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節(jié)的余韻還在空氣中悠悠飄蕩,轉(zhuǎn)眼間,元宵節(jié)已翩然而至。這熟悉的節(jié)日氛圍,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悄然打開了我記憶深處那扇通往童年的大門,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時候在家鄉(xiāng)過正月十五的快樂時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我的老家,鄉(xiāng)親們很少提及“元宵節(jié)”這個文雅的稱呼,大家都習(xí)慣地叫它“正月十五”。我的父親是文化人,他告訴我們正月十五其實就是燈節(jié),也叫元宵節(ji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正月十五的餐桌上從未出現(xiàn)過元宵的身影,那時的我甚至不知道世上還有元宵這種美食。家鄉(xiāng)過元宵節(jié),早餐是充滿寓意的面條,這面條被稱為“錢串子”。在古代,銅錢是主要的貨幣,需要用繩子串起來,而這長長的面條,就象征著那串起財富的繩子,寄托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午飯也很豐盛,豬肉白菜燉粉條香氣四溢,金黃酥脆的油炸馃子箅兒,圓潤飽滿的丸子,再配上主食棗花饃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共享這節(jié)日的溫馨與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午飯過后,母親便開始忙碌起來,剁肉調(diào)餡,準備包餃子。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雖然餃子里的肉不多,大多是蘿卜白菜,但那是家的味道,是節(jié)日里的溫暖,也是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三日那天,爺爺從梁堂集上為我們買來了燈籠。那時候的燈籠制作十分簡單,用竹坯子制成的框架,燈罩是用白紙糊的,上面有鮮艷的圖案,我和弟弟妹妹滿心歡喜,眼睛一遍一遍的看著燈籠。終于盼到正月十五,夜幕緩緩降臨,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匆匆吃完餃子,父親已經(jīng)點燃了燈籠底座上的紅蠟燭,小心翼翼地扣上燈籠罩,再用一根小棍子把燈籠挑起來。我和弟弟妹妹迫不及待地帶著燈籠跑出家門,只見大街小巷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每個孩子手中都提著一只燈籠,這些燈籠色彩斑斕,圖案各式各樣,有栩栩如生的動物,也有充滿童趣的花草。妹妹的燈籠上畫著一只小兔子,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胖胖的身軀,短短的尾巴,在輕盈的小燈籠上,仿佛一只真的小兔子在歡快地跳躍。弟弟的燈籠上畫著一只威風(fēng)凜凜的老虎,旁邊還寫著“下山虎”三個字,盡顯霸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歡樂的時光里總是伴隨著一些小插曲。正當大家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時,一個小朋友玩煙花時,火星不小心濺到了弟弟的老虎燈籠上,瞬間,燈籠化為灰燼。不過弟弟早有準備,下午他就把一個白菜疙瘩挖空,裝上燈油,搓好棉絮燈捻,做成了一盞簡易的燈。在這熱鬧的佳節(jié)里,手中若沒有一盞照亮快樂的燈,那該是多么遺憾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還有一項獨特的活動——轉(zhuǎn)鐵花。鐵花的原材料來自各家各戶,正月十五這天,早早地就有人挨家挨戶收集廢鐵,大多是舊農(nóng)具。我記得有一年,我家拿出了一只舊镢頭,鄰居小花妹妹家拿的是一片舊犁鏵。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些廢鐵匯聚在一起,被放在一個粗鋼絲扎成的籠子里,再用炭火灼燒。燒紅后,用繩子提到村子里的小廣場上,在廣場中心掄著轉(zhuǎn)圈。炭火借著風(fēng)勢越燒越旺,籠子里的溫度越來越高,廢鐵慢慢化成鐵水,四處飛濺,散發(fā)出耀眼奪目的白色火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時候,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美麗的火花。那時,我們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因為是在轉(zhuǎn)圈時產(chǎn)生的,鄉(xiāng)親們都稱它為“轉(zhuǎn)花”。多年后,我看到一篇報道,說某省某鎮(zhèn)是鐵花之鄉(xiāng),并且這項技藝已經(jīng)申遺成功,我才知道這項活動原來叫“打鐵花”。報道中的打鐵花有很多專業(yè)設(shè)施,活動時鑼鼓喧天,場面十分壯觀。而我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看到的打鐵花雖然因陋就簡,但在五六十年前的農(nóng)村,能看到如此絢爛的鐵花,也是一種難得的幸運。鐵花給貧困落后的小村莊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正月十五的夜晚,鄉(xiāng)親們因看到鐵花而滿心歡喜。熬過了辛苦的一年,春節(jié)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而我們,也帶著對新一年人壽年豐的殷切期盼,踏上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