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盧卡拉機場(Lukla Airport),正式名稱為滕津-希拉里機場(Tenzing-Hillary Airport),堪稱世界上最危險也最迷人的機場。這座懸在喜馬拉雅山脈褶皺中的狹小機場,是珠峰徒步者的生死玄關和珠峰南坡登山者的必經(jīng)之地,也是人類工程學與自然意志的角斗場。2019年統(tǒng)計顯示,這里每30萬次起降就有1次致命事故,比普通機場高30倍,成為世界最危險機場的No1,由首登珠峰的希拉里爵士所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悖論——為了讓人們觸摸天空之巔,必須先入云霧與巖石縫隙的低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喜馬拉雅山的霧靄慢慢散開,雙水獺小型運輸機的螺旋槳試著切開稀薄空氣,飛行員的目光在儀表盤與山體間高頻切換,尋找最佳的起飛時機。滿載的飛機需在12秒內(nèi)完成180度轉向,片刻便用盡全力嘶吼著從460米11%坡度的跑道沖下并馬上起飛,然后立刻進行兩個大角度接近90度的轉彎,否則將撞上對面近在咫尺的山峰。稍有升力不夠也會墜入285米深的溝壑。</p><p class="ql-block"> 而進場降落更是驚心動魄,飛機以45度角俯沖穿過云層裂縫,像手術刀劃開牦牛皮的褶皺去搜尋薄霧中依稀可見的跑道并迅速連續(xù)大回轉調(diào)整降落姿勢,任何高度和速度的偏差其結果只會是機毀人亡。觸地瞬間,起落架撞擊混凝土的震顫,讓人想起夏爾巴背夫崩斷的捆繩。而從每次成功降落旅客的熱烈掌聲中,回蕩著對人們對喜馬拉雅的敬畏和機組精湛駕駛技術的贊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是,如眼前偌大雄偉壯麗的喜馬拉雅,無數(shù)的轉經(jīng)筒和數(shù)不清的瑪尼堆祝福,山神也不能保證每次起飛和降落都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 那些永遠留在儀表盤上的名字,化作經(jīng)幡在跑道盡頭日夜飄搖,每一縷晨霧與高山,大地長出來的朵朵小花的搖曳,在甘洌的山風中一遍又一遍祭念著他們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從加德滿都到盧卡拉,飛機用40分鐘的時間在亂流中劇烈顛簸來書寫生與死的哲學,發(fā)動機的嘶吼與心跳共振,好像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被舷窗外凝結的冰晶重新演繹了一遍。每當飛機降落,此刻生命最清脆的標志是安全扣帶的咔嗒聲。徒步者將在此卸下文明世界的冗余,而登山者的苦行儀式和生與死的考驗也許才剛剛開始。這座機場像一具懸在天地之間的青銅天平,一端是人類的征服欲,另一端是對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肅穆。</p> <p class="ql-block"> 迷人的盧卡拉機場,每個成功降落的人都在無意中完成了一次重生。當你踩著虛浮世界的腳步跨出機艙,喜馬拉雅峻冽的山風會瞬間灌滿你的胸腔,這一刻將永遠改寫對"生存"二字的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