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次聚會,有朋友突然問我:你去過深圳嗎?我不知他話裏給沒給我挖“坑”,便囁嚅告之:去過。其實,不只是去過,一段時間裏,我每月都會去一兩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年在深圳我不僅看到了寫在廣告牌上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也感受到了在那裏生活的人們,從骨子裏迸發(fā)出的旺盛激情和生命張力,使我對“深圳速度”認識也更有了質(zhì)感。塔吊林立,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前次來還看得見的山包,此刻在地平線上已經(jīng)消失,被人們用來“移山填?!绷恕?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幾十年以後回頭一看,恍然大悟,原來它是在給人們“打了個樣”。後來的華夏大地上不都是如此嗎?只不過是她先走了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南”大道邊上,建了一個“錦繡中華”,把中華大地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收壠”到一起,集中起來搞了個“縮微版”。其時也有疑問,能行嗎?實踐證明:行。幹成事不僅需要眼光,也需要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天真的想過,把山包都填到了大海裏,如果大家都如此操作,不怕海平面升高嗎?升高了以後,又該咋辦?想多了吧?後來知道了,其結(jié)果並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了一些,經(jīng)歷了一些,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以為是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錯誤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前去深圳,為了結(jié)省時間都是坐飛機去,現(xiàn)在坐高鐵、動車也很快捷??陀^上是交通便利,主觀上是人們的認識也“與時俱進”了,經(jīng)過了一次“正反合”的過程,人們還會實現(xiàn)觀念上的轉(zhuǎn)變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圳我去了N次,可能也不比我那位朋友僅去過一次的印象深刻。這裏即有感知敏感度的區(qū)別,也有注意力是否集中因素的影響。還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