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吳日記》</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9日(臘月初十)</p><p class="ql-block"> 星期四 大雪</p><p class="ql-block"> 寫在母親八十歲生日</p><p class="ql-block"> 小鎮(zhèn),雪越下越大。母親在喂雞料,雪花興奮的飄落在母親身上,有的親親母親的臉,有的擼擼母親的耳,有的撥弄著母親的頭發(fā),有的握著母親的手,有幾朵挑皮淘氣的雪花鉆進了母親的鞋里,想給母親撓腳癢癢。雪花簇擁著母親,開心、快樂,母親慈祥的輕輕的拍拍它們,好象對它們說:“孩子們,你們都是來給我過生日的,好,等一下給你們切蛋糕吃”,雪花仙子們原來是給母親過生日的??!前幾天,母親就在嘮叨著它們,說今天一定會來,果真它們?nèi)缂s而至,捧著雪白的鮮花,恭賀它們的姑姑、姑奶奶八十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母親姓冷,如雪花們同姓,這么多的至親來給她祝生日,難怪她那么開心。不是我提醒,母親快成雪美人了啊。</p><p class="ql-block"> 母親很理性,不肯擺幾桌,不愿驚動親戚,也怕我們工作受牽連(在職職工是不能做壽宴的)。我與妻想了很多天,勸了很多天,沒用。母親也很迷信,“做七不做八,做八有一嚇”,我們只好以順為孝,遵從了母親的心意。怕驚動鄰居,母親把大門都關上了。冒著雪花,我與妻開著大科,特意到金中荷園農(nóng)莊訂了包廂。這里,遠離鬧市,寧靜、美麗。下午三點,請老太太移駕荷園,滿滿一大桌,敬酒祝福,唱生日歌,切生日蛋糕,獻生日鮮花,照全家?!M滿的儀式感,特別令母親感動的是,岳父岳母姨父冒雪從山上下來,特意陪母親過生日。晚上買了很多水果,五老坐在火桶里長敘短嘆,時不時,笑聲響起。我與妻心里輕松了許多,“八十歲都不請幾桌,是大不孝”的愧疚感,化作精靈,隨雪花漫漫飄去。</p><p class="ql-block"> 母親在當?shù)厥仟毿?,外公外婆很開明,送母親讀完了初中,母親品學兼優(yōu),在那個年代算是地方上的高才生,一畢業(yè)就任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之命,媒約之言。母親從山坡上,翻過幾座山,越過幾道梁,嫁到了山頂上。從貧寒嫁到了更為貧寒家庭,爺爺過早去世,奶奶尖尖腳,大姑大伯已成家立業(yè),父親排行老三,十四歲時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父親也是那個年代的初中生,若不是家庭的變故,父親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生。結婚生子,養(yǎng)家?guī)?,母親走不出這個圈子,青春在艱難的歲月中漫漫的逝去。只要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村里干部,“三顧茅廬”,母親當上了老師,是村里的名師,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學生最怕的老師之一,大人小孩都叫她“冷老師”。學校家里,兩頭都要兼顧,母親積勞成疾。退休后,二十多年里,動過五次手術,身體上承受了極大的傷害。母親一生意志堅強,是女強人,七十五歲患乳腺癌,都能淡然面對。我們兄弟姐妹、兒媳是出了名的孝順,母親生病住院床前床后,全是一片孝心。</p><p class="ql-block"> 母親是個大忙人,兩個大家庭的人和事,她都得管著,電話很多,問寒問暖。她是外公那邊家庭里地位極高的“瞞姑姑”,她正直善良,大公無私,敢說公道話,善于做思想工作,信任度高。母親兄弟姐妹六人,她排行老五,大姨四個舅舅都去世了,母親消瘦了很多,唯有視頻電話里,她永遠是那個親切可信的“瞞姑姑”。</p><p class="ql-block"> 母親與人為善,樂善好施,肯幫助有困難的人。平常很節(jié)約,舍不得亂花一分錢,但幫助有困難的人,卻毫不含糊。父親常說,媽這一輩子是最不值得的人,吃過很多苦,條件好點了,也享不了福,特別怕暈車,哪里都不敢去,最遠就是邵陽和懷化,從沒出去旅游過,做兒女的還是有點內(nèi)疚。</p><p class="ql-block"> 母親老年生活就是養(yǎng)雞、種萊,獨得其樂,我早已放棄了“干涉”的念頭,唯一提醒的就是注意安全。母親雖是位農(nóng)村教師,但骨子里永遠是位農(nóng)民,深深的愛著她的土地和陽春。</p><p class="ql-block"> 祝母親八十大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p> <p class="ql-block"> 女兒從長沙趕回來,給奶奶過生日,驅車溆浦南接,過分水界,道路積雪厚,嚇得不輕。</p> <p class="ql-block"> 金中荷園生日宴,恬靜,且儀式感滿滿。</p> <p class="ql-block"> 相敬如賓,白頭偕老。陪伴就是愛情最好的詮釋。母親體弱多病,全靠父親陪伴,老父親做飯,廚藝越來越好,除來人來客我們主廚外,平常都是父親做飯,為父親點贊!兩老有時打打字牌,從不到外去打牌。</p> <p class="ql-block"> 鄰居給一小荒地,經(jīng)過多次填土,施有機肥,成了一大塊上乘好地。兩老的菜種得好,路人常夸獎,碰到熟人,有時送幾兜。</p> <p class="ql-block"> 租地,右三幅,租金一年一百。玉米每年收成200斤以上。</p> <p class="ql-block"> 自建房,2011年,農(nóng)村,江景房。人生最正確的選擇。上有天,下有地,正合父母意,他們更有“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 鄰居宅基地,還未建房子,也成了上好的菜地,特別方便,令人羨慕。</p> <p class="ql-block"> 養(yǎng)雞,是母親日常最主要的工作,熟料喂養(yǎng),有的是事情做,每天都很忙,老人家很有成就感。我怕她太辛苦,給她算了一筆賬,結論是養(yǎng)雞是虧本生意,不合算,結果是我換了頓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