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乙巳蛇年大年初一(二〇二五年一月廿九日),我再次來到華南植物園?,F(xiàn)在,此植物園已經(jīng)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改稱為“華南國家植物園”。原來的植物園隸屬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現(xiàn)在植物所改為隸屬于植物園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華南國家植物園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人工植物園及種養(yǎng)植物最多的植物園,被評為中國最佳植物園。它有三十多個專類園區(qū),上百萬件館藏植物標本,還保留有四百多種瀕危野生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多年前的兒時,我就時不時地來華南植物園。那時在該園區(qū)內(nèi),幾乎見不到什么人?,F(xiàn)在這里不但是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的科研基地,還成為廣州AAAA重點旅游景點,時常都是人山人海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植物園)曾有陳煥鏞、張肇騫、陳封懷三位中國老一輩著名的植物學家,他們?yōu)橹袊参飳W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國十大元帥曾有八位元帥到過華南植物園參觀。其中朱德元帥曾贈送自己養(yǎng)育的蘭花給植物園,還在一九六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在華南植物園大草坪旁種下人面樹。國家代主席董必武、葉劍英元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等人都在此種下各類樹。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曾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鑄常來植物園視察并作工作指導。改革開放后,在棕櫚園建有陶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花七個小時快速逛了華南植物園外圍和主體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進植物園,我就沿著向西的主道走去,再向南、向東、再折向西,我花了四個多小時,共走了十多公里,沿著植物園的外圍走了一大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植物園有北門、西門和東門。它的正門是北門,在廣汕公路旁;西門已經(jīng)到了植物所的東面;植物園西南方向是化學所,現(xiàn)在已被圍墻攔死;南門是通往岑村的大道附近;東南面,實際上是火爐山的一小部分山包,高速路在上面通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今天先游覽了杜鵑園和山茶園,它們離大量開花時間還要有一個月左右時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植物園西門附近有嶺南郊野山茶花區(qū),但都沒有開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的南面是澳洲植物園和能源植物園。我只是簡單地看了一些樹種的簡要說明就快速往南走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門往南,直線距離一公里處是化學所的東面,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圍墻堵死,兩個單位已不能互通往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往南走,有新石器時期遺址“廣州第一村”。這里有樟科植物區(qū)、紫金牛科植物區(qū)、殼斗科植物區(qū)和櫻花園。現(xiàn)在只有少量東京櫻花剛開放,大量的都在含苞待放,還要再過二三十天才能盛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附近的這條小河發(fā)源于龍眼洞的鳳凰山,它在植物園內(nèi)拐來拐去,提供了很多水源。這座拱橋的右邊就是化學所南面職工飯?zhí)酶浇?,現(xiàn)在也被圍墻堵死了;此橋左邊就是通往岑村的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條河流經(jīng)植物園、化學所,在通過苗圃時,建有廣州市的一個水文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經(jīng)過彩葉植物區(qū)繼續(xù)往南走,就到了姜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姜科植物是單子葉植物芭蕉目的一個科,它包含約49屬,1500種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主產(chǎn)地為熱帶亞洲。中國有19屬,150余種,主要分布在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qū)。華南植物園也引進了很多品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一條線主要有:杜鵑園、山茶園、澳洲植物園、能源植物園、櫻花園、姜園、竹園、木蘭園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植物園的西南面是竹園,這里品種繁多。很多竹子我們很多人都見過,但要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就不容易了。好在有很多說明簡介,可讓我們略知一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佛肚竹,南方很多園林都有栽培,有較強的觀賞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專門到南門通往岑村的地方觀看,附近就是過往火爐山的高速公路。它的東面就是面積很大的木蘭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木蘭科植物是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個原始科。在中國,木蘭科植物就有14屬65種。木蘭科植物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發(fā)育、進化不可缺少的珍貴材料,科學研究價值極高;木蘭科植物多為高大喬木,和殼斗科、樟科喬木一起,在維護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華南植物園的東南面是木蘭園,它是世界木蘭中心,栽培的品種很多?!爸袊咎m”這塊牌子是路甬祥的題字,他是兩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剛剛開花的玉蘭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木蘭園山上有一座清朝時期的大墓,現(xiàn)在已成為文物保護項目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個古墓旁,還有個界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植物園隔壁的中南化學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的山坡上有很多比這個還大的古墓,可惜在八十年代都被陸續(xù)扒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簡介說是“煥鏞木”,應該做進一步介紹,最好專門有個陳煥鏞的人物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陳煥鏞是中國植物分類專家,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所長兼華南植物園主任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陳煥鏞就在廣州中山大學建立了植物研究所,即現(xiàn)在的華南植物園。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植物研究的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以陳煥鏞命名有四個植物新屬:棕櫚科瓊棕屬、夾竹桃科樂東藤屬(煥鏞藤屬)、金縷梅科山銅材屬、木蘭科煥鏞木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廣州華南植物園和深圳仙湖植物園有陳煥鏞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繞了植物園外圍一大圈,已經(jīng)是下午一點鐘了,我趕緊往植物園的東北方向走去,那里有植物園職工宿舍,還有很多老景區(qū):蘇鐵園、蘭園、藥用植物園、鳳梨園等。我快速瀏覽了一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蘇鐵園是個老景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蘇鐵即鐵樹。俗話說“千年的鐵樹開了花” ,是形容它難以開花。但是,華南植物園的鐵樹卻常常開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蘇鐵園有幾個恐龍模型,以此展示它的歷史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蘭花是華南植物園的一個重點,近百年來移植、培育了很多品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藥用植物園歷史悠久,這次看有些新意,現(xiàn)在都是蘭科藥用植物,其它一些品種不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圖為兜唇石斛,下圖為杓唇石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中國明朝藥圣李時珍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鳳梨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次我還專門游覽了蒲崗自然教育徑,它有15公頃,有高等植物400多種,它是一個原生態(tài)的自然保護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達爾文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參觀完了這些,我還是要到植物園必須打卡的景點“龍洞琪林”看看,這是羊城新八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景觀最重要的就是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水杉,它屹立在水里,在冬季是一片火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對面的小島景區(qū),有很多檳榔樹和魚尾葵等棕櫚科植物,時間不夠,這次我就不過橋鑒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中午(下午近三點鐘),我在正門西面的餐飲區(qū)喝了一杯鮮牛奶,就算吃午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剩下一些時間,我趕緊去參觀華南植物園必須參觀的景點“溫室群景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該景區(qū)有一個?大玻璃房和三個小玻璃房,可供參觀的內(nèi)容很多,也很精彩。過去,我也來過。可以說,即便參觀多次都看不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次我看得很快,只用了一個半小時。慢慢看,要花兩個半小時以上。這個溫室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溫室群,也是所有游客都應該去看的主體景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十多年前,華南植物園還有蝴蝶標本展室等,十多年前就沒有了,甚為惋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植物園有幾塊大草地,很多人搭上帳篷,在此休閑、餐飲、聊天、玩耍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要全面了解華南植物園,至少要分四五次慢慢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該溫室有二十來米高,移植了大量樹木和花草。溫室內(nèi)的瀑布是主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榕樹的氣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見血封喉的大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點多一點,就開始聽到溫室景區(qū)要在五點十五分清場的廣播了,我也抓緊時間看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有太多精彩的植物了,還是自己來參觀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華南植物園還有一塊很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就是肇慶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這塊保護區(qū)與鼎湖山旅游區(qū)分開,是不能參觀的。該保護區(qū)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第一個被列入“人與生物圈”的保護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雞蛋果(現(xiàn)在被稱為“西番蓮”“百香果”)原產(chǎn)于中美洲的安地列斯群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華南植物園引進種植,獲得成功。記得六四年或六五年暑假,植物園賣雞蛋果給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各研究所,每斤五分錢。在那個缺乏食品的年代,我們家一次就買了十多斤雞蛋果,四兄弟可勁兒造了一番,每人吃了有三斤多,補充了一些營養(yǎng)。</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查一下手機記錄,這一天我共走了三萬八千多步。按常規(guī),這個步數(shù)約走了二十八公里,但我是參觀,有些步伐邁不開大步。故,這一天我大約用七個小時走馬觀花地走了二十一至二十五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與華南植物園已經(jīng)有六十多年的情感了,今后,我還會繼續(xù)關(guān)注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