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節(jié)前聚會時我們就商定,春節(jié)后還留在北京的朋友,再搞一次聚會游園活動。</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9日(農(nóng)歷正月十二)。我們約定上午10點在北京大觀園南門前會合,游覽北京大觀園。</p><p class="ql-block">北京大觀園:這里曾是明清兩代的皇家菜園,1984年為了拍攝電視劇《紅樓夢》,按照書中描述精心打造。如今,這里已成為一處占地12.5公頃的仿古園林,40多個景點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間,仿佛將書中那座夢幻的大觀園搬到了現(xiàn)實。</p> <p class="ql-block">參加這次聚會共有9人,大家都按約定時間從北京的各個方向趕到了大觀園南門。大家穿著厚厚的冬衣,臉上洋溢著笑容,為這節(jié)后的相聚感到高興。我們在大紅門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聚會9人中有4對是夫妻都是浦沅廠退休的老同事。年齡最大的老吳是我在北京的鄰居,湖南老鄉(xiāng)。老吳為人熱情,性格開朗。己多次參加我們在北京的聚會活動。</p> <p class="ql-block">走進園區(qū)大門迎面就是一座假山。假山上的紅葉與綠植相映成趣,為冬日增添了幾分色彩。</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的這些仿古建筑與自然景觀的巧妙結(jié)合,讓人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充滿詩意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兩兄弟見面有說不完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映入眼簾的是“省親別墅”四個大字。這里是賈元春省親時所住的地方,也是大觀園的核心區(qū)域。藍底金色龍紋的大匾額高懸于上,“榮禧堂”三個大字格外醒目。朱紅色的宮墻與六角攢尖亭相映成趣,處處透著富麗堂皇的氣息。每年春節(jié)期間,這里還會舉辦“紅樓廟會”,吸引無數(shù)游客前來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鬧氛圍。</p> <p class="ql-block">夫妻倆在鮮艷的大紅燈龍下留下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張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巨覽夫婦帶著女兒游覽大觀園時的珍貴照片,照片中記錄了夫人與女兒的溫馨瞬間。</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大觀園中,亭臺樓閣、佛庵庭院錯落有致,山形水系、繁花名木交相輝映。這里不僅是一處園林,更是一座紅樓文化的藝術(shù)博物館。傳統(tǒng)造園藝術(shù)與影視置景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名著園”模式,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在游覽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分享并回憶過去的有趣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為老吳拍攝照片以記錄美好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處,兩根朱紅色立柱上掛著紅底金字的對聯(lián),“錦綴輝煌”與“樓名錦繡”,中間的橫批“敬陳圣訓”更是增添了幾分莊重。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訴說著那個遙遠而又熟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們游覽到了“稻香村”。仿明清風格的小樓前,大大的福字裝飾格外醒目。坐在門前休息聊天,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這里不僅是一處景點,更是一個能讓人心靈得到片刻休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仿佛在訴說著那個遙遠而又熟悉的故事,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觀園,回頭望去,那座古色古香的大門樓依舊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它見證了無數(shù)游客的到來與離去,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如今,它依舊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更多的人前來探尋那段紅樓往事。</p> <p class="ql-block">在下午一點鐘左右,我們從大觀園離開后,選擇在附近的一家川菜館享用午餐。餐后,大家各自帶著不舍的心情乘車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