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季清晨的鄭州火車站,除了匆匆的人流,就是清冷的空氣,沒有了夏天的喧鬧,似乎也少了幾分生機。</p><p class="ql-block"> 媽媽興致勃勃的緊緊跟著孩子們,唯恐掉隊了,自己回不了家。這是媽媽第二次來鄭州,也是第二次坐火車,自從她知道早上這趟火車只需要28.5元后,就覺得撿了大便宜一樣,喜歡上了,既能坐火車,還能去更遠的地方,唯一遺憾的是:再也沒有我爸爸的陪伴了。</p> <p class="ql-block"> 這次的隊伍壯大了,孩子和同學(xué)嬉笑打鬧著,走在鄭州的街頭上,雖說是寒冬臘月,但是溫度適宜,我拉著媽媽的手跟在后面,聽媽媽不停的感慨:人真多?。≤囌娑喟?!鄭州真大啊!</p><p class="ql-block"> 沿著車站西出口,我們徒步2.5公里去鄭州科技館。太陽出來了,沒有呼嘯的寒風(fēng),媽媽給我講爸爸第一次帶她去安陽,上車就說可沒有帶錢啊,咱啥也不買呵,爸爸帶她去鼓樓吃包子,可是哪里好意思吃人家的飯啊……一路嘮嗑,一路走走停停,看見小吃攤,進去喝了小米飯,吃個包子,繼續(xù)前進。</p><p class="ql-block"> 剛開門,科技館里的人不太多,玩起來,嗨起來!拉自己,稱重量,發(fā)射火箭、傳輸力量、運載貨物、傳播聲音……孩子們時而合作,時而分散,媽媽并不懂期中的奧妙,只是好奇的跟在孩子們后面,有樣學(xué)樣的玩著,偶爾也問問原為什么啊?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開懷大笑。</p> <p class="ql-block"> 急行軍似的趕路,媽媽說不累,但是看的出她的步履蹣跚了,相比于暑假那次出行,更慢了些,我們的速度于是緩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博物院的人更多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媽媽緊緊拽著我的手,唯恐走丟,在賈湖骨笛展柜前告訴媽媽這是八千多年前的器物,她驚嘆怎么保存下來的?還能吹嗎?各種斝鬲盆壺、鼎簋觚爵、豆卣盉尊,都散發(fā)著高貴的神秘氣息,講述著它們曾經(jīng)的輝煌,媽媽并不認得它們,也不懂得它們的歷史價值,只是繞有興趣的隨著人流一件不拉的看著,走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太忙了,回家看媽媽、陪媽媽的機會很少,媽媽總是理解的說,你們都忙,我很好,不受屈,不用操心我……有時候聽著媽媽小心翼翼的詢問,有時間幫忙修修家里的燈啊、水管、插座、水壺之類時,不由的想起爸爸,媽媽也一定會在這些時候偷偷落淚……</p><p class="ql-block"> 領(lǐng)媽媽去洗澡,染過的頭發(fā)又悄悄的白了,臉上皮膚松弛溝壑縱橫,曾經(jīng)挺拔的身體佝僂了,年輕時勞作的腿傷依然存在,歲月的痕跡就這樣在一個人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不能逆轉(zhuǎn),不能挽回。</p><p class="ql-block"> 媽媽很容易滿足,對搓背的贊不絕口,人家服務(wù)太周到了;對一碗普通的牛肉湯贊賞有加,太好喝了;對我們短暫的陪伴滿意至極,坐過了火車,死了也值得了……</p><p class="ql-block"> 而我最大的心愿是:明年咱們還一起坐火車去鄭州,看省會城市的朝陽和落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