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一封“聽眾點播”節(jié)目組的回信

苔(婉拒閑聊)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電臺里的“聽眾點播”節(jié)目風靡一時,而我的書柜里,恰好有一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聽眾點播”節(jié)目組寫給我的回信。</p><p class="ql-block">四十六年,彈指一揮間。其時,我還在讀高二。某天課間時,語文老師將信送達我的手中。時下,這封信的牛皮封皮除了寄信處有八個大紅字體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分外醒目外,收信人中的姓氏字體已無法辯認;信里內(nèi)容的某些地方亦有被水漬浸濕的痕跡。這是前些年居室裝修,由于疏忽與大意,我的部分書籍被雨水“侵襲”,置于一起的信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殃及了。</p> <p class="ql-block">回信中提到的“現(xiàn)代京劇”其實就是“樣板戲”。從上小學起,我們就與“樣板戲”難解難分了。也確實,那會的娛樂主要就是“樣板戲”。至于像《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和《南征北戰(zhàn)》等故事片亦是“文革”后期才有的。即便是當時的語文課本,“樣板戲”的節(jié)選部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次老師就讓我們幾個學生照著《智取威虎山》第三場《深山問苦》中學演楊子榮、獵戶和常寶。潛移默化中,“樣板戲”漸次入了我們的眼、我們的心…</p><p class="ql-block">信中提到的楊春霞老師就是京劇《杜鵑山》中黨代表“柯湘”的飾演者。她因為“柯湘”一角而名揚四海。</p><p class="ql-block">我和妹妹最早觀看《杜鵑山》是在長風劇院。進入場內(nèi),戲已開演,我們摸黑上二樓找座位,看見臺上提著燈籠的靖衛(wèi)團丁們四處搜尋著什么時,我還悄聲跟妹妹耳語:“這不是《白毛女》嗎?!”待看到第二場《春催杜鵑》——柯湘手戴鐵鐐、昂首闊步、氣宇軒昂地在刑場上“亮相”的一剎那方想起立在劇場外面臺階紙牌上書寫的《杜泉山》(當時的劇名)。至于啥劇種,全然沒印象了。那時的我們好像還處于懵懵懂懂時期。</p> <p class="ql-block">當《杜鵑山》被搬上銀幕的時候,我眼前的英雄形象要比觀戲時更直觀更高大亦更令人信服了。尤其是柯湘在刑場上那一幕,我就不由地想起了課本里的劉胡蘭烈士,年僅十五歲的她就是這樣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呀,否則,毛主席就不會題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八個沉甸甸且當之無愧的字了。從此,我癡迷上了觀看《杜鵑山》,亦由此,“柯湘”成為了我心中的“頭號”英雄形象,其次便是“江水英”、“方海珍”等,我想,或許是同性的緣故吧,我對女性英雄形象的頂禮膜拜明顯要優(yōu)于異性。當時,我還不曉得歷史典故中的四大巾幗英雄花木蘭、梁紅玉、樊梨花和穆桂英呢,要不,她們也在我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了。</p><p class="ql-block">放暑假了,我們小學生除了完成暑假作業(yè)外,還要觀看“樣板戲”。當然,票價也還“實惠”:五分錢即能看兩場。同院的虎子看膩了《杜鵑山》、《紅色娘子軍》等劇目,就把票轉(zhuǎn)讓給我們女生,我們也就都樂得“照單全收”。當時,我還特意到新華書店購買了根據(jù)戲曲電影改編的故事連環(huán)畫《杜鵑山》,可惜后來怎么也遍尋不著了;之后,我又花一角錢買了一本《杜鵑山》故事梗概??梢哉f,那時的我已把“柯湘”當成心心念念的“偶像”了。</p> <p class="ql-block">大約是1975年左右吧,有部與《杜鵑山》有關的紀錄片《杜鵑花紅映友情》在正片演出前放映了——《杜鵑山》劇組出訪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這似乎應該被稱為“加演”吧,而我們卻想當然的理解成“假演”。</p><p class="ql-block">院里有一對小我四、五歲的姐妹倆也追隨我成為《杜鵑山》的忠實粉絲??吹较扔小凹傺荨?,我們便起勁地鼓起掌來,仿若覺得只要覺得有“柯湘”,方能慰藉我們的眼球與心理。</p><p class="ql-block">當然,那會對于只有十三、四歲的我來說,亦僅僅是觀看而已,看過了就都忘到爪哇國了。數(shù)十年后,當我從網(wǎng)上搜索這部記錄片時,卻很難看到完整影像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杜鵑山》的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p> <p class="ql-block">其時,我們街道的大人小孩都瘋傳“柯湘”到黑白鐵加工廠勞動來了。為此,我還懷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遠遠地瞧了一眼:是啊,看那發(fā)型看那身姿,簡直像極了“柯湘”,不過此時的她正背對著我干活,反而倒使我產(chǎn)生了疑問,總覺得不大可能,亦不太可信。其實,這就是當時流行的“柯湘頭”而已。</p><p class="ql-block">還有印象的是一次電臺里有位業(yè)余愛好者演唱“柯湘”的經(jīng)典唱段《家住安源》,我左聽右聽都覺得是“柯湘”在演唱,為了分辨真?zhèn)?,我屏住了呼吸,還將耳朵緊緊地貼在了收音機上…</p> <p class="ql-block">1976年10月2日,我又和院里的兩個小姐妹去看《杜鵑山》了。那是我們最后一次觀看。那天,售票窗口前,擠滿了購票的人群,不過,大多數(shù)人是奔著電影《南征北戰(zhàn)》去的。可見,電影市場有了“回暖”的勢頭,它終于迎來了嶄新的春天。</p><p class="ql-block">看罷,不知啥時外面飄起了陰冷的秋雨?;氐郊視r已到晚飯時間。母親呵斥我,一天就是瘋跑,也不知道回來吃飯。我暗忖:“柯湘”大概不會知道,因為愛看她的戲,還被母親數(shù)落兩句,真不好受。旋即又想,母親也是,她咋就不理解我對“偶像”崇拜的心理呢?那晚,母親炒了西紅柿醬,里面還撒了蝦皮。記憶中,這款另類的“菜肴”我似乎從來沒有吃過,或許正是這一天太“特殊”了,故而,幾十年來,我不曾有過忘卻。</p> <p class="ql-block">之后,一切開始漸入正軌。電臺里幾乎每天播放的現(xiàn)代京?。ɑ虺危┮嗨坪醪辉偃缛罩刑炝?。它們沉寂了,沒有了高亢,沒有了激情,可我卻忘不了,即便當下,我仍能對劇中那獨特的韻白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柯湘: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斗爭;甘灑一腔血,喚起千萬人。</p><p class="ql-block">柯湘:螞蟻上樹,預示著滿天風雨;螻蛄鉆洞,能毀掉百里長堤。</p><p class="ql-block">雷剛:久旱的禾苗逢甘霖,點點記在心。</p><p class="ql-block">杜媽媽:天下大事看在眼里,個人仇恨咽在肚里。</p><p class="ql-block">杜小山:司令官真神氣,穿著草鞋沒有底。</p><p class="ql-block">不勝枚舉。</p><p class="ql-block">劇中所有的唱段,尤其是柯湘的唱段,我都熟知到細如發(fā)絲,而且也都學唱過。有句話說得好:熱愛可抵歲月漫長。</p><p class="ql-block">緣于對“偶像”的關注之情,我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聽眾點播”節(jié)目寄去了信件。反饋的回信令我意外,但也說明了當時《聽眾點播》節(jié)目的受歡迎程度是如何高漲了。</p><p class="ql-block">“偶像”的沉浮牽動著我的心緒,誠然,我的關注還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有次在偶爾翻閱一本名為《八小時以外》的雜志中看到一篇記者專訪楊春霞老師夫婦的文章,我立馬買了下來。其中恍惚有一幅題圖照片至今還在我的記憶里留存著…</p><p class="ql-block">上世紀九十年代,我購置了“柯湘”全部唱段的盒式磁帶;有了VCD后,又購置了《杜鵑山》光盤…對于“偶像”飾演的“英雄”,我充滿了由衷地景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少時觀看《杜鵑山》,并不是處處能理解與看懂,成人后再去回看,才漸漸領會出為什么有人在文章里說“這戲好,有嚼頭、有看頭”…是的,無論從一個音符、一句唱腔、一段念白還是一個身段其實都是藝術家們用辛勤用汗水“磨”出來的。</p><p class="ql-block">看過《杜鵑山》后,我又看了一些楊春霞老師飾演的傳統(tǒng)京劇,像《鳳還巢》等,只是看的不多。想來到底還是覺得她飾演的“柯湘”更能令我感佩和百看不厭。毋庸置疑,這就是現(xiàn)代戲里英雄魅力對我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p> <p class="ql-block">配圖:部分源自于網(wǎng)絡,致謝!</p> 感謝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