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人們前往南極的原因各不相同,或為震撼人心的絕美風景,或為與野生動物的奇妙邂逅,亦或是內心深處對冒險的渴望。對我而言,南極那片孤立而原始的土地,不僅令人心馳神往,更蘊藏著世間難得的寧靜與平和,讓人在浩瀚冰雪中回歸最真實的自己。<div>正如有人曾說:“外面有一個廣闊而美妙的世界等著你。它屬于你。它令人興奮、刺激和有益。不要辜負這個承諾?!?lt;/div> 登上極地郵輪,開啟18天的南極探險。我仿佛置身純凈童話,煩惱盡消。從??颂m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再到南極半島,每一處風光都震撼人心。與企鵝邂逅,雪山徒步,感受大自然的奇跡。 這段行程安排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fā),途經??颂m群島和南喬治亞島,最終抵達南極半島,從烏斯懷亞返回。 第一站——福克蘭群島,遼闊的原野,呼嘯的海風,迷霧籠罩的懸崖峭壁及廣闊的海灘展現(xiàn)著??颂m群島獨特的自然景觀,傳達著這片土地的荒涼、寧靜和壯麗之美。 綿延不絕的海岸線,有高聳的懸崖、隱蔽的海灣和廣闊的沙灘。這些海岸線不僅景色優(yōu)美,還是各種野生動物的家園。遺憾的是大霧籠罩、將這的壯麗美景大打了折扣。 ??颂m群島還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天堂及重要的鳥類棲息地,這里有企鵝、海豚、海獅、鯨魚等各種海洋生物以及各種鳥類,如信天翁、海鷗等。這些野生動物在島上自由自在地生活,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在這里見到了為數不多的王企鵝(King Penguin):體型巨大,羽毛呈醒目的橙色和黑色,長相“紳士”,是企鵝中姿勢最優(yōu)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 金圖企鵝(Gentoo Penguin):喙呈美麗的橘紅色,生活在海岸線附近,繁殖季節(jié)會聚集在一起筑巢。 頭頂長著一撮醒目的黃色羽毛的馬可羅尼企鵝是南極最具特色的企鵝之一。它們活潑好動,成群結隊,經常在陡峭的巖石間跳躍前行,展現(xiàn)出驚人的平衡感 大黑背鷗是??颂m群島常見的鳥類,是重要的清道夫,有助于保持環(huán)境清潔。 大黑背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鷗,翼展可達 2.5 米。<br>是強大的鳥類,能夠捕食各種獵物,包括魚類、小型哺乳動物,甚至其他鳥類。 ??颂m群島崎嶇的巖石景觀,散落的石頭上覆蓋著鮮艷的黃色和橙色地衣十分打眼,這些地衣在惡劣、營養(yǎng)貧乏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這種顏色組合在極端環(huán)境中很常見,只有最有彈性的生物才能生存。 福克蘭群島上,荊豆以鮮艷的黃色花朵格外醒目。它是一種帶刺的灌木,適應了當地多風、貧瘠的環(huán)境,生命力頑強。雖然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但作為入侵種,它也會與本地植物競爭。特別是在沿海地區(qū),荊豆隨處可見,為島嶼增添了一抹亮色,成為獨特的自然景觀之一。 第二站南喬治亞島 位于南大西洋,是英國海外領土,地勢崎嶇,氣候寒冷多變。1775年庫克船長發(fā)現(xiàn)并命名,20世紀初曾是捕鯨基地,如今遺址仍存。隨著捕鯨停止,生態(tài)逐步恢復。島上獨特地貌、豐富野生動物和歷史遺跡,吸引眾多科學家、探險家和游客。 南喬治亞島是個擁有壯麗山水自然風光的島嶼。這里崎嶇的山脈、巨大的冰川、深邃的峽灣、野生動物和植被共同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南喬治亞島的海岸線多變而壯麗,既有陡峭的懸崖,也有平緩的海灘。海岸線被深邃的峽灣切割,這些峽灣提供了避風港,為野生動物提供了繁殖地。 連綿起伏的山脈,山峰高聳入云,覆蓋著冰雪。這些山脈形成了島嶼的骨架,也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這里參加了3公里的徒步,全程嚴格遵循指定路線,確保只有鞋底接觸地面,所有規(guī)定都是為了保護這片純凈的自然環(huán)境。 南喬治亞島遠離人類活動,因此保持了其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這里的空氣清新,水域清澈,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格里特維肯(Grytviken)是南喬治亞島最著名的定居點,曾是20世紀初南極捕鯨業(yè)的中心,如今已成歷史遺跡。銹跡斑斑的儲油罐和廢棄的捕鯨設施,訴說著昔日的繁忙。如今,這里是極地旅行者的重要打卡地,見證人類與自然的變遷。 白色教堂是著名的南喬治亞教堂(South Georgia Church),建于1913年,是南極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之一,見證了島上的歷史變遷與人文足跡。 紅屋頂的建筑如今主要用于科考、博物館和少量工作人員的駐扎。 博物館內陳列著祖先曾經用過的各種用品和工具。 面對殘破的捕鯨站,一種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這片土地曾承載著人類的欲望與掠奪,也見證了大自然的堅韌與重生。曾是全球最南端的工業(yè)基地,如今卻化為一座靜謐的歷史遺跡。風聲穿過廢棄的建筑,仿佛在低語過去的故事,讓人不禁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我們將如何珍惜和保護地球。 這銹跡斑斑的沉船是“佩特雷爾號”(Petrel),曾是用于捕鯨的捕獵船,配備有用于捕殺鯨魚的前甲板炮,見證了20世紀初南喬治亞島作為全球捕鯨業(yè)中心的繁榮時期。隨著捕鯨業(yè)的衰落,這些船只被遺棄,如今成為歷史遺跡,供游客參觀。<br> 這座大型建筑是捕鯨時代使用的儲存或加工設施。一堆巨大的相互連接的生銹鐵鏈暗示著曾經在這里的作業(yè)規(guī)模。<br> 在格里特維肯(Grytviken),海鷗和海豹自由自在地游蕩,它們似乎習慣了每天的游客,根本不在意我們的存在。相反,我們必須小心翼翼,避免打擾它們。島上生長著苔蘚、地衣和耐寒的草本植物,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棲息地。 看到成群的海豹、企鵝悠閑自得,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感也讓人感動,也提醒我們,大自然終究會收回屬于它的一切。 看這圓滾滾的海豹,活脫脫一個“球”,懶洋洋地趴在草地上,肚子鼓得跟個皮球似的。 身上灰不溜秋的,還帶著點泥點子, 哎喲喂,這小胖子,真是太可愛啦! 走近觀察,臉部展現(xiàn)著松軟的皮囊和慵懶的神情,眼神透著一絲好奇和放松,像是在和我“對視”,又仿佛在悠閑地享受溫暖的陽光。 格里特維肯(Grytviken)給人的感覺非常復雜而深刻,它融合了荒涼的美、歷史的厚重感和大自然的恢弘力量。<br> 這是南喬治亞島的奧拉夫王子港,展現(xiàn)了另一個捕鯨站的遺跡,如今已成為完全遺棄的地方,我們也只能從海上參觀,還有一艘部分沉沒的沉船擱淺在淺灘上,其腐爛的形態(tài)見證著時間的流逝和當地的惡劣環(huán)境。 這些曾經的輝煌住所現(xiàn)已成為一群屋頂呈銹橙色的風化建筑,似乎在哼吟著歷史的悲歌。 南喬治亞島還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有大量的海鳥、海豹和企鵝,如王企鵝、帽帶企鵝、南極海豹等讓這里海充滿生機。南喬治亞島是企鵝的重要繁殖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企鵝在這里聚集,繁衍生息。尤其是在繁殖季節(jié),島上的企鵝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成千上萬的企鵝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海灘上、山坡上,場面蔚為壯觀。所以看企鵝一定要在他的繁殖季節(jié)來。 小型郵輪可以靈活的選擇??康男「蹫常p松登陸與這些可愛的小家伙們親密接觸。 企鵝的行為舉止非常有趣,它們走路搖搖擺擺,憨態(tài)可掬,游泳時則如魚得水,靈活自如。在繁殖季節(jié),企鵝們會為了爭奪配偶和領地而展開激烈的爭斗,發(fā)出各種各樣的叫聲,揮舞著翅膀,甚至會互相啄咬,場面十分熱鬧。 看這些“紳士們”搖搖擺擺地踱著方步, 邁著外八字的小短腿, 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沙灘上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享受著陽光沙灘。 南喬治亞島是多種企鵝的家園,其中最常見、數量最多的要數王企鵝。它們體態(tài)優(yōu)雅,羽毛華麗,頸部有一圈金黃色的羽毛顯得十分高貴。 企鵝們常群聚在一起,可以為它們居住的寒冷惡劣的環(huán)境中保持溫暖,并在數量上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 南喬治亞島雖然偏遠,但與人類的關系悠久。早在18世紀,探險家和捕鯨者便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了島上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包括企鵝。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企鵝的認識不斷深化,并逐漸開始關注它們的保護。 如今,南喬治亞島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qū),企鵝們在這里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它們的數量也在逐漸恢復。 能與企鵝們同框,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巴布亞企鵝用地面上的鵝卵石和小石頭來筑巢。鳥巢通常是圓形的石堆,有助于將蛋和雛鳥擋在水外,并提供一定的隔熱效果。 南喬治亞島的企鵝是南極地區(qū)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它們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觀賞。 哈哈,這群“地頭蛇”海豹硬是把咱們的登陸之路給霸占了! 一個個黑乎乎、圓滾滾的,大搖大擺地趴在石頭上,完全把自己當“島主”了! 沒辦法,咱們只好改為在海上當“觀光客”了。<br> 總之,南喬治亞島是片生機勃勃的土地,高聳的山脈與冰川交織,綠色的植被點綴其間,成群的企鵝在海灘上搖擺,海豹在水中嬉戲,各種海鳥在空中翱翔,構成一幅充滿活力的畫面。<br> 走入南極半島。<div>這里是冰雪的王國,純凈的冰蓋覆蓋著山脈,巨大的冰川延伸入海,冰山如雕塑般屹立,企鵝們在冰上漫步,海豹在水中穿梭,鯨魚偶爾躍出海面,展現(xiàn)出極地特有的靜謐與壯麗。</div> 冰川和冰架是主要地貌特征, 植被稀少,僅在少數裸露的巖石區(qū)域生長苔蘚和地衣。 呈現(xiàn)出極地特有的冰雪覆蓋的純凈世界和荒涼之美。<br> 這是南極洲的布朗布拉夫, 獨特的地質構造為突出的巖石層狀,陡峭的棕色懸崖面。圓形巨石可能是風蝕石,即由風吹的冰雪形成的巖石,在極地地區(qū)很常見。 這是南極洲游輪的熱門登陸點,展示了南極洲崎嶇的美麗和獨特的地質特征!并有觀賞阿德利企鵝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機會。 這里,超然的寧靜。壯麗的雪山、純凈的海水,沒有現(xiàn)代文明的喧囂,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同時也讓心靈得到洗滌。這種感覺,或許只有在世界盡頭才能體會到。 滿山大批正在繁殖的巴布亞企鵝。 企鵝搖搖擺擺穿過大冰塊的畫面,真是可愛至極。 我拍下這個畫面不到5分鐘、這個藝術冰塊就垮掉了、永久的消失在大海里。 探險者們在白雪皚皚的山景中,透視出一種探索和驚奇的感覺,展示了南極環(huán)境令人驚嘆的美麗和與世隔絕。 遙遠的冰封海岸線,一群企鵝在巖石上筑巢,平靜的海水上點綴著浮冰,我們的探險船停泊在不遠處。綠色的苔蘚、巖石地形和冰的組合凸顯了南極洲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遠處巨大無比的冰川在烏云的籠罩下失去了大部分美麗的畫面。 這座獨特冰山的形狀好似倒置的蘑菇,頂部崎嶇不平,紋理豐富,層層壓實的雪和冰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懸垂結構,細膩的藍色冰條從裂縫中浮現(xiàn)出來,暗示著古老的起源和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遺憾的是陰沉的天讓所有的美照都暗淡失色。 巡游畫面。 中間的小銅像位于南極瑪格麗特灣的英國南極考察隊基地(Port Lockroy),紀念英國探險家亨利·福斯特(Henry Foster)。他是首位登陸南極半島的探險家,為南極探險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象征著南極探險精神。<br> 好不容易遇到日出,這座平頂冰山宛如巨大的海上漂浮臺,展現(xiàn)了南極廣闊海洋中的壯麗景觀。時間在這里仿佛靜止了……這冰山,或許已經幾萬年沒有移動過吧? 據說根據冰山的大小和形狀,它很可能源自南極洲的主要冰架,例如羅斯冰架。這些冰架會崩裂出大型平頂冰山,漂流在周圍水域多年。冰山的層狀結構和巨大尺寸表明,它可能是一塊極為古老的冰,形成已久,可能含有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冰。像這樣的平頂冰山可以在南極繞極流中漂流很長的距離,受到風、洋流和南大洋動態(tài)的影響。 小塊浮冰,可能是“冰山碎片”,表明最近有崩解活動。此畫面喚起了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 這座冰山很大,形狀有點像板狀,頂部相對平坦,表明它可能是由較大的冰架或冰川崩裂而成,水下體積很大,潔白耀眼,其紋理表面露出由風和水雕刻而成的裂縫和脊線。 形形色色的冰川。 南極之行的精彩一半依賴運氣,遇到陽光明媚的好天氣,簡直就是撞了大運,因為鏡頭前的一切都如詩如畫。 南極的莢狀云,具有獨特的透鏡或杏仁形狀,通??雌饋砉饣曳謱?。通常是在空氣經過山脈或丘陵時被迫上升時形成的。云形成于崎嶇的山峰附近,特別是在風力強勁的地區(qū),這是南極洲的特點<br> 日出下。任何的日落日出都千萬別錯過。 日出下遠處的平頂冰山及無數的冰山碎片。 一座孤獨的冰山,靜靜地漂浮在黑色的海面上,見證著日落時天空的變幻。夕陽把云朵染成了金黃色和深灰色,夢幻而神秘。柔和的光線照耀著遠處的雪山和冰川,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寧靜而神圣的時刻。 南極日落,如夢如幻,冰雪世界燃起金橙火焰。夕陽染紅天際,雪山愈顯冷峻,金色光帶延伸遠方,通往未知,令人神往,又感靜謐孤寂。我震撼、敬畏,亦有感動。極地時間仿佛停滯,天地間只剩光影交錯,冰雪與火焰共舞。大自然如此純粹,人如此渺小又幸運,得見這不可復制的美。 當郵輪駛回南美大陸--烏斯懷亞,我們的心中已滿載回憶。 南極之行,恍如夢境,每一刻,皆是自然的宏偉與壯麗,是探索地球之極的特權。 有人說:“如果你只是談論它,那只是夢想;如果你能夠設想它,那是可能;如果你開始了行動,那就成為現(xiàn)實。”我的南極行,夢想成真,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南極之旅,讓我敬畏自然,更珍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