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個地方,可能小的不起眼,卻時常讓人牽掛;有一個地方,不是熱鬧,也不繁華,卻從不寂寞,讓人難以放下。這個地方,就是溫暖的家,是曾經(jīng)出生的地方,承載著童年的歡樂與憂愁,承載著漫漫的思念和期盼,承載著淚水與歡笑,承載著愛和默默的關(guān)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自從女兒披上紅嫁衣出了閣,當媽的目光就像一條無形的絲線,始終纏繞在女兒的房間里。那房間成了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舍不得改動分毫。房間里的一切我都精心保留著,床榻上還放著女兒出嫁前最愛的碎花帽子,像一個記憶罐,盛著往昔的甜蜜夢境,每一道褶皺里都藏著母女間那些共度的溫馨歲月,床邊那些曾經(jīng)擺滿女兒青澀的小娃娃,大白熊,那是她少女的玩伴,如今我把它放在原處,像是守護女兒童年的一個秘密,見證著女兒的成長與離去,而那</span>扇通往她房間的門依舊靜靜佇立在時光里。我輕輕拂拭著門框,仿佛這樣就能留住女兒離去前留下的那縷溫熱的氣息。女兒出嫁后,我的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向那間充滿回憶的房間,房間里彌漫著一種靜謐的等待,仿佛時間在這里停駐,在這個房間里,我把女兒的成長點滴都一一珍藏。</p> <p class="ql-block"> 對于女孩來說,兒時的家,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雖嫁為人婦,心里夢里都是小時候的記憶,可對于很多出嫁女來說,原來的家再也不是家了,而成為客人,曾經(jīng)真的只是曾經(jīng)了。我就是這樣,回娘家沒有自己的房間和床,在娘家干什么事情都覺得不自在。在農(nóng)村,很多女性朋友都是我這種情況。其實,不在乎是否有沒有自己的房間,只是婚后是客人的感覺讓我受不了。所以,給出嫁的女兒留一間房(不管是城里的,還是農(nóng)村的房子,我都和兒子商量好,有一間房子,永遠屬于姐姐的。兒子肯定地說那是必須的呀,永遠是姐姐的房子,所以女兒在農(nóng)村和城里都有一間屬于她的房子。),也是想讓女兒知道,這里永遠是她的家,爸媽和弟弟永遠是她的堅強后盾。無論什么時候,她都有家可回,有所依靠。雖然這間房,可能回來的次數(shù)不多,但是只要這間房子還在,就表明我們對女兒的愛與在意始終未曾停歇。我想,父母給出嫁的女兒一間房子,對出嫁的女性來說,這間屋子,凝結(jié)了父母的愛,是自己精神上的安慰,也是生活中的“退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