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晨早早起來趕車回老家陪媽媽過元宵節(jié)。</p> <p class="ql-block">從外出讀書到現(xiàn)在,每一年的元宵節(jié)我都在趕車,不是回家看母親就是出差途中。</p> <p class="ql-block">透過車窗,看著一排排落光樹葉或未落葉的樹木向后倒去,遠處墨黑色的山峰逐漸轉成微微黃,突然想起上月讀書筆記還沒做。</p> <p class="ql-block">哈,我被大風吹倒了!</p> <p class="ql-block">借著車的顛簸,我開始彌補逝去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一、《不被大風吹倒》這部書的主題核心是對抗困境的堅韌與希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言以“不被大風吹倒”為書名,隱喻人生中無法回避的逆境與挑戰(zhàn)。書中最具象征意義的故事,是莫言回憶童年與爺爺遭遇黑色龍卷風的經(jīng)歷:狂風肆虐中,爺爺緊握推車把手,弓背對抗風暴,用身體的力量詮釋了“不被吹倒”的生存哲學。這種具象化的場景,展現(xiàn)了人在自然與命運面前的渺小,卻也凸顯了精神力量的偉大。 </p> <p class="ql-block">正如書中所言:“風越來越大,他卻紋絲不動、緊攥車把,哪怕雙腿在顫抖,哪怕褂子被撕破?!边@種直面困境的姿態(tài),不僅是個體的堅持,更是一種代際傳承的智慧,呼應了海明威筆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精神內(nèi)核。</p> <p class="ql-block">二、《不被大風吹倒》也是平凡生活的詩意與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書中另一個主題是對平凡生活的深刻詮釋。莫言通過描寫農(nóng)村的日常勞作、傳統(tǒng)年俗(如臘八粥、祭灶儀式)以及普通人的情感羈絆,揭示平凡中蘊含的堅韌與溫情。例如,在《過去的年》一章中,作者對比了物質匱乏時代與當下“年味漸淡”的差異,指出真正的幸福源于對生活的珍視而非物質的豐裕。</p> <p class="ql-block">這種對平凡的尊重,也體現(xiàn)在莫言對“躺平”與“奮斗”的辯證思考中。他認為,無論選擇何種生活態(tài)度,關鍵在于保持內(nèi)心的穩(wěn)定與自我認同:“不被大風吹倒,不是必須逆風飛翔,而是無論躺平還是站立,都要守住靈魂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三、《不被大風吹倒》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本關于生存哲學的指南。</p> <p class="ql-block">它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征服風暴,而在于與風暴共存的過程中,始終保有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自我的忠誠。正如莫言所言:“活著的本身就是一場美麗的旅程”。在不確定的時代,這本書如同一盞明燈,指引我在風中站穩(wěn)腳跟,以堅韌與希望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洗禮。</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韌性是一場永恒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執(zhí)筆于楚大高速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