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著美麗的晨曦,我們從喀什出發(fā),行駛約200公里到達莎車縣。</p> <p class="ql-block"><b>莎車</b>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明代時為葉爾羌汗國都城,清代設莎車府,民國時設莎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解放后改為莎車縣。</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中亞文化與西域文化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b>莎車非遺博覽園</b>是在葉爾羌汗王宮的原址上修建,建筑風格以土黃色為主調(diào),點綴以藍色花磚,展現(xiàn)出獨特的鏤空花紋裝飾,再現(xiàn)了葉爾羌汗王宮的面貌。歷史上的葉爾羌汗王宮毀于戰(zhàn)火,已不復存在,如今的王宮雖然是重建,但依然保持了往日的規(guī)模與氣勢。</p> <p class="ql-block">因非遺博覽園內(nèi)部修整閉園,我們未能入內(nèi)參觀。借幾張網(wǎng)絡圖片一睹它的風采吧。</p> <p class="ql-block"><b>葉爾羌汗國王陵</b>,最早是在1533年為悼念賽義德王朝第一個汗王蘇里唐賽義德而修建的。</p><p class="ql-block">王陵墓區(qū)有三十多座墓冢,葬有12位汗王、部分王妃、大臣及學者。</p> <p class="ql-block">葉爾羌汗國王陵在布局和圖案裝飾等方面,別具風格,是伊斯蘭教優(yōu)秀建筑藝術,為了解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生活習慣、埋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b>阿曼尼沙汗紀念陵</b>,葬有第二代汗王拉失德的王妃阿曼尼莎汗。王妃出生于民間藝人家庭,能歌善舞、能文善詩,是十六世紀杰出的維族女詩人。她曾致力于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的搜集與整理。</p><p class="ql-block">木卡姆是一種音樂形式,它運用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表現(xiàn)維吾爾族人的生活,具有敘事性與抒情性相結(jié)合的特點。這種音樂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堪稱一絕。</p> <p class="ql-block">阿曼尼莎汗紀念墻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b>清真寺</b>由門樓、禮拜殿組成。</p> <p class="ql-block">“三部一崗五步一哨”,新疆的安保著實令人叫絕!滿滿的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莎車國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b>古城墻</b>是它的一處遺址。城墻的一磚一瓦都有著歲月的痕跡,它見證了莎車的朝代更迭,也見證了?絲綢之路上的商務往事。</p> <p class="ql-block"><b>和田市</b>位于新疆最南端,地處喀喇昆侖山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間,礦產(chǎn)資源豐富,猶以出產(chǎn)和田玉而久負盛名。</p> <p class="ql-block"><b>和田古稱于闐</b>,藏語的意思是“產(chǎn)玉石的地方”,清初改稱和闐,歷史上曾經(jīng)是玉石和絲綢來往的交通要道。這里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有各種文化元素的影響、交流和融合,有美麗山川與河流,有溫潤的河谷與綠洲,這里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和田已近傍晚,隨即去了南疆最具典型的傳統(tǒng)民俗街區(qū)~團城。</p> <p class="ql-block"><b>團城</b>保留了“團圈式”建筑風格和“阿依旺”式特色民居。以中心發(fā)散、街巷環(huán)繞為特點,因此得名“團城”,又意為“團結(jié)之城”。體現(xiàn)了沙漠綠洲中人類與自然的和諧。</p> <p class="ql-block">以前這里的房子低矮破舊,住在這里的居民以交易鴿子、花鳥蟲魚等為生計,被稱為“鴿子巷”。和田政府按照“一街一規(guī)劃、一戶一設計”的改造理念,歷時四年,打造了<b>傳統(tǒng)民居、特色店鋪、手工藝制品與傳統(tǒng)民俗相呼應的特色景區(qū)</b>,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精致的拼花磚墻、木雕門窗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夜間的團城在霓虹燈的映襯下更是魅力四射。還有絕美的特色商品、歡快的歌舞音樂、民族風情巡游等,滿滿的和田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和田夜市,攤位林立,據(jù)說有上百個品種的美食。新疆老茶館、奶皮子、烤羊肉、新疆冰淇淋、民族首飾應有盡有;烤羊肉串、手抓飯、烤包子等,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和田的美食融合了各民族的傳統(tǒng)烹飪技藝,口味獨特。我們在“大盤雞掌柜”店美美享受一頓晚餐。</p> <p class="ql-block"><b>約特干故城</b>,位于和田市以西10公里的巴格其鎮(zhèn) ,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于闐古國的都城,約特干的意思是“王者”,因此約特干故城也被稱為“王者之城”。</p><p class="ql-block">于闐古國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重要城市,見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成就了和田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約特干故城,歷時三年,耗資5億元打造而成,為我們真實呈現(xiàn)了千年古于闐的魅力,整個約特干故城占地面積156畝,總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故城內(nèi)的建筑風格基本復原了史書中記載的?方城、白色的?阿以旺民居、?蘇密古堡、?七鳳塔等,展現(xiàn)了古于闐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建筑以<b>紅白為主色調(diào)</b>,城樓城墻以紅色為主,房屋都是白色,樓層錯落有致,廊頂裝飾華麗,藍色門窗,雕花廊柱,搭配廊檐彩畫、磚雕、木刻以及窗欞花飾,每一處都充滿歷史風情和神秘的異域風情,使掩藏千年的古于闐文化藝術魅力,在這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古時于闐的繁華盛景,人們穿著傳統(tǒng)的服飾,說著古老的語言,仿佛將你帶回了那個遙遠的古代西域。</p> <p class="ql-block">每個地方的建筑風格,民風民俗,都會受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逐漸沉淀形成獨特的地方特色。新疆和田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總是讓人們的旅行充滿了驚喜!這里的建筑尤為適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b>班固</b>曾在約特干故城屯田駐軍,守衛(wèi)邊疆。<b>玄臧大師</b>西歸也曾經(jīng)滯留約特干故城七個月講經(jīng)說法。班固和玄奘大師的青銅像靜靜佇立在城中,訴說著傳奇的經(jīng)歷。這里,歷史與現(xiàn)代交織,文化與信仰共融。</p> <p class="ql-block">約特干故城那堅實的城墻,仿佛是古代勇士們?yōu)榱耸刈o家園而筑起的屏障,給人一種宏偉大氣的感覺。而城墻外的護城河,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環(huán)繞在故城周圍,既增添了故城的防御性,又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b>難忘莎車與和田的多彩行程!</b></p><p class="ql-block"><b>手機拍攝于2024年10月。</b></p><p class="ql-block"><b>感謝關注賞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