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從“意”成就——蛇年

大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乙巳蛇年,想到禪宗的一個經(jīng)典意象:鐵蛇。</p><p class="ql-block">如偃溪廣聞禪師云:“擬覓行蹤,鐵蛇橫臥。”了無蹤跡處,即是鐵蛇橫臥處。</p><p class="ql-block">如大慧宗杲禪師云:“鐵蛇在握,毒氣爍爍?!辈豢山硖帲词氰F蛇在握處。</p><p class="ql-block">如龍門清遠禪師云:“鐵蛇橫古路?!惫怕?,古即源頭,路即道,古路即是太初之性,無門慧開禪師亦所謂“鐵蛇橫大道”,鐵蛇就是橫臥在這里。橫臥就是截斷不通行,“向上一路,千圣不傳;鎖斷要津,不通凡圣”,此等滴水不漏,全在鐵蛇之力。</p><p class="ql-block">如高峰原妙禪師云“鐵蛇鉆入金剛眼”,鐵蛇鉆入,乃具金剛正眼。又云:“鐵蛇鉆入海,撞倒須彌山?!焙S餍院?,須彌山是世界之中心,撞倒即是破掉中心,中心即是人的執(zhí),從表層之分別我法二執(zhí)而至深層之俱生我法二執(zhí),而后乃得遨游無邊性海。</p><p class="ql-block">那么鐵蛇到底是指什么?答案應(yīng)該就在蛇指什么。</p><p class="ql-block">蛇,可謂人類心靈深處的一大原始意象,是以人類各族群的原始神話和圖騰都游動著這個秘影。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它也依舊在人們的夢境深處時隱時現(xiàn),成為潛意識心理學(xué)中的重要原型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就讓人想到佛法所講的“無始”和“俱生”,久遠以來的與生俱來。我們對蛇的感覺,是神秘幽暗、冰冷邊緣、危險可怕、飄忽游移……所以我們的心靈深處,同樣如是。</p><p class="ql-block">從這樣的背景中生長出來的禪宗之蛇,即是識心。識心其性,正如一條蛇。鐵蛇所針對的,即是這條蛇,一如我們所熟悉的禪宗的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所以鐵蛇就是死蛇,人心死道心活,識神退位元神主位,禪德所謂“須是大死一回始得”。鐵蛇之鐵,有如化石,這就是經(jīng)年累月的功夫境地,禪德所謂“須是久長人始得”。鐵蛇堅固強韌,這就是如如不動、金剛能破。</p><p class="ql-block">奇怪的地方是,說到識心,我們以往所熟知的是從有至無,直至空空如也,而只剩自性起用。在這鐵蛇喻中,蛇卻為什么最后還在,且似乎十分重要和殊勝,如一尊溝通神明的神像?</p><p class="ql-block">受三教合融影響,對識心我喜歡以“意”稱之,不只是指意識,而是總體的那個意。那么這個奇怪的地方,也就是意為什么最后還在,且似乎十分神圣,如一個幕后暗藏的主宰?</p><p class="ql-block">禪宗稱為佛門道家,道教全真派祖師、長生真人劉處玄的《仙樂集》中有句話,可以說就給了我們直接的提示:“修行搜己過,意定勝打坐。”</p><p class="ql-block">“意定”,真可謂點石成金的兩個字,讓人耳目豁然一新。我們過往一向糾纏的,是意動還是意靜,有意還是無意。而可能從未關(guān)注過,意定還是不定。</p><p class="ql-block">而真正的問題,或許也不在意之動靜有無,而正在意定還是意不定。因為我們都知道的那些問題,妄想馳逸、昏沉散亂、六神無主等等,說到底都是意不定之患。若是只關(guān)注意之靜無,則意之智用從何而起?畢竟自性只有反應(yīng)之能,卻無應(yīng)對之功。</p><p class="ql-block">所謂意定,首先是要堅定持守一個正當(dāng)而深刻的理念或信念,而一以貫之地踐行之。但這只是意定的表層內(nèi)涵或說基本內(nèi)涵,這個意,可以稱為意志。</p><p class="ql-block">更深一層,當(dāng)我們把目光投向意之本身,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寓于種種境而存在的,包括種種身心內(nèi)境與種種的外境。意之實質(zhì),就是寓于境中的一個智性的虛擬通道和主宰。</p><p class="ql-block">而我們的意與境常常是割裂的,意常常游離于境外所以胡思亂想,意常常脫離于境所以對所歷之境的豐滿立體有著很大程度的忽略,意與境不兼容所以常常取舍于境,并不能長時間待在某個境中,也就是無聊。</p><p class="ql-block">如果能把意拉回到當(dāng)下因緣的境中,安守于境而不散亂分心,使意與境合、意境雙知,這時在這個整體狀態(tài)中的意自身的狀態(tài),就是意定。這個意,可以稱為玄意,玄是若即若離意。</p><p class="ql-block">這種狀態(tài)可以在獨處時,也可以在做事時,甚至可以在思慮時,而只要意與境合、意境雙知,便都可以實現(xiàn)意定。思慮中的意定,猶禪宗所云“活句”、“如珠走盤”,靈動不已而自有定,類似動態(tài)平衡中的那條主線。</p><p class="ql-block">這些描述若覺抽象,反身如此仔細體會下,便自然明白。</p><p class="ql-block">意定和我們平常說的專注有些相似,卻又根本不同。因為專注之中只有事物,意之主體是隱去而于修煉上缺位的,所以只能通向用,而不能反身自明。</p><p class="ql-block">意定和修行人常說的“制心一處”也有些相似,而同樣根本不同。因為制心一處的方向是覺,定意一境的方向則是智。覺必通智,智必通覺,兩個方向都很圓滿;但從覺入更能契體,從智入更利得用。</p><p class="ql-block">簡單概括來說:所謂意定,就是一意于當(dāng)下之境時,那份對意的自知。在意與境和合而成的整體狀態(tài)中,意之自定處,就是意定之處。如此抱守,即是修煉意定。</p><p class="ql-block">意定的內(nèi)蘊,還不止于此,還有更深的密意。由一位道家祖師提出意定這件事,不僅更為恰當(dāng),而且正是印證。</p><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學(xué)問稱為性命之學(xué),所謂修行無非覺智兩處,性與命、覺與智,則正分別是佛家和道家的側(cè)重處。所以佛家重耳,《楞嚴經(jīng)》“二十五圣圓通”以觀世音耳根圓通最稱殊勝、最易成就,就是因為耳通覺性,就像音樂更易動人心弦。道家則重眼,以修上丹田兩眉間之天光為上乘,《陰符經(jīng)》所謂“機在目”,就是因為眼通智性,就像從看見最易形成認知。</p><p class="ql-block">耳通覺,覺通性,佛門所以歸宿于性;目通智,智通命,道門所以歸宿于命。意定,則正是關(guān)乎智的,智離不開意。所以意定所通往或說最終成就的最深層,就是命——生命之命,天命之命,天人和合之中樞的那個命。</p><p class="ql-block">意定到了這一層,這個意,便可以稱為天意。命到底是什么,如今也就可以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你的命,就是你的天意。</p><p class="ql-block">天意有常,真命有常,所以鐵蛇恒在,而沒有被取消,不會消失去。它并且是“絕后再蘇”而起大機大用的那個中樞點,是以無比殊勝。佛門道家的禪宗,幾乎必然地抵達和承繼了這一點。它是人成就的標(biāo)志和徽章,可以無懼于無盡輪回而終不迷失的那個憑證。</p><p class="ql-block">從意定起修,所以是一種上乘修行,并且尤其適合這個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的人腦子停不下來,無比依賴于意,無比關(guān)注著用。</p><p class="ql-block">所謂末法時代,只看到危險,不合陰陽圓通之理。能從這個時代突破出去,必可得更大成就,此方合陰陽圓通之道。</p><p class="ql-block">只要找到合適的路數(shù),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