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第四天,我們游玩了三清山。</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發(fā)前,導游都會在車上詳細地介紹要去的景點。</p><p class="ql-block"> 攬勝遍五岳,絕景在三清”,這句話就是對三清山的最好詮釋。</p><p class="ql-block"> 春日的三清山不是夏日的三清山美如畫卷!三清山是黃山余脈,第一次走進這里,有種身在黃山的錯覺。乘坐最高的索道到達山頂,奇峰怪石、盡管沒有夏日的流泉飛瀑、沒有云海霧濤,但是古樹奇石,在眼前徐徐展開,風景治愈而美好,真有種置身仙境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蘇東坡贊美三清山的名詩句:</p><p class="ql-block">“三清山景美如畫,奇巖怪石綻風華?!?lt;/p><p class="ql-block">“云霧繚繞三清間,仿若仙境落人間?!?lt;/p><p class="ql-block">“峰林聳立三清上,壯美秀麗惹人望。”</p><p class="ql-block"> “松濤翠綠映三清,寧靜祥和心沉醉。”</p><p class="ql-block">“三清美景醉心田,流連忘返情無限?!?lt;/p><p class="ql-block">“霞光破云耀三清,璀璨奪目令人驚?!?lt;/p><p class="ql-block">“三清山景美如畫,不遜廬山真面目哇!”</p><p class="ql-block"> 讀到這些詩句就是對三清山最好的贊美。</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 </p><p class="ql-block"> 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自然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位于歐亞板塊東南部的揚子古板塊與華夏古板塊結(jié)合帶的懷玉山構(gòu)造塊體單元內(nèi)。地處懷玉山脈腹地,屬花崗巖構(gòu)造侵蝕為主的中山地形。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緩。從山腳至山頂,水平距離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崗巖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崗巖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態(tài)最多樣的峰林;2373種高等植物、1728種野生動物,構(gòu)成了東亞生物多樣性的環(huán)境;1600余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nèi)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宮古建筑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世界遺產(chǎn)大會認為: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qū)域內(nèi)展示了獨特花崗巖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xiàn)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p><p class="ql-block">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zhì)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的人文歷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晉代醫(yī)藥學家、道教理論家、著名道士葛洪,約在東晉升平年間來到三清山煉丹。唐乾符年間,紫金光祿大夫、信州太守王鑒,暮年攜家隱退在山下的大源塢(今德興反大鄉(xiāng)引漿村)。宋乾道六年(1170),王鑒的第十代孫王霖創(chuàng)建三清道觀,后因世亂荒年,道觀毀。</p><p class="ql-block"> 明景泰年間(1450-1456),王鑒的第二十八代孫王祜,在舊基再建三清宮,并沿途設景,增設殿宇,并施田以膳羽士。當時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孫原貞為其手書“三清宮”坊額,三清山乃因此日漸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 清代,三清山的天姿國色吸引著八方游客,時有名人程云吉、程一先、毛九瑞、肖立選、陳壎、程光壁、余朝楷等先后上山觀光,浙江、安徽等省香客亦到三清山進香。三清山旅游業(yè)得到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的景色美幻絕倫。</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上了三清山可以不去黃山。</p><p class="ql-block">因為三清山同樣有奇峰、怪石、松樹。</p><p class="ql-block"> 黃山的松,重點就是迎客松了,尋常百姓家張貼圖就能找到迎客松。三清山長得各式各樣的松也有很多,有山頂上的,有懸崖絕壁的,有成片的,都很高大,不比黃山的差。</p><p class="ql-block"> 黃山有飛來石、猴子觀月等,三清山有巨蟒出山,東方女神、觀音賞曲、玉女開懷等,但從形像度,怪異度來看,三清山怪石精致程度明顯要高于黃山,更讓人回味。</p><p class="ql-block"> 黃山上去后,確實給人以大氣磅礴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的西海岸,每一個轉(zhuǎn)彎都會給人一個神秘的驚喜,一整幅清秀大氣的畫卷出現(xiàn)在面前。</p><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峰林獨立,云海的變化詭異程度更高。</p><p class="ql-block"> 因為我恐高,走在棧道上就如同“盲人陌路”,亦步亦趨,好多風景都是拍照打卡,或者看介紹。????</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女神峰。女神峰在三清山南側(cè),面玉京峰,海拔高度1314米,高80余米,近觀遠眺,皆形似女神,披發(fā)齊肩,雙手托著兩棵青翠古松,正襟端坐,凝神沉思。</p><p class="ql-block"> 從早上9:30一直走到下午3:20,腿軟了,腳疼了。????</p><p class="ql-block"> 值了。</p> <p class="ql-block"> 從三清山回來,悟出了一個道理:世上最絕的心態(tài)就是,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認了。</p><p class="ql-block"> 外界的非議,認了;</p><p class="ql-block"> 少在意他人的評價,你才能覓得一片清靜之地,過好自己當下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過往的傷害,認了;</p><p class="ql-block"> 因為人生很貴,不必時刻背負著痛苦與怨恨的包袱,更不必為不值得的人事消耗自己。</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選擇權(quán),永遠在自己手中。</p><p class="ql-block"> 對于那些陳年的傷痛,與其揪住不放,不如認了,早點翻篇,你才能輕松前行。</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磨難,認了;</p><p class="ql-block"> 對于生命里的挫傷與苦難,請試著放下,學會說一句我認了。</p><p class="ql-block"> 認下一切苦難與不幸,以開放的心態(tài)迎接一切,所有的不順,都會變成另一種成全。</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時,我們能省下精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豐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無論身處什么樣的境遇,學會認了,忽略那些糟糕的事,永遠專注自身。</p><p class="ql-block"> 就像今天爬三清山,有恐高癥,坐纜車不敢睜開眼睛,走在棧道上,目不斜視,大氣不敢出一口,不也跟著導游轉(zhuǎn)了一個中圈,盡管最后一個下山,心里高興。????</p><p class="ql-block"> 不過得感謝張大姐夫婦,他們倆一路為我保駕護航。</p><p class="ql-block"> 晚安!</p> <p class="ql-block">張姐夫婦</p> <p class="ql-block">駿馬出山</p> <p class="ql-block">女神峰</p> <p class="ql-block">忘記山峰名稱了????</p> <p class="ql-block">企鵝獻桃</p> <p class="ql-block">從后背看如同80歲的老太,但是是三清山一名景點</p> <p class="ql-block">女神峰</p> <p class="ql-block">像不像一匹馬頭像</p> <p class="ql-block">玉女開懷</p> <p class="ql-block">神似老壽星</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沒敢涉足????</p> <p class="ql-block">回味無窮,好害怕</p> <p class="ql-block">芻雞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