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城隍廟出來,本意是找個充電樁充電。停好車,一抬頭,看到昭澤王廟的牌子,那就就去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不清楚昭澤王是誰?問問度娘。</p><p class="ql-block">昭澤王名叫焦旺祿,是晚唐時期襄垣的民間俠士。他精通陰陽,為民除旱魔、降甘霖,助善懲惡,深受百姓敬仰。傳說他三十四歲時仙逝,但多次顯應,祈雨輒應,因此被崇為古韓襄垣的“龍神”。歷代以來,他被封為昭澤王、土地將軍、靈侯爵、顯圣公、甘澤侯、昭澤公、海瀆王、海瀆之神、靈感康惠昭澤王、海瀆龍王、康昭海瀆王、焦龍神等。</p><p class="ql-block">襄垣的沼澤王廟是全國文保單位。</p> <p class="ql-block">這座昭澤王廟位于長治市潞州區(qū)捉馬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23米,南北寬78米,占地面積1794平方米。據碑碣記載: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明嘉靖三十年(1551)、清順治十四年(1657)、乾隆四年(1739)、乾隆四十二年(1777)、嘉慶七年(1802)、同治十一年均有重修。1945年秋,上黨戰(zhàn)役中毀于戰(zhàn)火,現僅存正殿(元代遺構)和真武閣(明、清遺構),其余建筑為1994年村委在原址上新建。該廟二進院布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戲臺,正殿、真武閣,前院有東西廊房各5間,東西耳殿各1間,后院有東西廂房各3間,東西耳殿各3間,明清重修碑3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我站在石碑前,那刻有“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昭澤王廟”字樣的石碑靜靜訴說著這座廟宇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我仿佛能穿越時光,看到往昔這里香火鼎盛的場景,那是人們對昭澤王的敬仰與信仰的體現,也是歲月長河中文化傳承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走進昭澤王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古色古香的戲樓建筑。這戲臺是九十年代建的。</p> <p class="ql-block">正殿,元代的建筑。</p><p class="ql-block">今天是祭祀的日子,有很多祭品,還有戲曲表演。我到的時候儀式已經結束。工作人員有的在吃飯,有的在忙著燒祭品。</p> <p class="ql-block">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四椽栿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屋頂單檐懸山頂,屋面琉璃剪邊,施琉璃脊獸,柱頭鋪作五鋪作雙下昂。真武閣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層為磚券房屋三間,拱形頂。上層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檁構架,單檐歇山頂,灰布仰瓦屋面,六檁隔扇門窗。</p> <p class="ql-block">真武閣,工作人員說這可能下層可能是元代建筑,但沒有實據。</p><p class="ql-block">底層是磚質拱券結構,恢弘大氣。</p><p class="ql-block">二層是木質結構。</p><p class="ql-block">站在二層可以看風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真武閣上看正殿,正殿更大氣典雅。</p> <p class="ql-block">廟宇中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重修昭澤王廟記”。我仔細端詳著石碑上的文字,那記錄著這座古代建筑物的歷史變遷和修復過程。從這些文字中,我看到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與傳承,也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為保護這座廟宇所付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站在真武閣上看夕陽</p> <p class="ql-block">離開昭澤王廟,我又來到了上黨門。那帶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的地方,上面寫著“潞安府衙(上黨門)”。我知道,這里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遺址。我站在上黨門下,仿佛能看到曾經這里車水馬龍的景象,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興衰榮辱,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每一道痕跡都是歲月留下的印記。我靜靜地感受著這里的一切,心中對這些古老建筑充滿了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