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兩三年前,锜鋒君擔任陳岱大廟修建領導小組成員,他常在那里忙前忙后,他邀我去參觀。我去后發(fā)現(xiàn)修建師傅竟然在古石柱上刻字,我覺得此法不妥,是對文物的破壞,及時制止。</p><p class="ql-block"> 以前只是路過,對陳岱大廟知之甚少,自從踏進廟門后,我開始研究起大廟,總想弄清有關大廟的一些歷史訊息。我先追索大廟始建于哪個年代?有人答曰:始建于清順治年間。但他們不能給我證據?!度纸?全文》云:“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备嬖V我們研究歷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歷史資料,甚至是找到真憑實據,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于是,我開始察看每根石柱上的刻字,都沒有找到年號,再查閱了一些史料,也都一無所獲,陷入迷茫。一天锜鋒君告訴我,他發(fā)現(xiàn)前廳一根石柱上有模糊字樣,仔細辨認是“陳玉珩”的名字。這下就有眉目了,因為前幾天我倆剛去考證了址在“董塘埔”的“八卦墓”。墓主是“陳玉珩”的曾祖父?!对葡鰪d志》介紹:“陳玉珩,乾隆辛酉科武舉,任廣東廣寧營千總?!碧て畦F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由此可推斷陳岱大廟在乾隆年間發(fā)起大規(guī)模修建。但與陳岱人口口相傳的“清順治年間始建”不符。此后我在寫有關大廟的資料時總這樣表述:“陳岱大廟相傳始建于清順治年間,乾隆時期發(fā)起大規(guī)模修建。”至于考實據方面也暫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锜鋒君告訴我,廟大門邊的兩根嵌在墻上的小石柱比其他的石柱看似更古老。石柱上刻有“信士陳貞吉喜捐”,锜鋒君說要是能找到貞吉此人的訊息,有可能再把大廟的歷史向前推。我認為大殿柱子上太學生陳肇英、信官陳博等這些較為有身份的人都難查找,更何況是信士身份的人應該更難找,尚且陳岱這么大的村子居然很少有人收存一本較為完整的族譜。</p><p class="ql-block">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24年元月11日陳岱大廟舉行竣成慶典儀式。儀式很隆重,參加的人很多。岱東村的陳瑞和先生也到大廟來商議事情。他剛好坐在“貞吉”柱邊,他左瞧右瞧,若有所思地說:“陳貞吉”這個人好像是他們的老祖宗?!辈⑶艺页鏊献娴哪贡掌?。墓碑上的信息是:貞吉公逝于清雍正丁未年。貞吉公系“松峰堂”開堂祖。“貞吉柱”是貞吉公生前所捐,那建大廟時間應當是雍正之前的年代了。綜上所述,“大廟始建于清順治年間?!币徽f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切確的依據。</p><p class="ql-block"> 陳岱大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云霄縣不可移動文物點,有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在修繕過程中都應該遵循文物保護原則,切不可像1996年修繕時,有人自做主張就把門前的抱鼓石上部分采用機械磨光而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關于陳岱大廟的研究工作,也將繼續(xù)推進,期許更多人士加入其中,共同完善整理有關陳岱這個具有八百多年歷史古村落的文化資料,以文化振興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