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一農 <p class="ql-block"> 隨著年關的臨近,傳統的“桃符”換新活動熱絡起來,忙碌了會寫毛筆字的人,被東家西家請去寫春聯,寫福字,寫種種吉祥如意的詞兒,以在年三十張貼于門上和院落里。這種活動叫傳統文化也好,叫封建迷信也罷,總是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的期盼。這種習俗據說起源于周代,至今兩千又數百年了。</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寫春聯開始于高中畢業(yè)的1974年元月,在生產大隊為軍烈屬寫春聯,那時候自己的幸福愿景是能穿上軍裝,讓自己家成了軍屬。后來還真夢想成真。轉業(yè)之后“重操舊業(yè)”,年年畫“桃符”,歲歲寫春聯,寫了多少“?!弊肿约阂搽y算清楚,用“廣種福田”怕也不為過呢!</p><p class="ql-block"> 這個“福”字,幾十年來無數遍寫給了無數人,自己心里和無數人心里想過無數遍,從青春年少想到滿頭飛雪,一個時期一個體會,一種境遇一種感覺,如此形而上被唐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語道盡。</p><p class="ql-block"> 前幾天臨高媒體人三哥邀幾人寫春聯,讓我解釋“?!弊?,我順口說:有口飯吃,有蔽體之衣,有田養(yǎng)家糊口就是幸福。又指著福字中的“口”戲謔道:這口不能張的太大,吃相不能太難看,否則就沒福了。如此說法何嘗不是老來的自言自語?少年饑餓,幸福就是能吃飽肚子;有了微飽,幸福就是能吃上肉;有肉吃了,又想吃山珍海味。口腹之欲無窮無盡呀!人有口得吃,有體得穿,不同人有不同欲望,田院乞兒和達官顯貴心之所想絕難一樣!即就是簡單的能吃飽穿暖有田耕,相對于天災人禍時期和天災人禍地區(qū)的人們來說,已經奢侈非常了,如果作為一種為天下人而謀的理想,也是高于天的崇高,背后有多少人得付出多少代價,甚至鮮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福,人之所欲,至于其中“口”張多大,則是個人修行。于生命個體而言,欲無盡頭而福有定數。在人生這一程中,有太多的坎坷,太多的迷茫,沒有欲望則無動力,欲望太強則會“失速”。一個沒有動力或失速的機動車輛如何,開過車的人都懂得。</p><p class="ql-block"> 豐富多彩的生活源于豐富多彩的人性,在這多彩迷幻的塵世里能找到北就是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