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你我皆凡人,肉身只能在這美好的人世間存活一世,然后回歸到那神秘的大自然,不過,在走之前注定要把那生活的苦辣酸甜嘗一個遍,為的是少留遺憾。短短幾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也短,有些人的猝然離世,真是彈指一揮間,所以我只能說人的造化如此,實非所愿,愿逝者安息,活著之人定要沿著前輩們光輝的足跡繼續(xù)向前。</b></p><p class="ql-block"> 記憶中的賓先生,眉宇間透著一股子英氣,較為嚴肅,自從他數(shù)年前中過一次風之后,整個人就變得更文靜了,一改往日之暴脾性子,見人均能以和顏悅色相待。也許是求生的本能,亦或是上一次坎坷經(jīng)歷得益于現(xiàn)代醫(yī)學精湛的技術(shù),經(jīng)過大半年的治療終于讓遭受過重創(chuàng)的身子骨還陽,雖身體右半邊不如正常人的靈便,但他可以獨自上街趕集,還能正常乘坐摩托車這種交通工具,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家人護理,這同樣是他最大的幸運。</p><p class="ql-block"> 賓先生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在第一次中風之后那些年里,他算得上是重新練習用左手做事,包括用左手吃飯、穿衣、干農(nóng)活,如果沒有堅定的毅力,他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到過賓先生家的人都知道,他的房屋周圍非常干凈整潔,就連數(shù)以萬計的玉米糊和成百上千根的柴禾,都在他精心的擺放下變得整整齊齊,它們在院中像是一道風景。只要是閑著,他都會想辦法學習,要么看點書,要么上會兒網(wǎng)看看天下大事,總之,他盡可能不讓自己太清閑。</p><p class="ql-block"> 賓先生作為我的忠實顧客之一,算得上相談甚歡,無論是講起何氏故事淵源,還是論及本地的風土人情,他都給了我很多待考證的且又新鮮感十足的資料,所以我們每一次交談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其實,賓先生算得上是一個較有學識的人,寫得一手好鋼筆字,當年的那個高中生大概是命運使然罷,就差那么一星半點就能改寫自己的人生,曾經(jīng)有可能去教育事業(yè)里鑄造輝煌,也可能會考上被人視為“鐵飯碗”的公務(wù)員,總之就是沒能抓住機遇。他在農(nóng)村基層工作崗位上奮斗過幾年,特別熟悉村子里的風土人情,家長里短的事兒也能如數(shù)家珍,換過很多次的手機相冊里仍然保存有具有年代感的照片,能夠喚起人們太多太久遠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跟賓先生最親近的人或許會覺得他是一個喜形于色、直話直說的人,這種性格難免會得罪人,其實這種不拐彎抹角的“直腸子”性格也有一些好處,得罪人在明處,往往勝于兩面三刀之舉??v然有時候會遭受非議,也不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定位,那豈不是應(yīng)了那句:“是非功過,盡待后世紛紜(云)評說。”我對賓先生的了解算不上知根知底,曉其執(zhí)拗個性,偶爾也會發(fā)發(fā)牢騷,難免會言些不合時宜之語,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所展現(xiàn)來的東西,還是愿意相信他能顧全大局。</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他的個人評價,的確褒貶不一、眾說紛紜,而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有一些回憶和評說,斷然不會夾雜那些以偏概全的話,算是表達點個人情感能夠承受住的一些思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隔三差五就喊我?guī)退】爝f的賓先生,永遠不會忘記那個佝僂著身子、光著膀子,用左手拿鋤頭捋“苕廂”(方言,種植紅薯時需要用鋤頭捋的一種具有行間距的壟溝)的賓先生,也不會忘記那個經(jīng)常清掃村道公路的賓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4日凌晨,賓先生與世長辭,得年62歲,收到這一噩耗,我確實覺著挺突然,內(nèi)心深處自然而然流露出了一種極為復(fù)雜的情緒,難以言表細述,但絕對是五味雜陳,事關(guān)生老病死之深邃的領(lǐng)悟與思考。一想到他走了,那個懵懂少知卻又非常粘(niǎn)他的孫女姍姍會有怎樣的心情;又想起他們和睦相處的家人,突然失去了一位親人時的悲傷畫面……生離死別終有別,惟愿真情永不切,留在心中多掛念,后世子孫都卓越。</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賓先生發(fā)病之前的那一秒是否在規(guī)劃著明年的事情,也不知道賓先生是不是在暈倒時還潛意識里認為能夠再一次挺過來,更不知道在那莊嚴肅穆且又靜得可怕的搶救室里等待奇跡時的賓先生作何思考,但我相信他有很強的求生本能,也做好了最糟糕的那個打算,直到意識在沒徹底喪失之前的那一秒,腦海里還在像翻書一樣回憶過往,甚至是在不斷的祈禱:</p><p class="ql-block"> ——請深愛的家人們莫要悲傷,一定要好好活著,定要家庭門楣萬代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魏民,男,漢族,筆名:時九、晨曦,字敬知,號樵夫,戊辰年出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人,自由職業(yè),擬從事自媒體藝術(shù),是一名文藝愛好者。一直致力于鄉(xiāng)土文化的發(fā)掘與傳承,結(jié)合農(nóng)村基層工作實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隨筆、雜文和歌曲,其作品融入了真摯而深厚的服務(wù)情懷。作為手機微記錄片《走進趕場》總監(jiān)制、純文學《趕場文藝新干線》發(fā)起人,在宣傳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工作中,魏民始終堅信實干興邦,勤能補拙的道理。作品全部收錄在《青春筆記》卷,同時收錄有《魏民詩詞集》、《晨曦隨筆札》、《魏民散文集錦》、《時事雜文集》和《凡人歌》,同時也有一部分音樂作品通過抖音視頻、西瓜視頻等平臺播放,個人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同步于“今日頭條”、個人微信公眾號(魏民原創(chuàng)文章)。屬于初露鋒芒階段的不二達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QQ:573494414(微信同號)</p><p class="ql-block">抖音號:weimin.wenzhang8(不羈青年)</p><p class="ql-block">視頻號:魏民話青春</p><p class="ql-block">今日頭條:魏民說事</p><p class="ql-block">微信公眾號:魏民原創(chuàng)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