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千百年來中國古代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贊美。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書的《春秋》上就有關(guān)于"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霧凇"。"霧凇"一詞最早出現(xiàn)南北朝時代宋.呂忱公元420年﹣479所編的《字林》里,其解釋為:"寒氣結(jié)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這是一千多年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p> <p class="ql-block">霧凇,俗稱冰花、樹掛等,是低溫時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過冷霧滴直接凍結(jié)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積物,是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p><p class="ql-block">霧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霧中無數(shù)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凝華的水蒸氣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jié)果,表現(xiàn)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jié)構(gòu)沉積物。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時能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難得。</p> <p class="ql-block">形成霧凇的條件苛刻。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長,又要求空氣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霧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靜風,或是風速很小??罩械脑葡袷谴蟮氐囊淮脖蛔?,夜間有云時,削弱了向外的長波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就不會凝結(jié)。若是掀掉了這床被子,熱量就更多地散發(fā)出去,使得地面溫度降低,為水汽的凝結(jié)提供了必要條件。</p> <p class="ql-block">霧凇形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冷卻霧滴碰到冷的地面物體后迅速凍結(jié)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凇(或硬?。?,它的結(jié)構(gòu)較為緊密。另一種是由霧滴蒸發(fā)時產(chǎn)生的水汽凝華而形成的晶狀霧?。ɑ蜍浰桑?結(jié)構(gòu)較松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p> <p class="ql-block">大風是霧凇形成過程中的天敵,它總能把形成過程中結(jié)構(gòu)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擁在一起的霧凇也會被吹得無影無蹤,微風或靜風條件為水汽凝結(jié)凝華成霧凇提供保障。一般冬季,晴天與靜風或微風天氣同時出現(xiàn)的概率并不很大。另外,在有過冷卻霧的時候,特別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體上增長。這時在電線上、樹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叫做"霧凇"。在有霧而溫度又高于0℃的時候,霧滴沾附、匯聚在樹葉或其他物體上,叫做"霧凝",這在森林中最常見。</p> <p class="ql-block">攝影制作:滿山紅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