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4年,二兒子張旭暉高考上了本科線。我們?nèi)規(guī)退x擇合適的高校,就連大哥旭東同班女同學(xué)也參與選擇。根據(jù)教育部門提供的往屆各高校錄取分?jǐn)?shù)參考,最后選擇成都?xì)庀髮W(xué)院。爸媽感覺遠了點,但是兒子特別喜歡遠行上學(xué),可以見見大世面?。?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旭暉在成都?xì)庀髮W(xué)院大門口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那么遠,我們家長也不方便去看望一下(根本就沒有去看過一次),只有經(jīng)常通信聯(lián)系。除了給孩子備足學(xué)費生活費和適當(dāng)?shù)牧慊ㄥX(他可不亂花一點錢),就是每一次把他送到烏魯木齊火車站,幫他排隊買票。有時候也托有權(quán)威的熟人幫助訂票,可是托了熟人,還要給訂票的人200余元的香煙。索性,我們?nèi)ピ琰c,我來排隊,讓兒子坐在候車室迷糊打瞌睡。學(xué)校來烏市辦事兼送我們的雙排座汽車去辦事,下午再來火車站接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排隊兩個小時,前面只有五六個人,心想這回可以買個早票。誰知臨近開窗售票還有10分鐘時間,進來四五個人插到前面,說是前面人給他們排隊的,真氣人! 還有不到5分鐘時間又來幾批人,插到前面插隊的人的隊伍里。我們前面突然增加20多人,實在氣死人了! 我們向售票大廳戴大蓋帽的安保人員提意見,他是看著我們排隊的。安保說,人家是出錢雇人排隊的,我們有啥辦法。就這樣,我們只能忍氣吞聲,默認(rèn)這種極不公平的現(xiàn)象。能買上票就謝天謝地了。幾乎每一次送他到車站,都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那時根本想不到去買臥鋪票,每一次來去,都是兒子擠在硬座車廂,委屈一兩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爸爸送旭暉到烏魯木齊火車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半個月后的兒子來信,他媽看后直掉眼淚。老爸寫長信給兒子做工作。兒子在信中說,一個宿舍住8個人,上下鋪。四川人和南方人,說話聽不太懂,脾氣怪怪的,瞧不起我們新疆人和兵團人,吃飯也不能一起吃,感覺很孤獨,心里很難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寫長信和他聊天: 北方人剛到南方一個學(xué)校,難免會有不和諧的地方。你只要堅持你的志向,堅持你的原則,主動和同班同學(xué),同宿舍同學(xué)打招呼,互相學(xué)習(xí),互相幫助,就一定可以盡快適應(yīng)那個環(huán)境,就一定能和不熟悉的同學(xué)打成一片,和他們和諧相處,就會習(xí)慣于和大家共同生活,其實,那些同學(xué)也不是一個地方來的,也會努力適應(yīng)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果然,期末考試兒子的成績已經(jīng)跑在前列,他再也沒有那么多牢騷話。他說,爸爸說的真對,我已經(jīng)適應(yīng)這里的班集體和學(xué)習(xí)生活環(huán)境了。第二學(xué)年開始,兒子已經(jīng)有不少好消息傳來。他獲得學(xué)院優(yōu)秀團干部,優(yōu)秀團員以及精神文明獎。第三年,他被評為成都市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他的文章,多次被登上《成都?xì)庀髮W(xué)院》校報。最后一學(xué)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真正和他哥哥一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旭暉的榮譽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技論文一等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優(yōu)秀團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連續(xù)兩年榮獲全國大學(xué)生數(shù)學(xué)建模競賽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都?xì)庀髮W(xué)院優(yōu)秀團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都?xì)庀髮W(xué)院報》刊登張旭暉多篇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榮獲成都市優(yōu)秀團干部獎勵</span></p> <p class="ql-block">各種榮譽證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兒子在成都上學(xué)三四年,我真后悔沒有到成都去看看,說是工作太忙,連假期也閑不下來,其實那時覺得錢也緊張,兩個孩子買房子需要積累資金??!我自己也面臨在團部蓋新房。不過我的朋友,教育中心領(lǐng)導(dǎo)郭振元赴內(nèi)地招聘,見到張旭暉,給他保證,他只要愿意回一二一團,一定安排到團氣象站上班,干上“吃皇糧”的工作。1996年,一二一團政委趙生元去成都辦事,特意去氣象學(xué)院找到張旭暉,請他吃頓大餐,把旭暉媽媽帶去的毛背心交給她,并且給他100元錢。旭暉看到老家人高興得了不得,一個勁感謝叔叔們。我們也特別感謝老朋友給我兒子帶去父母親的心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面臨畢業(yè)就業(yè)的選擇,兒子發(fā)短信征求我們意見,說有云南昆明氣象臺來招人,還有海軍來招軍干。我一聽,當(dāng)然愿意讓他爭取參軍到部隊。到部隊,不愁吃不愁穿,還不愁孩子走彎路。再說,好男兒當(dāng)自強,當(dāng)兵上戰(zhàn)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旭暉在他的入伍志愿書里有一段話,他充分表達自己對人民軍隊的認(rèn)識之后說: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正是懷著這樣的崇敬之情,我一直夢想著能成為一名軍人。我的哥哥給我作了一個這樣的表率。他95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光榮入伍,成為一名軍人,他曾對我說,“如果允許的話,我愿意當(dāng)一輩子兵?!?于是,哥哥也成為我羨慕的榜樣,我的入伍決心愈加堅定。爸爸媽媽也堅決支持我的抉擇,這讓我沒有了后顧之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隊招干條件要高一些。一要是共產(chǎn)黨員,二要是優(yōu)秀學(xué)生,第三條是身體健康沒毛病。這三條,我們旭暉都不成問題。就這樣,畢業(yè)以后,我家旭暉參軍入伍。老爸因為是獨生子,失去參軍入伍的機會,兩個兒子幫我實現(xiàn)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7月,張旭暉參軍入伍。參加了嚴(yán)酷的三個月訓(xùn)練。好像比老大旭東參加陸軍三個月集訓(xùn)還要嚴(yán)苛。旭暉說,磚塊頂?shù)筋^上,立正站好,用尺子量腿肚子伸直沒有。媽媽聽著就難過了。更加令人心酸的還在后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軍訓(xùn)完畢,被分配到廣西桂平某海軍航空兵基地氣象臺工作。一年后,擔(dān)任氣象預(yù)報室主任。第二年,旭暉來信說,找了個女朋友,在基地附近幼兒園當(dāng)園長。我利用假期時間去廣西桂平市旭暉那里看望。他們這個航空基地比較落后,臨近老鄉(xiāng)的牛可以自由進入機場。兒子住處非常簡陋,生活條件比較差。他和戰(zhàn)友住一間小平房,周圍雜草叢生,碩大的老鼠穿來穿去,不時還有長蛇出沒。屋內(nèi)用廢舊塑料油桶剪開當(dāng)垃圾桶。找的對象雖然是廣西玉林人,但還是一個幼兒師范學(xué)校的畢業(yè)生,長相不錯。家里人口雖多,乃鄉(xiāng)鎮(zhèn)良善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二一團炮臺,入伍不久的兄弟倆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航部隊組建大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返回新疆以后,家里人知道情況,決定給她們辦理結(jié)婚手續(xù),讓遠離父母的兒子有一個能互相照應(yīng)的小家。于是,旭暉媽媽,大哥大嫂一起去廣西桂平旭暉單位,給他們舉辦一個風(fēng)風(fēng)光光熱熱鬧鬧的婚禮。第二年,媳婦就給我們在炮臺出生一個大胖孫子。目前,大孫子張海天即將海軍航空大學(xué)畢業(y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12月,國家發(fā)展深海航母基地,在全國海軍系統(tǒng)選拔人才,張旭暉被選入葫蘆島興城海軍航空兵基地。從平山填壑植樹種草開始,一年建成現(xiàn)代化航母基地。他成為航母基地先行者之一,出任基地氣象臺預(yù)報室主任。不幾年,他取得高級工程師職稱。習(xí)近平視察基地時,氣象保障有力,榮立三等功。建國70周年,基地航空表演氣象保障成功,榮立三等功。軍銜至大校級。他的大幅照片,和所有飛行、保障功臣模范一樣,被懸掛在基地主干道高桿燈桿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次三等功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張旭暉的大照片和其他功臣模范人物照片一樣,高掛在基地高桿燈的燈桿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部系列美篇,敘述至此。這是兩個兒子的成長歷程,這是旭東旭暉從小到大的真實寫照。如果兒子自己寫自己的心路歷程,一定會更細(xì)致更生動。期望兒子能回望自己的兒童時代,自己的青少年時代,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忘老師的教育之恩,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沿著正道,昂首前行。更望將優(yōu)良家風(fēng),代代傳承。</span></p> <p class="ql-block"> 附:石河子大學(xué)退休教授王勝利老師的點評</p><p class="ql-block"> 在兵團的廣袤大地上,有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人物——張學(xué)民老師。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團場教育事業(yè),猶如一支永不熄滅的蠟燭,照亮了無數(shù)學(xué)生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學(xué)民老師在團場教育的崗位上一干就是一輩子。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他精心培育了許多優(yōu)秀的學(xué)生。這些學(xué)生就像一顆顆種子,在他的辛勤澆灌下,成長為能夠獨當(dāng)一面的參天大樹,在各個領(lǐng)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他的教育生涯,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遞一種精神,一種兵團人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張學(xué)民老師的家庭,也是充滿榮耀的。他成功地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培養(yǎng)成了大學(xué)生。這其中蘊含的是他作為父親的耐心引導(dǎo)、精心教育以及言傳身教。他的兩個兒子在大學(xué)畢業(yè)后,選擇投身軍旅,成為了軍人。要知道,在當(dāng)今社會,能夠培養(yǎng)出大學(xué)生已經(jīng)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他的兒子們還能在部隊中不斷成長,被提拔到校級軍官,這更是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學(xué)民一家人兩代軍人,他的父親是軍人,兒子也是軍人,他自己也是兵團軍墾戰(zhàn)士。這種軍人身份的傳承,就像是一種家族的使命和榮耀。從他父親那里傳承下來的軍人品質(zhì),如忠誠、勇敢、堅毅等,在他身上得到了體現(xiàn),并且又傳遞給了他的兒子們。這兩代軍人的背后,是家庭對國家忠誠和奉獻的延續(x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無數(shù)個兵團家庭一樣,張學(xué)民的家庭在平凡中彰顯偉大。他在教育事業(yè)上的奉獻,與他兒子們在軍隊中的貢獻,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家庭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力量的美好畫卷。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文化的傳承是多么的重要。家庭不僅僅是生活的港灣,更是培養(yǎng)人才、傳承價值觀的重要場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