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永上甘棠村,位于江永縣城西南25公里處,與陽朔相距120公里,與桂林相距160公里,省道325線從上甘棠村1公里處經(jīng)過,穿龍虎關(guān)與陽朔、桂林相接,全村有居民450多戶,以周姓族人為主。上甘棠村是湘南地區(qū)古村落的一顆明珠 ,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稱謂。</p><p class="ql-block">介紹和記錄上甘棠村,我就從三處著筆。</p><p class="ql-block"> 那山,那河, 那橋</p><p class="ql-block">上甘棠村的東邊,是一座圓寶型式的石頭山,名叫金山,上甘棠村頭忱著金山,意喻著上甘棠村財氣滿滿,南面依偎著村子的是一條河,叫謝沭河,河面大概二、三十米寬,河水清澈見底,圍繞上甘棠村向下流去,夏天,村里的小孩光著屁股在河里嬉戲游玩,冬天,上甘棠村的姑娘、嫂子,穿紅著綠,手提一桶衣服,在河邊石板上洗滌,錘衣棒將石板敲得叮咚響,邊錘洗一邊三三兩兩在談論著家長里短,說到高興處,女人們朗朗的笑聲帶起河邊水一圈圈漣漪,女人們的情緒也感染了河里的魚兒,她們爭相游往洗衣處,搖頭擺歡和洗衣女人們一同分享快樂,這一河水不僅為上甘棠村生活帶來方便,更是上甘棠村千畝良田的生命水,養(yǎng)育著上甘棠村一代又一代。謝沭河上還有一座橋名叫步瀛橋,這是一座非常奇特的橋。整座橋接近東邊的一半跨塌了,實際上是半座橋,就是這半座橋,卻屹立在謝沭河上幾百年。據(jù)說,當年這座橋竣工時,上甘棠村的人們載歌載舞,慶祝橋的修成,不巧的是,人們正在慶祝時,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剛好路過,見上甘棠村異常熱鬧,于是就降下云頭,來到橋上,也許是鐵拐李為了檢驗一下橋的質(zhì)量,就隨手用拐杖敲了敲橋,哪知一半橋就垮塌了,鐵拐李見玩笑開大了,飛升到天空,對著眾人說,從此后,此橋掉一塊磚頭上甘棠村就會出一名官員,果然,從此,斷橋一共掉了一百多塊磚頭,上甘棠村就出了一百多名官員,這是鐵拐李為了彌補他的惡作劇而給上甘棠村民許下的諾言,果然驗證了,曾有好事者也準備了錢物,欲將斷橋部分重新砌好,但均未成功,直至今日,步瀛橋從宋朝開始已經(jīng)歷七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聳立在河上,連接著上甘棠村與文昌閣的通道,讓上甘棠村無數(shù)的小孩,通過橋來到文昌閣讀書,接受知識的洗禮。夕陽下,村民們牽牛在橋上經(jīng)過,牛,人,橋倒影在河水里,構(gòu)成了一付美妙和諧山村圖畫。小橋,流水,人家的大自然天然美景為上甘棠村增添無限遐想。</p><p class="ql-block"> 那面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沿著瀟賀古道,我們來到了上甘棠村的月陂亭,這里有許多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是千百年來上甘棠村很多歷史的記載,包括文人的出處,村里修建的飼堂,還有一些亭臺樓閣,村里的捐贈,可以說是上甘棠村的一部千年村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四個大字:忠孝廉潔。據(jù)說是文天祥當時帶部隊經(jīng)過上甘棠村,在此歇腳,聽到上甘棠村的故事后,特意用劍在石崖上刻下了忠孝廉潔四個字,用以褒獎,覺得這里的村民很好,村風也純樸,耕讀文化在這個村體現(xiàn)得琳琳盡致,現(xiàn)在我們仔細看這四個字,忠孝左半邊顏色是紅色的,而右半邊顏色淺,這表明忠孝不能兩全的意思,通過這四個字也表明了文天祥抗擊金兵的決心。上甘棠的摩崖石刻因文天祥的手刻字更加流傳于世,更加吸引游客流連忘返,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那千年古村落</p><p class="ql-block">看了摩崖石刻,我們又沿著千年的驛道走進上甘棠古村落。我們從西門進,進門口有一條青石板路,這是貫穿整個村落的一條縱向路,還有一條沿著河邊走,其余的就是橫向道,古村落橫向道設計有大門樓,整個村里有9大門樓,總共有200多棟明清時期的古建筑,每個門樓梁上的雕花圖案均不同,有梅花,有荷花,有菊花,有牡丹花等等,每個門樓兩邊都有石鼓,石鼓的圖標和式樣也有差別,但總的來說,都隱喻著吉祥如意,財運官運亨通的意思和愿望。我們參觀了上甘棠村陳列館,了解了這個古村落的人文歷史,原來上甘棠歷史上還曾是“縣治”所在,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城,漢武帝時期就在上甘棠設立了謝沐縣。村里的周氏祖先是在唐太和二年(公元827年)來此定居的,千多年時間,周氏后裔竟然有101位七品以上的大員,有節(jié)度使、尚書、宣政大夫、太守、刺使、知州、通判、縣令、文林郡、將軍等,周氏良好的家風是人才輩出的內(nèi)在因素,而這里極佳的風水,更是人杰地靈的外在因素。</p><p class="ql-block">沿著青石板路走走看看,可見兩邊房屋有許多有柜臺的鋪面,賣米賣油賣布賣雜食的,可見曾經(jīng)這個古村落人來人往,商貿(mào)發(fā)達,熱鬧異常,我們想象一下,青石板上那些被歲月抹成崢亮的印痕,就象是那匆匆忙忙的販客和商人留下的足跡,歲月將這些人全抹去了,但抹不去古村落中遺留下來古屋和有些破爛的木質(zhì)鋪面的痕跡,鋪子刻進了上甘棠村千年的興衰史。</p><p class="ql-block">在青石板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口井,這是一口千年古井,井水依然清澈,據(jù)說喝了這囗井里的水基本上生雙胞胎,曾經(jīng)計劃生育時代,只能生一胎時,許多公職人員備孕時就來上甘棠村住著,天天喝這口井里的水,期望生個雙胞胎,有許多人也心想事成了,據(jù)統(tǒng)計,上甘棠村的雙胞胎有幾百對,全是喝此水的功勞。</p><p class="ql-block">還有一條巷子叫擠女巷,很窄,據(jù)說是為男女戀愛所建。未婚男女如有意,雙方到此巷子里互相擠一下,就表明雙方有意了。此巷曾成就了多少有情人,但如果一方有意,另一方無意,單方面擠一下沒用,所以游客們也不要亂擠,免得造成誤會。</p><p class="ql-block">上甘棠村曾成就多少人的夢想,曾給多少人帶來財富和希望,千年古村落,在日新月異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今天,更應發(fā)揮她獨特的文化魅力,為再創(chuàng)輝煌,再煥發(fā)青春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