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遺囑(第一稿)</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位八十高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耄耋老人</span>,我雖目前感覺身體尚還康健,但深知生命的無常。若生命之燭終將熄滅,我不愿經(jīng)歷無謂的搶救,耗費時間、金錢與社會資源。我愿平靜而迅速地離去,減輕自己及親人的痛苦。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我見證了時代的巨變,從舊社會的貧窮動蕩到新中國的強盛安寧,我的生命是時代的縮影,也是幸福的見證。如今,我已逾越平均壽命,多活一天都是生命的恩賜。我深感對社會和親人的感激,是他們賦予了我無盡的溫暖與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我離世之際,心中仍有牽掛。我的孫子和外孫女,他們承載著我生命的延續(xù),我期望他們能在追夢之路上健康成長,成為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棟梁之才。對于我的兒女,我唯一的請求是照顧好他們的母親——我的老伴,她與我攜手走過了五六十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在她晚年,我希望她能在家中有溫暖的陪伴,讓她感受到家的溫馨,而非養(yǎng)老院的孤獨。請兒女們記住,無論多忙,每天總有人能來到她身邊,讓她知道她永遠不孤單。</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我的后事,我期望一切從簡,不舉行復(fù)雜的儀式。我的骨灰不必保留,直接撒入長江,讓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與已故的兄長在母親河中重逢,我大哥已經(jīng)先走一步。</p><p class="ql-block"> 后事處理完畢后,請兒女在我的微信群(包括高中同學(xué)、大學(xué)同學(xué)、蔡氏宗親群及老同事老朋友群)和朋友圈中發(fā)布公告,向大家報告我的離世,并公開發(fā)布我所著的《年譜—歲月如痕》電子版。生命的終結(jié)不是真正的結(jié)束,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親人、社會、自然和歷史永恒相連。</p><p class="ql-block"> 至于遺產(chǎn)的處理,我全權(quán)委托給我的老伴,我們已經(jīng)就此進行了多次商議,處理原則已達成一致。我對她的決定充滿信心。</p><p class="ql-block"> 生命雖短暫,但愛與責(zé)任永存。愿活著的人們都能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5日于南通市新城小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明:</p><p class="ql-block">后續(xù)步驟有待進一步完善:</p><p class="ql-block">1. 確認遺囑的法律效力,是否需要請法律專業(yè)人士的審核。</p><p class="ql-block">2. 與家人溝通,確保他們了解并尊重我的意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