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理蒼山洱海,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是每位游客心中的一片仙境 。</p><p class="ql-block">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北郊。是大理佛文化的圣地,三塔巍峨聳立,氣勢恢宏,與周圍的蒼山洱海融為一體,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蒼山,巍峨壯觀,十九座山峰聳立云端。山頂不化的白雪和藍天白云相互映襯,山間的十八條溪流奔涌而下,注入洱海。</p><p class="ql-block"> 洱海,因形如人耳故稱之,是一片清澈明亮的高原淡水湖,面積約250平方公里。湖邊的白族漁村和民居及湖上的幾座小島如小普陀、南詔風(fēng)情島等,更是增添了洱海的幾分神秘感。</p><p class="ql-block">1994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設(shè)立: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p><p class="ql-block">2014年,蒼山地質(zhì)地貌景觀區(qū)、環(huán)湖景觀區(qū)和高原湖泊景觀區(qū)組成的大理蒼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名千尋塔,始建于南沼勸豐佑時期(公元823年~859年),為16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塔高69.13米,屬唐代建筑風(fēng)格。兩座小塔外觀輪廓線為錐形,塔高42.19米,屬宋代建筑風(fēng)格,建于大理國段正嚴、段正興時期(公元1108年~1172年),兩小塔相距97米,距千尋塔都是70米。兩小塔是一對10級八角形的密檐式磚塔。三塔鼎足而立,氣勢恢宏。</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建筑藝術(shù)登峰造極,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筑價值。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蒼山,是云貴高原上的雄偉山脈,有十九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其中七座超過4000米。</p><p class="ql-block"> 蒼山的雪景、云海和山泉是三大自然景觀,是大理“風(fēng)花雪月”四大名勝”之一。</p><p class="ql-block"> 因天氣和時間原因,沒有上蒼山,只能在車上遠觀灰蒙蒙的蒼山,有點掃興。</p> <p class="ql-block">洱海,座落于蒼山腳下,是云貴高原上的一個天然湖泊,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因狀似人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洱海周邊歷史悠久,曾是南詔國的發(fā)源地,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白族民俗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 雙廊古鎮(zhèn),處于洱海東北岸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白族古鎮(zhèn),承載著千年文化積淀。</p><p class="ql-block"> 找了家洱海邊的網(wǎng)紅咖啡店,點了些小食,在洱海邊吃著東西,聽著蒼山洱海的風(fēng)聲水聲,看著天空時而風(fēng)輕云淡、時而云卷云舒,這種意境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奇妙、很舒適!</p> <p class="ql-block"> 小普陀島是離岸邊很近的一座袖珍小島,周長只有200多米。島上的亭子建于明代。1982年重修,為亭閣式二層建筑,一層祀如來佛祖,二層祀觀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 洱海周邊,有著許多歷史遺跡和風(fēng)景名勝,洱海不僅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還見證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足跡,留下了許多贊美洱海美麗風(fēng)光的詩篇。使得洱海成為文化底蘊深厚、風(fēng)光旖旎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 洱海作為大理人民的母親湖,周邊許多村落古鎮(zhèn),如喜洲、才村、雙廊、挖色等,都有著濃郁的白族民俗文化風(fēng)情。并以其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p><p class="ql-block"> 大理蒼山洱海,是我夢中忘不掉的那片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謝謝你的欣賞和。 2025..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