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可愛的小麻雀,我先給你道個歉,小時候沒少禍害你,不過,現(xiàn)在我也是你的衛(wèi)士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建國初期,麻雀曾是“四害”之一,后來雖被“平反”,但仍然難以抹去舊日的陰影,以至于我都長成少年了,麻雀還是難逃厄運。那時候,人們還沒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措施,麻雀又是離人類最近的一種野生動物,因此,麻雀受到的傷害最大。幸虧麻雀繁殖力強,在重創(chuàng)之下,仍能頑強生存,猶如離離原上之草,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小時候的我,逮麻雀主要是為了玩耍,逮了以后扔掉或喂貓,有時逮的多了,也會用泥巴裹了燒著吃。我逮麻雀的方法主要有六種,聽我由簡到繁一一道來。</b></p> <p class="ql-block"><b> 最簡單省事的辦法,就是用彈弓打。在我小的時候,彈弓對于淘氣的男娃來說,幾乎人手一把,大多是用樹叉做的,有的是用粗鐵絲做的。我經(jīng)常把彈弓和小石子揣在兜里,看見麻雀,就掏出彈弓,“啪”的一聲,弓開石出,驚得麻雀四散紛飛,并沒有收獲,只有運氣好的時候,才會打下一只。</b></p><p class="ql-block"><b> 所以,用彈弓打麻雀,雖然簡單,但是收獲很小。我觀察,麻雀早晚的時候比較集中,它們趴在房檐下或者站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吵架或是聊天,這個時候彈弓打出去,也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經(jīng)常會有收獲。</b></p> <p class="ql-block"><b> 還有一種省事的辦法,就是關門打雀。顧名思義,就像關門打狗一樣,把麻雀誘到家里,關了門逮它。通常情況下,我打開房門,在地上撒上一點米?;蛘唣x花,人藏到門后面,靜靜地等待麻雀進來。麻雀這種鳥,警惕性特別高,歪著腦袋左看看,右瞧瞧,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才往前跳兩下。等它發(fā)現(xiàn)我的時候,我已迅速關了房門,它只能在房子里亂飛。麻雀用力朝窗戶飛去,“砰”的一下,撞在玻璃上,頭暈腦脹地爬起來,又朝后面的窗戶撞去,三下五下,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這種方法成功率很高,運氣好的話,能逮到兩到三只。</b></p><p class="ql-block"><b> 這種辦法雖好,卻是母親不愿意看到的。麻雀在屋子里亂飛和碰撞的時候,灑落窗臺、桌子、床上很多灰塵和羽毛,一片狼藉。所以,這種辦法只有在母親出門的時候用,還不能讓母親發(fā)現(xiàn)。</b></p> <p class="ql-block"><b> 夏天來了,麻雀嫌窩里熱,會落到樹枝上過夜,我和小伙伴就用棍子把它打下來。這種打法需要兩個人配合進行,一人打著手電筒,一人手持長長的棍子,等夜幕降臨以后,在院子里每一棵梧桐樹下巡視。麻雀站在樹枝上,把腦袋埋進羽毛里,靜靜地進入夢鄉(xiāng),手電筒照到它的時候,它也沒有發(fā)覺。我們就仰著頭,把棍子輕輕地伸到麻雀身邊,突然發(fā)力,擊打麻雀,一般十拿九穩(wěn),麻雀應聲落地。</b></p><p class="ql-block"><b> 這種打法只能打到低處的麻雀,而且動靜比較大,會驚動其它麻雀飛往高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天黑了,大人不放心,有時罵上一句:“小五,你跟雀(發(fā)敲音)有仇呢?趕緊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我漸漸地長大了,上學的路越來越遠,作業(yè)也越來越多,沒有那么多時間逮麻雀了。我就在人很少走動的院子最南頭,用兩塊磚和兩根小木棍,支起一個鳥夾子,再去學校。我放學回到院子里,第一時間就是跑過去,看看我的鳥夾子有沒有夾到麻雀。</b></p><p class="ql-block"><b> 支這個鳥夾子可是個技術(shù)活兒,兩塊磚離得遠、離得近都逮不住麻雀,只有嚴絲合縫才能成功。先把兩塊磚緊挨著平鋪在地上,把其中一塊沿著長軸旋轉(zhuǎn)45度,在兩塊磚之間用兩根約1寸長的小木棍,制作一個機關,下面那根小木棍插上食物,這樣,一個鳥夾子就制作完成。麻雀在吃小木棍上的食物時,會觸動機關,斜立的那塊磚就倒了下來,砸中麻雀,有時能砸到好幾只。</b></p> <p class="ql-block"><b> 等到下雪天,我們就可以雪地羅雀了。</b><b style="font-size:18px;">大雪紛飛的午后,一切都蜷縮起來,只有覓食的麻雀和一群百無聊賴苦度寒假的孩子們不期而遇,門可羅雀的意境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那個年紀</b><b>,我還沒有讀到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但逮麻雀所用的方法,跟閏土的爹教給魯迅先生的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魯迅先生只逮到三五只,而我逮到的比魯迅先生多得多,完全可以跟閏土的爹媲美。</b></p><p class="ql-block"><b> 每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打個牙祭了。小伙伴們有的和泥、裹麻雀,有的找柴火、生火,等火盆里最后一縷火焰熄滅的時候,我們就把裹好泥巴的麻雀埋進火燼,一邊烤火,一邊等待成熟。等聞到香味的時候,我們就用木棍把烤熟的麻雀扒拉出來,磕掉泥巴,撕下麻雀胸脯上的兩塊瘦肉,蘸點鹽,吃起來別有風味呢。</b></p> <p class="ql-block"><b> 逮麻雀最麻煩的一種辦法,就是掏麻雀。之所以說掏麻雀麻煩,是因為要準備梯子,搭在房檐下的墻上,爬高摸低,一個鳥窩一個鳥窩挨著掏,有時還會遇到前來覓食的蛇。所以,這個時候要格外小心,先觀察一下有沒有危險,再把手伸進鳥窩,摸到的有時候是麻雀蛋,有時候是小麻雀。雖說危險,但往往收獲頗豐。</b></p><p class="ql-block"><b> 逮麻雀還有一些別的辦法,比如用土槍打,用網(wǎng)捕,或者用酒醉,那都是大人干的事,我們小孩子只能駐足觀望了。</b></p> <p class="ql-block"><b> 麻雀這種小小的生靈,曾經(jīng)遭受了多少多舛的命運,仍然生動活潑,向陽而生。它們從不哀怨,也不氣餒,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坦然面對每一個日出日落,真是令人敬佩。麻雀還在苦難中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讓孩子們在簡陋乏味的生活中找到了樂趣,不再孤單。</b></p><p class="ql-block"><b> 麻雀終于等來了它們的好日子,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家樓前有一片小樹林,就是麻雀和灰喜鵲的歡樂家園。繁茂的枝葉下,它們盡情地跳躍、歡鬧。它們不用再為吃飯操心,一年四季都有專人投食。它們用歡快的鳴叫,陪伴人們迎來一個個黎明,送走一個個黃昏。你們就這樣快樂下去吧,因為,我也要陪著你們快樂下去。</b></p> <p class="ql-block"><b>圖片:摘自網(wǎng)絡,謝謝網(wǎng)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