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阡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樂譜,一直是我的短板,記憶中我對音樂課一直不怎么愛上,很奇怪,我喜愛文學(xué),喜愛繪畫色彩,也愛聽歌,就是對學(xué)習(xí)樂理知識有為難情緒,就像于老師所說的那樣,有些人也會唱歌,僅限于模仿調(diào)子,如果真的拿出曲子的樂譜,反倒是不會看。我就屬于這種情況,喜歡的歌也會跟著瞎唱幾句,但是不通音律,跑調(diào)。小孩子時上堂音樂課,我就開了小差,走私睡覺去了。今天劉老師忽然約我們幾個人去學(xué)架子鼓,我雖然不喜好樂理,但是還是挺羨慕會打鼓的人,似乎看上去打鼓很豪爽,在我看來,大有梁山好漢的氣魄,可能是心里一直渴望能當(dāng)一回英雄吧,便欣然前往,希望我也能成為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劉老師教的真好,樂理爛熟于心,舉手抬足間,音律流淌在指尖的隨意,果然功夫了得,“恰咚(腳鼓同步)恰恰咚(小軍鼓同步)恰”,這是架子鼓的基本節(jié)點,會了這幾步,再把左右手能跟節(jié)點協(xié)調(diào)一致,該出手時就出手,讓第一步的“恰咚”一致,第三步的“恰通”一致,只要能做到得心應(yīng)手,便就會心腦手合一。我掂量了,所有技藝的最高境界都是一樣的,最好的結(jié)果便是“心口如一,知行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