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p><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不僅是該國的最大旅游中心,也是享譽盛名的療養(yǎng)勝地。它傲然屹立于<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達爾馬提亞海岸</u></b>南部風光旖旎的石灰?guī)r半島之上,與意大利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這里倚山傍海,林木蔥郁,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無與倫比。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fā)著中世紀韻味,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無論是漫步在古城堡的斑駁石階上,還是沐浴在溫暖的海風中,亦或是圍著古城墻兜上一圈……杜布羅夫尼克都能讓人感受到一份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亞得里亞海明珠】</p><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古城,這座典型的中世紀風貌古城,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亞得里亞海的蔚藍海岸。古城被完整且堅固的古城墻所包圍。城墻厚5米、高22米、長1940米,不僅見證了歷史的風雨,更成為了古城的標志性景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從空中俯瞰,六邊形城古城遺世獨立,宛如一顆精美的紅寶,端放在湛藍的錦緞之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形態(tài),使得這座袖珍古城備受贊譽,難怪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美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79年,因其卓越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杜布羅夫尼克古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了全球矚目的文化遺產之一。</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人的覬覦之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達爾馬提亞海岸</b>瀕臨<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亞得里亞海</b>,早在7世紀就已成為克羅地亞人的聚居地,它是中歐國家前往地中海的主要通道,屬于兵家必爭之地。話說當年威尼斯商船經過此地時,也是要支付過路費的喲!因此威尼斯人一直有奪取這里的企圖。</p> 來到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墻是一定要走一圈的,這也是最受歡迎的游覽方式。城墻有三個入口,一個在派勒門,一個在普洛切門,另一個則在海事博物館旁。憑票而入,按逆時針方向單向行走即可。 <p class="ql-block">【古名“拉古薩”】</p><p class="ql-block">然而,克羅地亞王國滅亡后,率先控制了這片海岸的卻不是威尼斯人,而是捷足先登的匈牙利人。此后威尼斯和匈牙利,爆發(fā)了多次戰(zhàn)爭,都以失敗告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直到14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后,開始向巴爾干半島擴張,威尼斯才趁著奧斯曼帝國和匈牙利爆發(fā)戰(zhàn)爭的時機,奪取了<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達爾馬提亞海岸</u></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部</b>,而<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達爾馬提亞海岸</u></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部</b>也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國家,名叫拉古薩。拉古薩便是克羅地亞的古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防意人,甘做土人“小弟”】</p><p class="ql-block">拉古薩受到奧斯曼帝國的保護,與威尼斯針鋒相對。當時這2個國家?guī)缀蹩刂屏苏麄€<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達爾馬提亞海岸</u></b>。不過威尼斯一直企圖吞并拉古薩,獨占整個海岸。</p><p class="ql-block">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拉古薩便把自己北部24公里的海岸線,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希望以此作為緩沖地,保障自己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天災人禍,命運多舛】</p><p class="ql-block">1667年的的地震讓杜城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筑在地震中幾乎毀壞殆盡;1991年的獨立戰(zhàn)爭期間(從南斯拉夫聯(lián)邦中獨立出來),又讓古城遭受了戰(zhàn)火的摧殘。</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您看到的克羅地亞古城,是于1995 年至 1999 修復的。</p> <p class="ql-block">【曾經的東西方貿易中轉站】</p><p class="ql-block">古城始建于7世紀,中世紀為杜布羅夫尼克城市共和國中心,在亞得里亞海和東西方貿易中,起過重要的中轉站的作用。當然,這里的繁榮自然是離不開海上貿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當時的“航海共和國”(拉古薩共和國、威尼斯、熱那亞、比薩和阿馬爾菲)的海上貿易,在這一片海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卻唯有拉古薩,能與威尼斯在商業(yè)版圖上有得一拼。</p> <p class="ql-block">【老港口】</p><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的舊港口周圍有兩座防波堤:圣約翰堡壘前的 Porporela 防波堤和垂直穿過港口海灣的 Ka?e 防波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在杜布羅夫尼克共和國時期,曾有幾個堡壘守衛(wèi)著港口,而今這里早已成為私人船只的安全港。同時也是游船前往其他小島觀光的起始點。</p> <p class="ql-block">【派勒門】</p><p class="ql-block">游覽古城通常是從西邊的“樁門”開始進入的。樁門又稱“派勒門”,由內城門和外城門組成。</p><p class="ql-block">外城大門建于 1537 年,呈半圓堡壘形,帶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拱門,拱門上方有城市的保護神圣布雷斯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絞車】</p><p class="ql-block">通向內大門當中,是一座帶有木制吊橋的石橋。早年間,這座木質吊橋就是通過門旁的絞車收放的。</p><p class="ql-block">在杜布羅夫尼克共和國時期,吊橋每晚都會關閉,而今杜城的大門是始終開放的。</p> <p class="ql-block">走進城門,迎面就是史特拉頓大街,這是一條用石灰?guī)r鋪成的步行大街,全長約300米,橫貫老城東西。</p><p class="ql-block">大街兩側是商鋪、酒吧及市政建筑。修舊如舊的老建筑,展現(xiàn)出濃郁的歐洲中世紀風貌。</p> <p class="ql-block">【史特拉頓大街】</p><p class="ql-block">史特拉頓大街在13世紀成為該城的主干道,街兩旁有大奧諾弗里奧噴泉、圣救世主教堂、圣方濟會教堂和修道院、盧扎廣場、斯蓬扎宮和鐘樓等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盛夏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不可多得的蕓蕓眾生相更讓史特拉頓大街別具風情。</p> <p class="ql-block">在主街的一旁,坐落著一個熱鬧的小市集,專門供應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和地道小吃。不過,就像全球多數(shù)旅游景點一樣,這里商品的價格相較于當?shù)氐囊话愠?,會略顯偏高。</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吃的水果真心不多,不多的品種當中首選桃子,無論什么品種的桃子,只要是脆桃子,都愛!</p><p class="ql-block">之前,在希臘梅黛奧拉小超市買了這樣一盒油桃10個裝,1.4歐元;這里6歐元一盒,雜拌水果7歐元一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迷失在“城市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古城中布滿風格迥異的建筑:有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故此,杜城又有“城市博物館”的美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漫步蜿蜒曲折、交錯繁復的古巷深處,腳步變得輕盈而緩慢,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歲月的脈絡上。這些古巷,如同歷史的藤蔓,纏繞著斑駁的故事,每個轉角都是一幕幕往事的低語,不禁迷失其中。</p> <p class="ql-block">陽光在遠處悄然灑落,為古老的高墻披上了一襲神秘感,那古韻悠悠是時間的筆觸,輕輕勾勒出歲月的輪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而在這光芒與陰影交織的層疊中,狹窄巷子里的過往如同歷史的帷幕,遮掩著曾經的秘密。唯有晃動的人影,如同星辰般散落其間,靜謐而又遙遠。</p> 小巷深處,各種別具一格的商鋪和餐廳隨處可見。 <div>【世界文化遺產古城】</div>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對杜布羅夫尼克老城的評價:<font color="#ed2308"><b>杜布羅夫尼克老城位于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亞得里亞海明珠”從 13 世紀起成為重要的地中海海上強國。盡管在 1667 年的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杜布羅夫尼克仍設法保存了美麗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教堂、修道院、宮殿和噴泉。它在 20 世紀 90 年代再次受到武裝沖突的破壞,現(xiàn)在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協(xié)調的一項重大修復計劃的重點。</b></font> <p class="ql-block">【大奧諾弗里奧噴泉】</p><p class="ql-block">史特拉頓大街深處,隱藏著一個引人注目的小廣場。廣場中央,一座圓形的噴水池傲然矗立,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奧諾弗里奧噴泉。這座噴泉不僅是杜布羅夫尼克的地標性建筑,更承載著城市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這座噴水池是杜布羅夫尼克當年發(fā)達導水系統(tǒng)的例證。其一改蓄水池的傳統(tǒng)方式,而采用從別的地方引入水源,用導水管連接至此。</p> <p class="ql-block">【圣救世主教堂】</p><p class="ql-block">圣救世主教堂建于1520年,1528年竣工。原是為了感謝神賜予的一場短暫地震后的平安而建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它作為古城中為數(shù)不多未受損壞的建筑,奇跡般地矗立至今。而今得以保留在原來的位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教堂緊鄰城墻入口,游客在參觀完教堂后,可以方便地登上城墻,領略中世紀城墻城堡的壯觀景色,要知道從高空俯瞰城內的各種建筑,別有一番樂趣的。</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墻的瞬間,陽光普照大地】</p><p class="ql-block">首先請大家看下對比圖,(上圖)是我們剛剛從教堂旁階梯登上古城后拍下的第一張圖片。</p><p class="ql-block">(下圖)只停留了片刻,瞬間云層飄過,陽光普照整座古城,原本看似黃暗的遠古色調,變得愈發(fā)明亮耀眼。運氣不要太好的哇!</p> 倘若您來到克羅地亞,卻錯過杜布羅夫尼克,那您的克國之旅一定是不完整的。如果您進入了古城內,卻沒有環(huán)繞古城的壯麗城墻,那您將留下終生遺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盧扎廣場】</p><p class="ql-block">這里是古城的中心的聚會場所,可參觀斯蓬扎宮 ,聆聽鐘樓的鐘聲,或者在圣布萊斯教堂的臺階上放松休息。</p><p class="ql-block">總之,古城的許多行政大樓都位于這里,包括市長辦公室和城市行政大樓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布羅夫尼克鐘樓】</p><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鐘樓高 31 米建于 1444 年,是拉古薩自由城邦的象征之一。由于在1667 年地震中失去穩(wěn)定性,有倒塌的危險,1929年重建。</p><p class="ql-block">時鐘的黃銅面顯示月相。每小時都有兩個人敲響鐘聲。塔樓毗鄰主衛(wèi)大樓,也是哥特式風格。這是海軍上將、陸軍總司令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大奧諾弗里奧噴泉,以其獨特的圓形圓頂設計而著稱。原本分為上下兩層,結構精巧,氣勢恢宏。</p><p class="ql-block">然而,在1667年的那場毀滅性大地震中,噴泉的上層不幸損毀,如今噴泉的遺存部分依然堅固,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這座噴泉不僅見證了杜布羅夫尼克的歷史變遷,也成為了游客們探尋古城魅力時不可或缺的一站。</p><p class="ql-block">從空中俯瞰噴泉旁,人們可以遙想當年的繁華景象,感受這座古老城市獨有的韻味與風情。</p> <p class="ql-block">【小貼士:入口???】</p><p class="ql-block">教堂和噴泉同框,好美??!忍不住多貼幾張。另外再強調下昂,教堂旁邊的小巷,就是登上圍墻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方濟會教堂和修道院】</p><p class="ql-block">方濟會教堂和修道院是一個巨大的建筑群,包括教堂、修道院、圖書館和最古老的營業(yè)藥房。</p><p class="ql-block">原來的教堂位于城墻外,1317年遷建在城墻內。由于各種改動和增建,建筑工程歷時數(shù)個世紀,不幸的是在1667年的地震中被毀。多年來,它經歷了一些修復和重建。</p> <p class="ql-block">177 世紀的圖書館藏,有約 20 萬冊圖書和 120000 份手稿。該藥房自 1317 年開始營業(yè),是世界第三大古老的藥房。</p> <p class="ql-block">城墻漫步,不僅是一場對外在美景的追尋,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對生活細碎美好與歷史深邃底蘊的雙重探索。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故事的探險家,于古老與現(xiàn)代之間,尋覓那些只屬于自己的秘密花園,收獲一份獨屬于城墻之上的,詩情與畫意交織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洛夫里杰納克堡】</p><p class="ql-block">該堡壘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可從懸崖頂俯瞰亞得里亞海。與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區(qū)的其他堡壘不同,該堡壘是獨立的,號稱可以保護來自西方的陸地或海上襲擊。</p><p class="ql-block">如今,這座堡壘還因為是《權力的游戲》的拍攝地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權力的游戲》對比圖</p><p class="ql-block">仔細看影片中的古堡上方,有些穿幫喲!分明現(xiàn)代吊車正在施工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權力的游戲》的現(xiàn)實舞臺】</p><p class="ql-block">對于劇迷來說,這里的每一處拍攝地,都可能觸發(fā)熟悉的場景和記憶。明切塔、勞倫斯堡壘,它們不再只是冰冷的石頭,而是劇中那些震撼場景的實體再現(xiàn)。</p><p class="ql-block">游客走在這些曾經見證龍與狼斗爭的地方,你也許能感受到一絲奇幻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權力的游戲》對比圖2</p><p class="ql-block">仔細看對比圖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教堂大門,在影片中被換成了綠色木頭門。巧得很,而今被影片“偷換掉”的那部分,正在維修中。</p> <p class="ql-block">這里自然形成了一座小海灣,是皮劃艇愛好者的樂園。</p> <p class="ql-block">幾艘皮劃艇在水面上悠然前行,陽光灑在水面上,水光瀲滟,好似游動的梭子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杜布羅夫尼克城墻】</p><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的一大特色是它的城墻,完整的城墻環(huán)繞古城,總長約 2 公里,是杜布羅夫尼克的最大看點。向陸一側的墻體厚 4 至 6 米,非常堅固,游客可登上城墻繞城一周。</p> <p class="ql-block">早在7世紀,第一塊基石就被鋪設,而到了15世紀,隨著土耳其人的威脅逼近,城墻被加固成而今令人驚嘆的規(guī)模:2公里長,高達22米。</p><p class="ql-block">這些用石塊筑起的堅固屏障,無論是陸地一側的厚重,還是海濱的陡峭,每一磚每一瓦都訴說著這座古城的堅韌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這不僅是一堵墻,它是時間的守護者,歷史的見證者,更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墻之巔,一邊是古老城池的錯落有致,另一邊則是亞得里亞海的波光粼粼,美得讓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卡要塞】</p><p class="ql-block">博卡要塞又稱茲夫耶茲丹要塞,兩層樓高,位于杜布羅夫尼克城墻的西南部。始于 1461年,由佛羅倫薩的米切羅佐-迪-巴托洛梅奧設計。</p><p class="ql-block">有趣的事,這作要塞曾經因為是否要加蓋頂蓋,而爭執(zhí)了將近百年。直至1555年才最終加蓋了屋頂,1570年升級為現(xiàn)在的樣子。別的不說,它每層的瞭望口可是天然的畫框。</p> <p class="ql-block">在那遙遠的天際線下,一片湛藍的大海靜靜鋪展,它深邃而廣闊,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宛如一塊經過精心雕琢的巨大寶石,鑲嵌于地球這幅壯麗的畫卷之中。</p><p class="ql-block">陽光從云層的縫隙中灑落,如同無數(shù)細碎的鉆石,在海面上跳躍、閃爍,水波蕩漾,美得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蔚藍之上,海鷗成為了最靈動的音符。它們或低飛掠過波峰,或高鳴翱翔于藍天,白色的身影在藍海與碧空之間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p><p class="ql-block">遠處,幾艘船只緩緩飄過,像是這幅畫卷上精心布置的點綴。船身隨著海浪輕輕搖曳,留下一串串希望與夢想的漣漪。</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多么祥和而美妙的畫卷??!在這里,時間似乎放慢了腳步,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只想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p><p class="ql-block">湛藍的大海、波光粼粼的水面、歡快的海鷗、悠然的船只,以及那陣陣悅耳的浪濤聲,共同構成了一個讓人心靈得以棲息的避風港,提醒著我們,世間之美,莫過于此。</p> <p class="ql-block">蔚藍的天空下,一排排白色太陽傘如同綻放的花朵,緊密相連,點綴在懸崖峭壁之間。太陽傘下,身著泳裝的人們悠然自得,他們或躺或坐,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海風。</p> <p class="ql-block">人們或伸展四肢,或閉目養(yǎng)神,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光熱。讓心靈隨著海浪的聲音一起飄向遠方……仿佛唯有耳畔的隆隆濤聲,才能襯托出內心那份難得的寧靜與自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墻上有些瞭望臺所在區(qū)域,相對寬敞。因此被改成了一個個小餐飲區(qū),走累了,可以坐在涼棚里隨便要杯什么,看著大海發(fā)個呆,緩解下旅途的乏累。</p> <p class="ql-block">瞭望樓有三個瞭望口,中間面向亞得里亞海,左右兩邊望向城墻的延伸部分。</p> <p class="ql-block">杜布羅夫尼克是一座充滿古老歷史文化魅力的城市。即便是古城墻外的新城街區(qū),也完全按照傳統(tǒng)風格建照房屋和街道,所以當你從城墻上往新城區(qū)眺望時,依然古韻猶存。</p><p class="ql-block">這里除了古城墻、老教堂、修道院、博物館、老建筑之外,還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格局和民宅老巷,這是古城的靈魂。</p> <p class="ql-block">走出古城,新城區(qū)的風光同樣迷人,新城街區(qū)完全按照傳統(tǒng)風格建照房屋和街道,古韻盎然。</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杜布羅夫尼克,8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