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鄭州的中牟縣有個潘安游樂園,為紀念晉朝的文學家潘安而設(shè)立的。據(jù)說潘安軼事已被評為鄭州的十大歷史故事,我想更多的可能是利用潘安的名人效應(yīng)吧?</p><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最美的男子肯定是潘安,從晉朝開始,歷朝歷代都把最美男子的桂冠送給潘安,卻忽略了他的橫溢才華。但潘安到底長啥樣,沒人說得清楚,因為當時沒有攝像攝影技術(shù),就連繪畫也沒發(fā)展到寫真的程度,歷朝文人只能憑借想象,肆意發(fā)揮。倒是與潘安有關(guān)的成語典故充斥著中國成語的詞庫。</p> <p class="ql-block"> 像貌似潘安、擲果盈車、潘安之貌是講潘安的花樣美男的形象;而潘江陸海、白發(fā)悲秋、金谷俊游、拙政園則是講潘的文學才華;至于潘楊之好、望塵而拜、花縣令、河陽縣令、澆花息訟講的是潘的為人及做官之道。</p><p class="ql-block"> 潘安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人們只能趁著相對穩(wěn)定的機會,追求一點生理上的享樂,于是誕生了一個“看臉”時代。外貌俊秀的潘安自然受到女性的追捧,以至于出現(xiàn)了擲果盈車的場面。少女們?yōu)榱诵哪恐械呐枷瘢娂娤蚺税驳能嚿贤稊S水果,導致車上都堆滿了水果。幸虧當時的中原不產(chǎn)榴蓮,否則恐怕要出現(xiàn)人身傷亡事件。</p><p class="ql-block"> 至于“潘驢鄧小閑”,是施耐庵借《水滸傳》中王婆之口,講述的男人吸引女人所需具備的素質(zhì),也是把潘安排在了第一位。</p> <p class="ql-block"> 潘安文采斐然,是西晉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首,常與賈謐、石崇、陸機等人聚于巨富石崇的金谷園里,以文會友。其《秋興賦》、《閑居賦》、《藉田賦》文字優(yōu)美,富有感情,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集中國園林之大成的蘇州拙政園,名字就來自于他的《閑居賦》“筑室種樹,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也”。</p> <p class="ql-block"> 潘安又名潘岳,字安仁,官至河陽縣令,其為人、做官世人褒貶不一。他和妻子楊氏12歲訂婚,相愛終身。楊氏病逝后,他為她寫的悼亡詞情誼真摯,纏綿無盡,并未再娶,被稱為“潘楊之好”。因母親生病,他辭官奉母,曾被寫入古代的“二十四孝”,是至情至孝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潘安因參與賈謐的陷害太子案,被囚禁晉惠帝自立為帝的司馬倫的宰相孫秀誅殺,并夷三族。與他一起被殺的還有那個以“王石斗富”聞名的石崇。這個石崇在那個時期曾創(chuàng)造了以蠟燭當柴煮粥來斗富國舅王愷的用糖水刷鍋;信手打碎了王愷的2米珊瑚,又命人搬來更多、更高大艷麗的珊瑚;以五十里錦布帳力壓王愷的四十里紫紗布帳,是和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一樣不知百姓疾苦的權(quán)貴階層。</p> <p class="ql-block"> 潘安因其相貌甚偉而千古留名,也是一件可悲的事兒:悲在知其美,而不知人之只好其美;悲在知其才,而不知人之不好其才。因其貌美而忠誠,成為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卻很少有人提及他的詞賦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