌干燥,嘴唇也會脫皮、干裂,因此應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調養(yǎng)脾胃,可選擇山藥、韭菜、香樁、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鯽魚、小米等。更要注意雨水后,春風送暖,致病菌、病毒易傳播,應注意休息,加強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才能更好地預防疾病發(fā)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