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隨機(jī)晨考(是平常例行,卻都出乎意料之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誰最用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ㄟ@樣講幾句,就動心。唉,功夫還早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恩師告訴我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早上六點(diǎn),就會在寺里面經(jīng)行巡視,他平常都靜靜觀察,看什么人拜佛念佛最認(rèn)真,最早起來用功,就找那個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冤枉委屈的話,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氣起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為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這是考題—就是「不覺」!(沒學(xué)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如果沒有說出末后這一句,可能挨罵的弟子怎么樣都想不到,這是一個考題,因?yàn)闆]有發(fā)現(xiàn)是考題,不知道老和尚這樣做原來是要看看我們怎樣交答案。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實(shí)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yàn)榻y(tǒng)統(tǒng)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覺」。沒有隨時覺醒的心,就是無明、糊涂。佛是覺悟的,我們沒有時時覺醒,就是沒有在學(xué)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我們常不覺,就是沒念佛。雖然一大早就起來做功課,做了半天還是「不覺」。這樣就是枉費(fèi)功夫,等于讀書很用功,考試都不及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聽故事,要會拿來用(銷歸自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女居士聽到這里,她就很歡喜地告訴我說:「這樣我知道了!我那個先生,經(jīng)常一大早起來就隨便罵我,罵東罵西,罵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罵債?現(xiàn)在我知道了,我就當(dāng)他是廣欽老和尚,早上出來巡視,給我出去考題,這樣,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過,很歡喜去西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位女居士真是有覺性,聽了故事公案,能夠拿來自己用,銷歸自性,我會講的人,不如她會聽的人。能活用考古題的人,必然成績優(yōu)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剛經(jīng)的應(yīng)用題—取相?動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可能一大早就讀金剛經(jīng)—「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動」。經(jīng)文是這樣讀,不過假如有人很兇罵我們,罵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內(nèi)容,我們就暫且把金剛經(jīng)放一邊,當(dāng)做這境界是真的,開始傷心、委屈,一點(diǎn)兒都不記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開始跟著虛妄相去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但取相,而且還動心,不但動心,又大大的傷心,一點(diǎn)兒都不會「如如不動」,所以讀了幾十年的經(jīng),一考起應(yīng)用題來就死翹翹。人家如果說我們學(xué)佛都是騙人的,沒有真心學(xué),我們聽了還很不服氣,假如一考試就不打自招,表現(xiàn)出佛所教我們的,我們實(shí)在一點(diǎn)都沒有學(xué)到。什么忍辱波羅蜜,先放在一邊,先辯論一下,哭一哭再說。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波羅蜜?!黏手黏腳?氣得要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居士很可愛,他告訴我他生平第一次吃水果波羅蜜的經(jīng)過,使我很有感慨,他說:他去山中做工,聽人家說波羅蜜有多好,一個一千塊,他就把它買來試試看,還聽說波羅蜜很黏,需要抹油。結(jié)果他不知道油是該抹在刀子上,用抹油的刀子切才不會黏刀,他沒搞清楚,拿了一只刀就直接切,切到那里,黏到那里,到處黏,黏得整個手、身體都洗不起來,他就說:「黏腳黏手,氣得要命!如果不是想到是很貴買來的,我就干脆把它丟垃圾筒,比較省力!」他還以為波羅蜜是要吃的時候才沾油來吃,結(jié)果又吃得很油很難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刀子要抹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是沾油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ú火さ兜挠汀粓?zhí)著的智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告訴我這吃波羅蜜的過程,真的很像我們修行的過程,本來刀子要抹油的意思,就是要讓它不黏刀,我們不知道刀子要抹油,就是不知道智慧是要不執(zhí)著的,結(jié)果四處都執(zhí)著,真的是黏腳黏手,氣得要命,什么波羅蜜,真想丟掉!這不黏刀的油,等于是教我們,不執(zhí)著的智慧,這是每一刀都需要的,并不是要給人家沾油來吃的,這意思等于佛經(jīng)的智慧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都需要的,并不是來做裝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