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收到了同名的一凡老師的第二本新書《歲月印記一一我這六十年》大作。當(dāng)我打開書的扉頁,看著任一凡老師親筆寫下的:我深信生命的緣分!請我的同名文友一凡女士雅正。此時此刻,我既感動又誠惶誠恐……我的思緒又回到了2022年4月份,我收到了任老師的第一本新書《歲月不居.我和我的父親》的畫面。誰曾想兩年后,在他杖鄉(xiāng)之年,竟然又寫出這本厚重的書,實屬不易。我坐在陋室的陽臺上,攤開書本,迫不及待的先想拜讀一下書的前序。當(dāng)我看到本書的序言時,題為《一路陽光一路歌》,寫序的人竟然是任老師的愛妻雷大姐。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而本書的封面設(shè)計竟然是他的女兒親自設(shè)計的,可以說,這本書有他們一家人共同的情感交織。這些文字與世俗名利無關(guān),我想作者只是為了回望六十年的歲月印痕。我看著這本厚重的書,絕非一日之功能寫成的。這讓我非常敬佩任老師的筆耕精神,這些文字讓他的人生更豐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個12月份,各種雜事纏身。但每天下午我都會抽出大量的時間,坐在陽臺上讀上幾頁書。我翻閱著這本厚重的書,感受到這是作者用心寫給自己的一部回憶錄。我感慨這人生如書,文字又如酒,作者終于用文字把歲月釀成了酒。文字如酒,綿厚醇香。用時光的筆尖,把六十年一個甲子的人生歲月,春華秋實,風(fēng)雨人生路寫成歲月的精華篇章。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才知曉了作者六十年的許多人生精彩故事,我的心靈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仨椒踩松牧?,讓人感慨萬千。我在花香與書香中愉悅的拜讀著這本書,感受著文字帶給我的這份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十年波瀾壯闊,在作者的筆下徐徐展開。他從第一章一一童年謠《爺爺?shù)男】蛔馈菲鸸P,竟然寫下了九個篇章。依次是:童年謠、少年狂、軍旅魂、央行情、河之洲、前世緣、手足情、文學(xué)夢、心語錄,一篇篇文章,宛如一次靈魂的對話。我閱讀著這本書,一個叫“楊柳村”的地方再次進入我的思緒。作者從家鄉(xiāng)“楊柳村“走出,光榮入伍。多年后再返回山城寶雞在銀行系統(tǒng)工作,一直到他光榮退休。把人生六十年的過往,還有他對原生態(tài)家鄉(xiāng)許多描述,楊柳村不僅是地理上的一個村莊,也是他原生態(tài)的家鄉(xiāng),更是他童年快樂時光的精神家園。作者用許多文字寫下了對楊柳村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更有他個人的生活記憶和情感渲染。他用時光的筆觸,描寫出生活的深淺,歲月的色彩斑斕。在這本書里,有光陰的故事,也有許多過眼云煙,更有作者與愛人五年來書信來往的美好的憶。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得出任老師有寫日記的習(xí)慣,在這本書里將許多與愛人當(dāng)年的信件復(fù)原在上面。尤其是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他奔赴老山前線參戰(zhàn)時的書信,這些書信足以讓人感受到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書信是多么的彌足珍貴,當(dāng)然還有他們纏綿悱惻的愛情,正是這一份份的信件,讓他與愛人彼此心靈得以慰藉。的確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如水,歲月如書,墨香四溢,染透了流年。作者在一行行文字中,以最深沉的方式書寫了他的內(nèi)心情感,而每一個章節(jié)都是他情感的流露。他與愛人攜手走過的春夏秋冬,共經(jīng)風(fēng)雨陽光,那份深情在一封封書信中傳遞著。在女兒出生后經(jīng)歷的各種小磨難,在每一行行文字里,記載著女兒成長的足跡和他初為人父的情感磨礪。時光帶走了作者的青春,而孫女的出生讓他和愛人心底滿是甜蜜,感受著隔輩親的幸福。這本書不僅是六十年的歲月縮影;更是他六十年的“回望”;也有他心靈的寄托。一篇篇文章躍然紙面,質(zhì)樸的文字,親身的經(jīng)歷滋養(yǎng)他平凡的歲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如書,文字如酒,酒又如書。這本書如純釀的酒,是經(jīng)過六十年歲月的積淀,才釀出一份深沉和醇厚。時光流逝,歲月前行。六十年的時光,仿佛被釀成一壇醇厚的美酒,日子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六十年。在這六十年的時光里,他用文字書寫著自己的春夏秋冬,苦樂年華,更有六十年歲月的真實記錄和生活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掐指一算,這本新書距離第一本書,已經(jīng)快過去三年時間了。而第二本書,任老師把他這六十年書寫的是更加的全面。這本書里沉淀了六十年的情感,又有對“楊柳村”原生態(tài)家鄉(xiāng)的魂牽夢繞,所有的情感全躍動在這嶄新的第二本書里。在這本厚重的書中,字里行間藏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工作的敬業(yè)。九個章節(jié)都是情感的流露,更是見證六十年的歲月印記。他以文字為舟,以筆為槳,傾訴著他心底的凡人凡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冬天這個最寒冷的12月,我坐在書桌前繼續(xù)閱讀著這本書,一杯“黃金芽“茶,是味蕾上的冬日盛宴。一本《歲月印記一一我這六十年》這本書,是我精神上的食糧。桌前一株冬陽里悄然綻放的花兒,讓花香與書香包圍在我的陋室。我在花香與書香中,感受著文字帶給我的這份溫暖與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過得真快,我提筆寫這篇隨筆的時候,窗外的銀杏樹枝已是光禿禿,盡管今天的太陽有點懶,它沒有照耀在我的窗前。但我還是習(xí)慣性的推窗,看了一眼窗外光禿禿的銀杏樹枝,陽光沒有擁抱這些樹枝。窗外,沒有了春天銀杏樹葉的綠色養(yǎng)眼,而這本書驅(qū)散了我冬日的寒冷,加上室內(nèi)的綠植和水培的紅薯葉,陋室內(nèi)有著冬日的明媚。此刻,2024年也即將漸行漸遠,我也終于在這個歲末拜讀完畢同名的一凡老師贈送的這本新書。說起來有點慚愧,我從11月底收到任老師的這本書,在今天才寫下這篇推遲的習(xí)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喜歡這句“人情物事皆為緣”的話,當(dāng)我把這本書拜讀完畢,心中感慨萬分。盡管任老師叮囑我讀完書后就不要寫讀書感了。讓我有時間看看書,留個紀(jì)念而已??僧?dāng)我拜讀完這本書后,心情難以平靜,這本書的確令我愛不釋手。我也深知自己文筆平平,我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只是一位蹣跚學(xué)步的初學(xué)者,但為了答謝任老師的贈書,更重要的是同名之緣。不管我寫的多么不好,我坐在在桌前,還是于11月29深夜寫出了我的內(nèi)心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已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此時此刻,窗外陽光溫潤。我坐在窗前,在寫作的田地里開耕著這一方沃土。繼續(xù)與文字纏綿,滿心歡喜制作出了這篇隨筆,這也算是2024年,我的最后一篇讀書感悟了。再次感謝任老師的贈書,也感謝許多朋友和粉絲們的鼓勵!2025年,我將繼續(xù)懷揣夢想與初心,用我一支著筆書寫平凡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凡于2024年11月29深夜落筆陳倉,2024年11月31日午后制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謝雅閱,婉拒送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