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黃氏檀壩(磚仔埕)柯厝廿一世奕環(huán)公派下家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一九八〇年正月十五日,拍攝于南安市美林檀壩磚仔埕舊厝。</span></p> <p class="ql-block">黃奕環(huán)遺像</p> <p class="ql-block">楊誰遺像</p> <p class="ql-block">黃運來,(黃世來)遺像</p> <p class="ql-block">蔡算遺像</p> <p class="ql-block">羅東黃良庵大宗祠》</p><p class="ql-block">1987年12月,應(yīng)紫雲(yún)黃氏南安羅東“良庵公祖祠”管委會邀請,美林黃氏宗親組團前往參加慶典,黃明思被選為領(lǐng)隊排第一提拿鍫燈。</p> <p class="ql-block">磚仔庭家祠</p> <p class="ql-block">磚仔庭家祠已于公元二零二一年十二月由黃明思主持重建落成</p> <p class="ql-block">黃運來建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黃明思一九八七年建成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黃明思于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建置</p> <p class="ql-block">黃種如房屋</p> <p class="ql-block">黃種如新的樓房</p> <p class="ql-block">黃清池樓房</p> <p class="ql-block">黃清池閩南清防器材廠</p> <p class="ql-block">黃清服樓房</p> <p class="ql-block"> 【檀壩黃明思家族歷史】</p><p class="ql-block">國有國史,家有家史。</p><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家族長輩的過去和我們這一輩以及下一輩一代一代的紀念,本人特地收集整理編寫家族譜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的爺爺黃奕環(huán),奶奶楊誰,他們倆人非常樸素,勤勞,善良,忠厚老實。</p><p class="ql-block">他的爸爸黃則傳(就是我的太爺爺),自年青時,就下南洋。當時,閩南地區(qū)很多人,為了生活,都漂洋過海謀生。(據(jù)說祖先是先到馬來西亞),然后,他的兩個弟弟,二弟叫黃則物,三弟叫黃則蜞。當時他們都一起下南洋。后來,音信全無,失去聯(lián)系。他的大兒子黃奕合,二兒子黃奕蜂,先后也去南洋,到現(xiàn)在為止都失聯(lián),沒有音信,希望有生之年,能夠找到南洋親人,實現(xiàn)海內(nèi)外宗親團圓。</p><p class="ql-block">只有他的三兒子黃奕環(huán)(我的爺爺)在南安美林檀壩生活,到現(xiàn)在黃奕環(huán)傳承下來一個大家族,下一輩非常幸福,興旺發(fā)達(詳見家譜)。</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美林檀壩本角生活的黃世炎,黃世增奉祀黃奕蜂支脈。他們子孫家業(yè)興旺,事業(yè)發(fā)達,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黃運來,自幼幫人家放牛,母親蔡算自幼當童養(yǎng)媳;兩位大人在那種年代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結(jié)婚后養(yǎng)育著八個子女。當時只有在位于檀壩磚仔埕厝的左邊的邊房一間房間,后來,本厝邊再搭建一小間房子,不到兩間房,生活著一個大家庭,幾個小孩子擠在一起睡覺,吃飯更成問題,地瓜稀飯都吃不飽。</p><p class="ql-block">在那個年代,因為父親沒有兄弟,子女幼小,老實憨厚的父母親受人欺負是家常便飯,可以說在檀壩,我家是最貧窮之一。但是,父母非常勵志,吃苦耐勞,什么重力活,臟活都干過。可是,在那個年代,一家人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父親和當時只有13歲的我就用租來的人力板車,由南安滿山紅村,拉松樹尾巴,到泉州的磚窯去賣,單程要三十多公里路程,每天下午裝好人力板車一車松樹尾,回家睡一會兒,到下半夜三點左右開始出發(fā),拉到泉州剛好天亮到磚窯。當時的公路,陂度很陡,全是土路,路面鋪沙石,人力板車跑起來非常吃力。但是,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只有努力打拚。當時,國家實行公有制,生產(chǎn)隊還不允許去拉板車,干私活說是搞資本主義,賺錢是投技倒把。只允許在生產(chǎn)隊里干農(nóng)活,隊里干活男主力一天只有伍角錢,我干農(nóng)活每天只有貳角伍分錢。</p><p class="ql-block">更不幸的是在一九七二年六月的一個夜晚刮起大臺風,把我們家的一間半房仔吹倒塌。當時,一家人都在房間里睡覺,所幸的是沒有傷亡。媽媽還挺著大肚皮,后來還順利的生下小妹妹,真是萬幸。那時,我們一家人過著住宿,吃飯,穿衣都成大問題,直到后來,我們兄妹長大成人,生活才慢慢好轉(zhuǎn)。</p><p class="ql-block">通過大家的努力,才讓父母親晚年過著很好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在當時那種缺衣少食的年代,我又是長子,從小過著比同齡人更加艱難的生活,幫家里放牛,挑水,拾柴草(當時沒有水電,沒有煤氣),還要幫忙帶弟弟妹妹。</p><p class="ql-block">讀小學時,每學期只要1.50元,家里也拿不出來,家里也想叫我不要去讀書,在家里干雜活,幫忙做家務(wù)。我很渴望讀書,但是,家里沒錢,沒有辦法,在小學還未畢業(yè),就停學業(yè)?;丶?guī)兔胰烁赊r(nóng)活和家務(wù),還幫忙父親拉著人力板車裝松樹尾,到泉州的磚窯去賣,路途單程就要三十多公里,而且推車非常辛苦。那時,我什么苦力都干過,我們一家人生活還是不好。在我15歲時,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鄉(xiāng)背景到幾百公里外的山區(qū)明溪縣蓋洋去做小工,燒火炭。只要有飯吃,什么重活都干。我也當過竹蔑工學徒,后來還拜師傅學習木工。那個年代,做木工師傅是很好的工作,那些年,我們一家人過著能溫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以前,結(jié)婚時的費用大部份是借款,婚后,我到明溪縣很努力的做木工,還清所有借款和結(jié)婚費用。</p><p class="ql-block">還有我去明溪的時候受到我的小姑姑黃翕非常的支持和照顧,因為當時我年紀小,什么事情都是姑姑照顧的,在此,感謝小姑姑對我的幫助和關(guān)心,感恩人生路上所有對我關(guān)心和支持的親朋好友。</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檀林村是我第一個走向外省,推銷水暖器材。那時,我向人家借款500元和一只行李袋,靠著聰明和智慧,在舉目無親和不懂業(yè)務(wù)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到外省闖天下。我先后在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杭州市等地奔波。</p><p class="ql-block">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來、順風順水,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有房,有車,有自己的家業(yè),財富一直在增加擴大。</p><p class="ql-block">1987年12月,應(yīng)紫雲(yún)黃氏南安羅東“良庵公祖祠”管委會邀請,美林黃氏宗親組團前往參加慶典,我被選為領(lǐng)隊排第一提拿鍫燈。</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8日,在泉州開元寺舉行3000人的慶典,為老祖宗黃守恭金身開光,祭祖大典。黃明思站在祭祖隊伍第一排,第一個代表五安紫雲(yún)南安。</p><p class="ql-block">2019年冬,美林大宗祠恭請紫雲(yún)泉州檀樾祠黃守恭金身到大美林巡展四天,因為在泉州幾百人爭著要先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巡境祈福,我代表全美林抽簽撲杯,喜獲第一名。</p><p class="ql-block">☆☆☆☆☆☆我們兄弟姐妹,大家都是努力打拚,每一個家庭都過得挺好。我們大家族有辦廠的,也有經(jīng)商的,和氣生財,積攢了很多財產(chǎn),每個家庭都丁財兩旺。</p><p class="ql-block">比較欣慰的是我們大家族的下一輩、兒子、侄子也都很認真的經(jīng)營著各自的業(yè)務(wù),生意,他們將來一定勝過我們這一輩。我也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比一代聰明能干,更加輝煌。我們的孫輩也很優(yōu)秀,大家的學習成績都很好,特別是大孫子,自己考上杭州名校。</p><p class="ql-block">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下一輩一代比一代生活更加美好,光宗耀祖,使我們的大家族更加強大,更加輝煌。</p><p class="ql-block">書寫家史,銘記家族來源。記錄家庭成員,可知長幼順序輩份;尊老愛幼是我們家族的良好家風;傳承吃苦耐勞的精神,激勵后代勇往直前,生活快樂是我對后代期盼。</p><p class="ql-block">愛拚才會贏,</p><p class="ql-block"> 作者:檀壩黃明思</p><p class="ql-block"> 2020年春節(jié)(南安市區(qū)皇家濱城/書)</p> <p class="ql-block">這是郭巖功德院露天觀音建設(shè),安裝金心銀肺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這是部巖功德院建露天觀音安裝金心銀肺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這是安裝入部巖露天觀音內(nèi)的珠寶裝入金心銀肺</p> <p class="ql-block">這是到我們到河南璜川尋根問祖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魅力泉州~文明影視</p><p class="ql-block">2020-01-19</p><p class="ql-block">閱讀 2812</p> <p class="ql-block">此文章于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九日由南安市美林文化研究會黃文明在美篇發(fā)表。黃明思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重新修訂在美篇發(fā)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