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2023年6月,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舉行了一次“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研討會”,咱們廣州老年大學(xué)口琴班的學(xué)員,在唐琪安老師的帶領(lǐng)下參加了這次研討會,并傾聽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三級調(diào)研員楊揚先生的報告,這次文藝創(chuàng)作研討,給予到會人員一次文化藝術(shù)的“熏陶”,使之受益匪淺。</b></p><p class="ql-block"><b> 由于研討會是下午進行,等會議結(jié)束已近傍晚,所以,我們未能認真一睹新文化館的美景,僅在會場附近留個影便匆匆趕回家,心想等有空我一定再到此一游。轉(zhuǎn)眼間一年多過去了,這事卻一直擱置下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正月十二這天,陽光燦爛,給廣州大地帶來了溫暖,春節(jié)的喜慶氛圍依然濃厚,我決定到廣州新文化館走走。</b></p><p class="ql-block"><b> 上午9點半鐘我與老伴從家里出發(fā),乘坐地鐵8號線轉(zhuǎn)3號線,再步行10多分鐘便到達廣州市文化館新館(行程大概用了45分鐘)。</b></p> <p class="ql-block"><b>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坐落在風(fēng)景如畫的海珠區(qū),是廣州市的文化心臟和新地標(biāo),于2023年建成。這個全國最大的文化館,不僅承載著重要的文化功能,更以其獨特的設(shè)計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的目光。</b></p><p class="ql-block"><b> 當(dāng)我倆踏入文化館的那一刻,哇塞!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置身于一幅流動的嶺南水墨畫卷。</b></p> <p class="ql-block"><b> 這座由著名建筑師張永和設(shè)計的建筑物,以其獨特的"嶺南園林"風(fēng)格,在珠江新城的高樓叢林中開辟出一片文化綠洲。</b></p><p class="ql-block"><b> 這里以“十里紅云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為設(shè)計理念的文化地標(biāo),將漢唐建筑的恢弘與嶺南園林的婉約完美融合,成為廣州新中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我們首先進入新館的核心景點“中心閣”參觀。中心閣共有五層樓,每一層樓展示的內(nèi)容和風(fēng)格都不一樣。</b></p><p class="ql-block"><b> 這是筆者在二樓展廳正中間展出的一幅會動的畫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首層是特展廳,?主要內(nèi)容是牙雕、木雕、端硯制作技藝等嶺南傳統(tǒng)工藝的展示。?特別是象牙雕刻,涵蓋了當(dāng)代廣州牙雕的所有作品,造型生動、精雕細琢的牙雕作品鮮活生動,為游客送去美好的新年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中心閣的二至五樓主要是展覽《花城百花開——廣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這里通過實物、視頻、觸屏、體感互動設(shè)備等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方式,營造出一座信息量滿滿、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殿堂。展覽以“粵韻流芳”、“食在廣州”、“歲時節(jié)慶”、“醫(yī)養(yǎng)嶺南”、“南拳強身”、“廣作華彩”、“羊城古仔”七大板塊展現(xiàn)花城非遺的絢麗多姿,彰顯著廣州人的文化傳統(tǒng)、嶺南的文化精粹和人文特質(zh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中心閣樓的觀景平臺上放眼望去,</b><b>既可俯瞰全館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和</b><b style="font-size:18px;">游廊花窗佳木秀麗,</b><b>又能遠眺現(xiàn)代地標(biāo)廣州塔,古今交輝的景致令人賞心悅目。</b></p> <p class="ql-block"><b> 園區(qū)隔壁就是海珠湖和濕地公園,且沿河而建,充分利用傳統(tǒng)建筑和園林空間的巧妙組合,再現(xiàn)嶺南水鄉(xiāng)園林的佳境。</b></p><p class="ql-block"><b> 走出“中心閣”,移步至曲藝園,海珠湖的波光粼粼與古建筑的飛檐翹角相映成趣,獨享一片鬧中取靜的天地。而翰墨園則依托山勢,以江南園林的堆石造景手法,營造出文人雅集的詩意空間。</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的建筑設(shè)計巧妙地融合了傳統(tǒng)嶺南建筑元素與現(xiàn)代建筑理念。青磚黛瓦、飛檐翹角與玻璃幕墻、鋼結(jié)構(gòu)和諧共存,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空間美學(xué)。</b></p><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這里,你會時而覺得置身于古典園林的曲徑通幽,時而又感受到現(xiàn)代建筑的簡約大氣。</b></p> <p class="ql-block"><b> 連廊下面為親水設(shè)計,</b><b style="font-size:18px;">可由石階步入觀賞各種水生植物。</b><b>給人以柔和、舒適的感覺。</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亭臺樓閣設(shè)計精巧,布局合理,不僅提供了觀賞風(fēng)景的絕佳位置,成為了文化館中的亮點;這里小橋流水設(shè)計巧妙,與南方濕潤的氣候完美契合,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優(yōu)雅的氛圍;這里以水為中心,</b><b style="font-size:18px;">綠樹成蔭</b><b>環(huán)繞著亭臺樓閣,曲徑通幽,建筑多采用木結(jié)構(gòu),配以青磚灰瓦,展現(xiàn)出古樸與雅致?。穿行其間,恍若步入水墨長卷。</b></p> <p class="ql-block"><b> 在文化館,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還能親身體驗到嶺南生態(tài)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b></p><p class="ql-block"><b> 穿上古裝漢服,隨意往此一站,擺個姿勢,也能拍出蠻不錯的照片,難怪有那么多的紅男綠女穿著漢服到此拍攝藝術(shù)照呢!</b></p> <p class="ql-block"><b> 當(dāng)然,如果你想穿漢服拍照留影,可惜又沒帶漢服,那沒關(guān)系,這里的“漢服風(fēng)華”服裝琳瑯滿目。?</b></p> <p class="ql-block"><b> 文化館不僅展示了嶺南文化的精髓,還通過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將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引入廣州。在這里,我看到了非洲木雕與潮州木雕的對話,聽到了西方交響樂與粵劇唱腔的交融。這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正是廣州這座千年商都的獨特魅力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西式花園圓拱走廊,點綴在不同風(fēng)格景區(qū)之間,豐富了造景的內(nèi)容。</b></p> <p class="ql-block"><b> 廣州文化館新館,是一座集文化傳承、藝術(shù)展示、群眾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館;是一個富有嶺南生態(tài)特色、文化底蘊的城市客廳。在這里,我看到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b></p><p class="ql-block"><b>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猶如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鑲嵌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里,正散發(fā)著無盡的魅力,</b><b style="font-size:18px;">以其獨特的方式,書寫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新篇章。 </b></p><p class="ql-block"><b> 再見了“新文化館”,下次我一定還會再來這里看看,也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