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幸福有時恰似近在咫尺的風景,觸手可及,不容錯過。朋友,別再猶豫,趁著這大好春光,讓我們一同奔赴山野,去攀登那座能喚醒靈魂的山吧!</b></p><p class="ql-block"><b> 身處城市的喧囂,我們宛如困獸,每一次呼吸都裹挾著無盡的紛擾與疲憊。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節(jié)后大家都在為減肥而發(fā)愁。其實,運動便是最好的秘訣,而攀登銅鼓頂,無疑是絕佳的選擇。春日來臨,大地復蘇,銅鼓頂?shù)纳綆n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在這里,我們既能暢快地呼吸清新空氣,又能通過運動甩掉多余的贅肉。</b></p><p class="ql-block"><b> 二月,春寒雖未散盡,但春的序曲已悄然奏響。在一個陽光格外柔和的周末,恰如大自然遞來的邀請函,閑庭信步群的二十六位驢友,滿懷期待地一同奔赴邵陽銅鼓頂,渴望在這片山水之間,與山川草木重啟一場靈魂深處的對話。</b></p><p class="ql-block"><b> 銅鼓頂,屹立于新邵大新鄉(xiāng)境內(nèi)的資水西岸,是板竹山的主峰。因山上有一塊神奇的石板,敲擊時能發(fā)出如鼓鳴般的聲響,故而得名。它海拔1226.1米,僅略低于南岳衡山,卻有著獨屬于自己的巍峨與壯麗。板竹山,又稱板子山,隸屬雪峰山脈,因山中漫山遍野的板竹而得名。其呈西北 - 東南走向,像一條蜿蜒的巨龍,綿延約11.7公里,寬9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山體主要由板巖、頁巖和砂巖構(gòu)成,歲月的雕琢讓這里名勝古跡眾多,古邵陽十二景中的“白云樵隱”“石門獻翠”便誕生于此,每一處景觀都承載著歲月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上午十點,我們滿懷憧憬地抵達銅鼓頂山腳下。抬眼望去,那高聳入云的銅鼓頂宛如一位遺世獨立的巨人,周身云霧繚繞,如夢似幻,只隱隱勾勒出巍峨的輪廓,仿佛在遙遠的時空那頭,輕聲呼喚著我們,悄然向我們發(fā)出一場未知旅程的邀約,神秘而又充滿誘惑。</b></p><p class="ql-block"><b> 踏上蜿蜒曲折的登山小徑,茂密的山林瞬間將我們溫柔環(huán)繞。陽光奮力穿透層層枝葉,在地面灑下一片片碎金般的光斑,宛如大自然灑下的金幣。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交織成一曲舒緩而靈動的自然樂章,每一個音符都在訴說著山林的故事。山路陡峭蜿蜒,你可以鼓足干勁奮力沖刺,感受風在耳邊的呼嘯;也能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攀登,用心丈量每一寸土地。但即使慢行,也并不輕松,氣喘吁吁是常有的事,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大山對話。當你停下腳步,或是徘徊不前,甚至心生退意時,內(nèi)心難免會涌起怯意。然而,當你憑借著堅定的勇氣征服山巔,回想起一路走來的堅持,那些勇往直前的瞬間,以及與記憶相連的往事,這短暫時光里的經(jīng)歷,是否也包含著一次次的征服與退縮?是否也曾在抉擇面前迷茫?此刻,心中定會涌起勝利的驕傲。越往高處攀登,海拔的攀升讓山路愈發(fā)陡峭崎嶇。汗水濕透了衣衫,雙腿如灌了鉛般沉重,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每一步都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就在我們幾乎被疲憊和艱難打敗時,眼前豁然展開的美景又一次次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峰回路轉(zhuǎn)間,或是如夢似幻的云海,像是天空遺落的棉花糖;或是峭壁上頑強生長的青松,它們以絕美的姿態(tài)一次次將我們從放棄的邊緣拉回,讓我們明白堅持的意義。</b></p><p class="ql-block"><b> 終于,歷經(jīng)艱難跋涉,我們成功登頂。站在銅鼓頂之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感油然而生。連綿起伏的山巒在腳下蜿蜒伸展,宛如大地舞動的巨龍,展現(xiàn)著大自然的磅礴氣勢;遠處,金龍山脈的群峰連綿至天際,與藍天相接,仿佛一幅無盡的畫卷;山下則是素有“湘中明珠”“全國詩詞之鄉(xiāng)”美譽的邵陽,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從1226米的銅鼓嶺山頂俯瞰,它褪去了平日的煙火氣,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寧靜與壯美。</b></p><p class="ql-block"><b> 這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登山體驗。登山讓我們明白,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山風拂來之際,正是靈魂飛揚之時。云霧在山間悠然飄蕩,為這壯闊的山脈披上一層薄紗,宛如一幅意境深遠的水墨丹青,每一處留白都充滿了詩意。在此次徒步的海拔最高點——板竹山主峰銅鼓嶺,我們集體在山頂跺腳,試圖驗證腳下是否真能傳來傳說中的銅鼓聲,那一刻,歡聲笑語回蕩在山谷,仿佛是與大山的一場奇妙互動。</b></p><p class="ql-block"><b> 大家在山頂稍作休憩后,開始下山。常言道:登山容易下山難。難,體現(xiàn)在路況上。上山時身體向上,尚有可抓之物;下山時身體前傾,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倒。加之坡度陡峭、亂石坡多、樹葉濕滑,且身體疲憊,登山時體力已消耗大半,下山時又沒了上山時的激情,更顯困倦。上山需要相互鼓勵,下山更需要彼此扶持。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卻又充滿了對終點的期待。回到山腳下,我久久佇立,回望那巍峨的銅鼓頂,心中滿是眷戀與不舍,這座山不僅是一次旅程的終點,更是一段心靈成長的見證。</b></p><p class="ql-block"><b> 這次銅鼓頂之行,是我們與自然最深情的擁抱。它讓我們在領(lǐng)略山川壯美之余,也在心靈深處尋回一片寧靜的曠野。在這里,我們放下塵世紛擾,重拾內(nèi)心的力量。期待下一次相逢,再次聆聽自然的密語,續(xù)寫這場靈魂深處的對話,讓每一次與山的相遇,都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b></p><p class="ql-block"><b> 此次登山,我們穿越了怪石嶙峋的山脊,這過程恰似人生,山路起伏不定,人生亦是如此,不會一路順遂。登山是一個包含陡、險、緩的過程。今天的登山徒步,耗時7小時27分,行走距離11.6公里,累計爬升1154米,累計下降1170多米,最高海拔1213米,最低海拔295米,山路、土路、機耕路和水泥路交織,路況復雜多變,這不僅增加了行走的難度,也對腳部保護和裝備選擇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稱贊的是,今天一行26人全部完成了這復雜多變的路跡挑戰(zhàn)。這次行程不僅考驗了身體素質(zhì),也磨煉了心理素質(zhì),極大地提升了個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讓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走進山野深呼吸,偶爾也要感謝自己,走過這么艱難的路。它帶給我們獨特的感受和樂趣;人生也是一個包含苦、難、順的過程,給予我們不同的體驗。不同的是,人生無法重復,而登山可以。一座山,你可以多次攀登。盡管登山可以重復,但因時間不同、心情各異,每次的體會也不盡相同。山色隨季節(jié)變換,春日的百花、夏日的蔥郁、秋日的紅葉,都能點燃我們內(nèi)心的激情 ,讓我們在與山的重逢中,遇見不一樣的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