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月5日周日老倆口開啟2025年第一游——浙江海寧。乘高鐵??到桐鄉(xiāng),打的到酒店。海寧歷史悠久,是良渚文化發(fā)源地之一。1986年11月,海寧撤縣立市。</p> <p class="ql-block">這次入住的是才開張一個月的海寧華邑酒店。硬件設(shè)施齊全。</p> <p class="ql-block">大堂簡潔氣派</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游覽海寧南關(guān)廂。南關(guān)廂歷史文化街南北長350余米,東西寬50余米,占地總面積約1.7公頃 。因街上有明末抗清義士周宗彝所建的關(guān)廂而得名 。區(qū)內(nèi)文物建筑有南關(guān)廂、會源庵(關(guān)帝廟大殿)、大瑤橋、吳世昌故居等 。</p> <p class="ql-block">老街南北走向,街道由青石板鋪筑 。</p> <p class="ql-block">吳世昌、吳其昌故居</p> <p class="ql-block">南關(guān)廂牌坊</p> <p class="ql-block">周宗彝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帝文化宮</p> <p class="ql-block">南關(guān)廂較好地保留著江南明清時期商住合一、前店后河、小橋流水的歷史風(fēng)貌和傳統(tǒng)格局 。</p> <p class="ql-block">來張自拍</p> <p class="ql-block">東側(cè)街店鋪后臨洛塘河,房屋以東西朝向、二層為主,建造年代多為清代。</p> <p class="ql-block">大瑤橋</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回酒店享用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來海寧的第二天,我們深度探索了海寧千年古鎮(zhèn)鹽官,打卡了海神廟、孔廟、金庸書院、徐志摩故居及鹽官老街等網(wǎng)紅點。</p> <p class="ql-block">這是“春熙門”,在鹽官右側(cè),原是海神廟的入口,前二次來海寧都在維修。今天也是鐵將軍把門,問了很多人都沒講出個所以然。好不容易打聽到現(xiàn)在是兩個公司管理了,也就是二個入口,二個門票,就在隔壁卻要繞好大一個圈子。我們只能打的過去。</p> <p class="ql-block">沿著城墻過去,也有入口,可也被阻攔不讓進(jìn)。</p> <p class="ql-block">海寧鹽官老街即宰相府第風(fēng)情街,位于海寧市鹽官鎮(zhèn),是一條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yùn)的特色街區(qū) 。古街周圍冷冷清清,只看見一些人在悠閑的釣著魚。</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新建的“鹽官潮樂之城”國際旅游度假區(qū)。是一個以千年古城為基底,集觀光、文化、音樂、度假于一體的度假區(qū)。</p> <p class="ql-block">“彩繪撫琴俑,撫琴低吟樂千年”。撫琴俑雕塑原型取自1973年出土于海寧長安的撫琴俑,它的出土不僅打破"江南無俑"論述,更無聲見證了鹽官音樂前世今生。原型現(xiàn)藏于海寧市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鹽官潮墻</p> <p class="ql-block">一進(jìn)大廳迎面就是錢江大潮各種潮水形態(tài)的大屏幕,使我們眼前一亮,真是洶涌澎拜氣壯山河。</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海神廟。海神廟始建于清雍正八年,仿北京太和殿形式,故有"銀鑾殿"之稱。似廟似宮,傳為雍正奪位后為十四皇子所建。門前石筑廣場上有漢白玉石獅一對,旗桿二方,西側(cè)有漢白玉石坊兩座,高8.7米 。</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海神廟之一,也是江南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遺存,有“江南紫禁城”之稱 。</p> <p class="ql-block">正殿最為雄壯,仿故宮太和殿形式構(gòu)造,為重檐歇山頂式宮殿建筑,五楹陛四出七級 。</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設(shè)無名之海神</p> <p class="ql-block">錢镠、伍子胥享配左右 。</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在正殿后,八角重檐攢尖頂,亭內(nèi)御碑通高約五米,為漢白玉石質(zhì),碑額浮雕飛龍朱雀 。</p> <p class="ql-block">鹽官海神廟御碑高約5.6米,為漢白玉石質(zhì)。碑陽是雍正帝口述,和碩果親王允禮書寫的《御制浙江海神廟碑文》,大意為國家興盛靠蒼天和神靈保佑,錢塘江海寧(鹽官)段常受颶風(fēng)怒濤沖擊而決堤鬧災(zāi),雍正帝派大臣視察修筑錢塘江堤岸,又撥內(nèi)帑金十萬兩派李衛(wèi)來海寧興建海神廟,讓百姓祭祀海神,以克制怒潮,保一方平安。碑陰是乾隆帝口述,浙江巡撫莊有恭書寫的《御制閱海塘記》,記述了海塘的修筑,提到錢塘江江海沙無常,北坍決堤危及海寧,南坍潰塘危及紹興,百姓屢遭其災(zāi),原江堤以柴泥混合作塘常決,現(xiàn)把柴塘改石塘,雖經(jīng)費(fèi)大,但能抵御潮患,皇帝不惜重金修筑,以保錢江兩岸黎民平安</p> <p class="ql-block">孔廟學(xué)宮1400年前是為紀(jì)念孔子而建的祠廟建筑,也是古代地方官辦學(xué)校所在地,培育眾多英才,彰顯對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尊崇 。也稱為文廟、孔廟、廟學(xué)、縣學(xué)等,同時有孔廟和儒學(xué)建筑,是祭祀孔子和培養(yǎng)人才的雙重功能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這里可以鳴鑼。</p> <p class="ql-block">重檐翹角的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萬世師表的匾額下,孔子端坐在正中央?!叭f世師表”乃康熙皇帝御書。匾額彰顯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明倫堂承載著豐富的儒家文化內(nèi)涵,是儒家思想傳播和傳承的重要場所,對弘揚(yá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尊經(jīng)閣是存放儒家經(jīng)典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氣坊遺址</p> <p class="ql-block">金庸書院由金庸親自奠基,展示金庸的學(xué)術(shù)成就,收藏其著作和研究資料。我們可以從中感受金庸一生風(fēng)骨與他的筆下江湖。</p> <p class="ql-block">主入口朝南,坊門半月形,門上有“金庸書院”四個金字。進(jìn)入書院,甬道左側(cè)圍墻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5部金庸作品的石刻畫,雕刻精細(xì)、層次分明,反映作品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p> <p class="ql-block">海寧市政府題匾</p> <p class="ql-block">書房</p> <p class="ql-block">徐志摩故居位于海寧市硤石街道干河街38號 ,是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后短暫居住地 。一年前我們來到這里,故居在修繕中,二樓未開放,記得還要門票呢!</p> <p class="ql-block">主樓底層:東側(cè)為徐志摩思想文學(xué)活動的圖片資料介紹,展示詩人各個時期出版的著作、手稿與研究書籍;西側(cè)是徐志摩家世生平資料、照片等 。</p><p class="ql-block">二樓:有徐志摩母親的房間、張幼儀的臥室、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新房及“眉軒”書房,均作復(fù)原布置 。我們就在二樓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第四次來到海寧,第一次參加朋友女兒的婚禮,第二次跟團(tuán)游途徑海寧打卡潮文化,第三次打卡了海寧燈文化、歷史文化街……每次景點不一樣,感覺更是不同。海寧是一個具有悠久的歷史,富有三大文化——“潮文化”、“燈文化”、“名人文化”的城市。值得我們慢慢游細(xì)細(xì)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