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張幼軍點評東方樵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6、住在姥姥家的臭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7、鳥啊鳥</b></p> 精彩點評 <p class="ql-block"> 臭臭很頑皮,臭臭很乖巧,臭臭很臭倔,臭臭很懂事,臭臭很機靈,臭臭好奇心很強,臭臭很善良,臭臭很多方面很有天賦……臭臭的優(yōu)點很多很多,臭臭又有不少臭毛病,總的來說,臭臭是一個非常可愛人見人愛的好孩子。</p><p class="ql-block">臭臭在外婆家一住兩年,并不缺少愛,外公外婆舅舅大姨媽……愛她寵她的人很多。應(yīng)該說,臭臭的童年很幸福很快樂吧??墒俏恼伦x到最后,讓人心里還是有些堵。</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呢?感覺到現(xiàn)實很殘酷,愛著寵著臭臭的臭臭的大人們又很殘忍。殘酷的現(xiàn)實、殘忍的大人們硬硬將一個可愛的幼童變成了可憐的“留守兒童”,生生剝奪了臭臭享有父愛母愛的權(quán)利!難道這還不殘酷、還不殘忍嗎?在外打工討生活的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陪伴的長期缺位,父愛母愛的長期缺失,對孩子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成長都是極大的損害。長期沒有爸爸媽媽陪伴身邊、父愛母愛長期缺位的孩子的童年是不是很幸福,在我心里一直是打問號的。找媽媽!找媽媽!小臭臭到處找媽媽,“她小小的心中到底藏著對母愛的渴望”,讀著這樣的文字,令人掉淚。</p><p class="ql-block">在中國,當(dāng)年臭臭一樣的留守兒童有六千萬。這六千萬個家庭、孩子的一億二千萬爸媽、孩子的一億二千萬爺爺奶奶、孩子的一億二千萬姥姥姥爺,他們幸福嗎?父愛母愛的嚴(yán)重缺少缺位缺失,是對留守兒童幼小心靈的嚴(yán)重傷害。然而,留守兒童長大了入了學(xué)又被無情地拋入漫無邊際的應(yīng)試題海。咱們中國的臭臭們難矣哉!</p> 精彩點評 <p class="ql-block"> 很欣賞作者的文筆。文章起始處就是這么一句:大自然最美妙的聲音,我以為不是雷聲,不是雨聲,不是人語,也不是歌聲,而是鳥的叫聲。這種形似夸大其詞之語,其實表達了一種對鳥兒的特殊情感。</p><p class="ql-block">文章接下來寫“我”與鳥兒打交道的一些事,很是有趣兒。</p><p class="ql-block">寫“我“與燕子的事兒?!毕仁恰翱吹窖嘧语w到人家屋梁做窩,我羨慕得要命”,后來從“幸運之家”那兒得來經(jīng)驗引來燕兒來家里做窩安家,聽燕子夫婦在“新窩里卿卿我我”“嬌滴滴的私語”,能讓人沉于其美妙的文字?jǐn)⑹鲋?。更有,寫燕兒“雙雙飛入喃喃細(xì)語,像是商量此處可否安家。我屏氣凝神,心房怦怦,直擔(dān)心其中一只不中意”;寫“一次救了翅膀被蛛絲纏住了的燕兒,走在路上,聽鳴叫歡歌”, “我”想:那只燕子也該樂在其中吧?它會把剛才的故事講給它的父母、兄弟、朋友聽么?孩童那種微妙的心理活動,都是極為精彩美妙之筆?。?lt;/p><p class="ql-block">文章用了幾乎一大半的篇寫“我”與燕子的交集,看著看著,開始我以為就這哩。要真只寫燕子此鳥,那就顯得單薄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寫“我”捉翡翠鳥,“我”養(yǎng)八哥鳥的故事。寫“我”捉翡翠鳥,“翡翠真是機靈鬼”,輕易是能捉到的嗎?果然,渺茫難求之物,何期不招自來!“我”終于獲得一只,可惜已經(jīng)死了。埋了翡翠鳥,接著寫“我”養(yǎng)八哥鳥??上?,“母親堅決反對”,“不久喪身貓口”。這就把“我”與鳥兒的故事寫得多了些特殊多了些曲折。其實是在寫“我”與鳥的特殊情感和情感的曲折變化。</p><p class="ql-block">文似看山不喜平嘛。文章接下來一大段文字寫了二十年后人到中年,有幸成了城里人,“我”獲得了現(xiàn)代生活的一切便利,但失去了大自然的美好饋贈——百鳥鳴叫。耳道灌滿街道上車水馬龍的喧囂聲、采石場掀天揭地的爆破聲,還有節(jié)日里癲狂放潑的爆竹聲……聲聲攢擊,聲聲刺耳,聲聲煩心,而二胡幽調(diào),是古箏雅韻,是玉笛清音,總不如鳥聲那種天然韻味。是對照,也是藝術(shù)的強調(diào):“我”與鳥的不同一般的情感。所以“呆在城里,呆在鳥群絕跡、鳥聲絕響的地方”是沒有春天的,春天,應(yīng)該是有花香,也有鳥語的。這結(jié)尾,與文章開頭那段文字“聽不見鳥的叫聲,已是很久了,很久了。老覺得自己生活在與大自然脫節(jié)的空間里,不斷擴寬加長的水泥車道,日益變高膨大的建筑樓群,把芳草擠跑了,把密林?jǐn)D跑了,也命定地把鳥兒給擠跑了。城里人囚在聽不見鳥聲的水泥森林中,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緊密呼應(yīng),并做了“注腳”。</p><p class="ql-block">哦哦,原來“我”提筆寫鳥并非著意于要寫鳥的聲音多么有韻味多么美妙,“我”是要寫,“我”與鳥的那份特殊感情,寫現(xiàn)代生活與鳥隔絕、與大自然隔絕的苦悶、遺憾和可悲,寫“回到鄉(xiāng)村去,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的心愿。 寫心愿,不作直頭布袋表述,而是“走筆龍蛇”講故事,娓娓道來,把人感動了,讓人感染了,讓人就乖乖信了作者的,這就是文學(xué)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