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湖廣會館的名聲很大,對于從小就在北京長大的我來說,更是常在耳邊聽到湖廣會館這個詞。往上一代的老人們比較愛聽愛看京劇,因此京戲園子中就少不了湖廣會館這個地方。說來慚愧,多次想到這個地方看看,又總覺得離的不遠,什么時候想來就來,反倒慢慢忽略了這個地方。趁著今天寒風(fēng)刮起,沒地方可去,興之所至,也就網(wǎng)上預(yù)約了一下,坐地鐵乘興而來。</p> <p class="ql-block">湖廣會館比我想象的名聲要大很多,它可不光是個戲園子那么簡單:</p> <p class="ql-block">同治九年(1870年)曾國藩在這里辦過六十大壽。</p> <p class="ql-block">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京,美國提督以湖廣會館為司令部。</p><p class="ql-block">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第四次留學(xué)畢業(yè)生考試及弟諸君,在會館舉行團拜宴會。</p><p class="ql-block">1912年5月7日,北京統(tǒng)一黨人在會館開會歡迎章太炎,五六百人到會,聽他演說。</p><p class="ql-block">1913年3月30日,北京國民黨本部在此召開追悼宋教仁大會。</p><p class="ql-block">1916年,梁啟超在會館講憲法綱領(lǐng)。</p><p class="ql-block">1920年,兩湖旅京人士籌設(shè)兩湖善后協(xié)會,以救濟湖南湖北災(zāi)民。</p> <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20日,著名經(jīng)濟學(xué)家、人口學(xué)家馬寅初在此發(fā)表《中英日經(jīng)濟關(guān)系》的演講。</p><p class="ql-block">1995年3月12日,60余歷史學(xué)家在此舉行孫中山逝世70周年紀念活動。</p><p class="ql-block">1997年6月28日,北京湖廣會館全面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6日,北京湖廣會館作為北京市第一百座博物館——北京戲曲博物館宣布成立。</p> <p class="ql-block">由于寒冷,會館內(nèi)幾乎見不到什么人,似乎倍受冷落。據(jù)說,戲樓從去年(2024)的 24 號開始已經(jīng)有演出,但不知道屬于什么演出,也不知道是否受歡迎。</p> <p class="ql-block">往入口處的左側(cè)走就是大戲樓。大厚門簾子倒有點老北京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從側(cè)門進來正好看到大戲臺。前臺北、東、西三面均有看樓,中有喝茶看戲的中庭,大致可容千人。戲臺天幕為黃色金絲緞繡制的五彩龍鳳戲珠、牡丹、蝙蝠、如意吉祥圖案。</p> <p class="ql-block">戲樓前抱柱懸有一聯(lián),長約3.6米,上聯(lián)是“魏闕共朝宗氣象萬千宛在洞庭云夢”,下聯(lián)為“康衢偕舞蹈宮商一片依然白雪陽春”。</p> <p class="ql-block">二層由包廂式看樓環(huán)拱,共設(shè)12個包廂,看池及包廂中均設(shè)置仿古硬木家具。</p> <p class="ql-block">沒有演出時,二層不開放。也只能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在一層看個大概齊。</p> <p class="ql-block">戲臺一側(cè)是樂隊待的地方,不大,戲曲樂隊沒有多少人,應(yīng)該放的下。在民國時期來說,這可也是個不小的戲園子了。</p> <p class="ql-block">從戲樓另一側(cè)出來,所看到的是鄉(xiāng)賢祠,在鄉(xiāng)賢祠樓上有文昌閣,聽說閣中奉“文昌帝君神位”。文昌閣未開,鄉(xiāng)賢祠現(xiàn)在成為北京戲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清朝時,北京的正乙祠、湖廣會館、安徽會館、陽平會館被稱為“四大戲樓”。漢劇、豫劇、蒲劇、粵劇、黃梅戲、梆子、昆曲等許多劇種,都曾在會館中上演,促成了乾隆末年的“四大徽班”進京。</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鄉(xiāng)賢祠內(nèi)的展覽是京劇打祥地展。雖然喜歡聽點京劇,但京劇的來龍去脈并不是很清楚。外面嗖嗖冷風(fēng),館內(nèi)多少暖和一些,就此取暖看展。</p> <p class="ql-block">晚清及民國時期,譚鑫培、余叔巖等名演員常在此演戲,譚鑫培曾和田桂鳳在此演過《坐樓殺惜》。兩湖旅京人士,自會館成立始,每年正月舉行團拜并約集名伶演劇三日。上自大員,下至末秩,同聚一堂杯酒聯(lián)歡。民國以后此典逐漸廢除。</p> <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6日,湖廣會館大戲樓推出了為期三個月的“盛世元音京昆下午茶”系列活動,除了可以欣賞到地道的中國戲曲外還可以免費品茶。分別來自京、津、滬三地的當紅青年京劇旦角在三個月的演出活動中輪番上場,為京城戲迷帶來《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天女散花》《翠屏山》《百花贈劍》等京昆劇目。</p> <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16日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七夕節(jié)。主題京劇《穿越“后梅蘭芳時代”》在湖廣會館上演,演繹愛情主題的折子戲,安排了《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春閨夢》《烏龍院》《武家坡》《游園驚夢》等。主要演員均為全國青年京劇演員大賽中的金銀獎得主,是京劇各大流派的嫡系傳人。</p> <p class="ql-block">2012年05月,北京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北京戲曲博物館、天津和平文化宮聯(lián)合主辦的“搶救與繼承——李孟明臉譜繪畫展”在北京湖廣會館開幕,共展出李孟明新作66幅,展示了京劇凈行藝術(shù)家錢金福、郝壽臣、金少山、侯喜瑞的流派臉譜。</p> <p class="ql-block">這是為戲曲博物館所作的京劇表演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的繪畫作品。</p> <p class="ql-block">室外均未見任何花草樹木,只有點金屬花卉充當點門面。</p> <p class="ql-block">園子里很冷清,自始至終沒看到幾個人,也許天太冷了吧!</p> <p class="ql-block">好像除了大戲樓和戲曲博物館,已無處可看,只能走進文創(chuàng)小屋看看。只是和戲曲有關(guān)、為數(shù)不多的一些擺設(shè)和紀念品,倒也很適合這個不大的會館。</p> <p class="ql-block">古典建筑和現(xiàn)代高樓大廈同居一框,也成為一種京城特色。</p> <p class="ql-block">湖廣會館坐落在西城區(qū)騾馬市大街東口南側(cè)(虎坊橋西南)。其部分建筑原為明萬歷年間張居正故宅,后修建成全楚會館。嘉慶年間,體仁閣大學(xué)士劉權(quán)之與順天府尹李鈞簡在此創(chuàng)建湖廣會館。會館原來規(guī)模較小,道光十年(1830年)集資重修,升其殿宇,建筑戲樓,添設(shè)穿廊,湖廣會館由此而生。</p> <p class="ql-block">(注:介紹性文字改自于網(wǎng)絡(luò)和館內(nèi)說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