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30日的下午我們從澳門乘渡輪來到香港,在中環(huán)碼頭登陸。香港回歸祖國已經(jīng)27年了,今天終于如愿以償?shù)靥ど狭诉@片充滿神奇色彩的特別行政區(qū)、終于有機會好好看看這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自由港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向往的東西。我是社會主義制度里長大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工人階級,我能不能經(jīng)得住這花花世界的考驗呢?就看這兩天了。</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無需走出碼頭,只是換了個入口就又上了另一艘渡輪,前往對岸的天星碼頭。因為今晚下榻的酒店位于尖沙咀中心,彌敦道50號的金域假日酒店。從天星碼頭上岸,就可以看到香港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的鐘樓(這是歷史建筑)再經(jīng)過香港文化中心,來到香港太空館前,跨越梳士巴利道就是彌敦道了,沿著著名的彌敦道再走一二百米就可以到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做攻略時知道酒店門口就是地鐵尖沙咀站的N5出入口,但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這個地鐵站的出入口真的太不起眼了,還沒我家的樓梯口大,更沒有電動扶梯,以至于后來我進地鐵站都有點猶豫。這個難以辨別的標志物加上手機沒有網(wǎng)絡地圖打不開,就在離酒店二三十米的路口觀望了好久才發(fā)現(xiàn)原來酒店在彌敦道邊上的么地道里。想當年小陳在大上海憑借著一張紙質(zhì)地圖就闖遍上海灘的各個景點,如今這個以英文和粵語為主的地方要是沒有地圖那豈不是困難重重了。入住酒店后趕緊用酒店的Wi-Fi向朋友圈求救:“中國移動的信息已提醒我購買的大灣區(qū)流量包已激活”但為什么還一直沒有信號?果然在我晚上再次回到酒店時,熱心的朋友們早就提供了數(shù)條解決方案,只要簡單地將手機關機重啟即可。這么簡單的事情為什么中國移動的提醒信息中不順帶告知呢!害了我整個大半天都沒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安頓好之后,按捺不住對香港這個繁華世界的好奇之心,隨即輕裝出門,迫不及待地融入這個國際大都市,正式開啟三天兩夜美好的自由港之旅。 尖沙咀,維多利亞港的北岸,一直是香港的心臟地帶。從尖沙咀一直到旺角沿街的中外美食餐廳令走在街上的我垂涎欲滴、各式各樣的世界品牌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的國際精品讓人眼花繚亂;醫(yī)藥、化妝品和各種特色店鋪、酒吧、夜總會、卡拉OK等娛樂場所人頭攢動;隨著夜幕降臨熱鬧也隨之升溫,各種夫色的男男女女交織穿梭其間熙熙攘攘好不熱鬧,走在街上便有身處異國之感;太空館對面高貴的五星級半島酒店充滿英國風情,酒店房間的窗戶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兩岸風光,其住客坐在窗前即可觀賞維港明晚的國慶煙花匯演。</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我們又來到先前上岸的天星碼頭附近,維港的黃昏吸引著我們,原計劃今天下午就要去太平山頂觀賞拍攝維港夜景,但顯然時間太晚就改成明天下午去吧。而此刻這艘古色古香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帆船正從香港回歸祖國時舉行大典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前緩緩駛過,趕緊拍照。</p> <p class="ql-block"> 這個難得的瞬間不是靠攻略和計劃可以做得到的,這是靠人品運氣才能撞見的。后來回酒店上網(wǎng)查了一下,原來是擁有70年歷史的香港“鴨靈號”古董帆船,該船承載著人們美好的懷舊情結(jié),若上船打卡拍照更能出大片,滿滿的全是懷舊風情。我倆趕在日落之前再次登上了駛向?qū)Π兜亩奢?,在渡輪上一樣的可以吹著五千年前的海風、一樣的可以將維港兩岸的風景盡收眼底、一樣是浪漫溫馨、一樣是讓人身心放松愜意,一樣是可以在晃蕩中抓拍到了迷醉的落日畫面、不一樣的是那艘古董帆船是收費的,而維港渡輪在假日期間是免費的。</p> <p class="ql-block"> 維多利亞港初時并非景色宜人才被人盯上的,而是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里特性才被人盯上的;它港闊水深,再大再多的遠洋巨輪都可以停泊。英國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巨大潛力之后,硬是從清政府手上強行霸占了去,才有了遠東海上貿(mào)易,才有了香港的經(jīng)濟、文化和旅游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其名稱就是最好的證明,維多利亞那是當時的英國女皇。</p> <p class="ql-block"> 夕陽在我們上岸時正好西沉,黃昏時的藍調(diào)天空點綴著金黃色的彩云將稍縱即逝,趕緊胡亂的拍兩張。人生旅途能在正確的時間遇見美麗的風景即是幸事,此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75周年前夕,我們在香港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天黑之后我們乘地鐵前往西九文化園,去觀看“新生代千人合唱賀國慶”的演出。結(jié)果是人實在太多了看不到,而無人機表演又出現(xiàn)問題,我們在草地上等了足足兩個小時它還是沒能飛起來,只好打道回府,來港的第一天宣告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國慶日,我六點起床一個人跑去看維港的早晨,街道比我想象的要安靜得多,可能是夜生活為主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然而維港邊上已有攝影師架好了三腳架,看這陣似應該是在等待拍攝今晚的國慶煙花匯演吧。我也喜歡攝影但還沒到這么癡迷的地步,或者說我不夠敬業(yè)吧。我將相機放在垃圾桶上用相機的自動拍攝功能在星光大道前面給自己留了個影。這美照的意境是不是和去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門廣場留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從照片中不難看出今天又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站在岸邊深深的吸了幾口維港清晨的新鮮空氣之后便返回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在途中花了24元港幣買了兩個在家里只需四五元人民幣的包子當早餐,轉(zhuǎn)頭看見遠處街頭有新人在等新娘的樣子,遠遠的用手機拍了一張,原來香港也有人喜歡在國慶節(jié)結(jié)婚。</p> <p class="ql-block"> 老婆睡飽后終于起床了,今天憑通行證可以去沙田跑馬地免費觀看“國慶杯”賽馬比賽及其它節(jié)慶活動,但是太平山頂和沙田跑馬地是兩個位置完全相反的地方,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最后去太平山頂拍攝夜景的想法占了上風。</p><p class="ql-block"> 再次坐渡輪來到灣仔碼頭,金紫荊廣場就在碼頭旁邊上,然而路口的警察告知里面有活動游客不讓進,只好繼續(xù)后續(xù)的行程。近幾年進校園參觀是個熱門,于是去港大走走被我安排在行程中,去看百年老校我們選擇了同樣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電車”。記憶中對香港的認識來自于港劇,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那窄窄的高高的雙層有軌電車和燈紅酒綠的“紅燈區(qū)”。瘦高的電車總給人一種隨時都會傾倒卻從未倒下的神奇感覺,今天必須親自去體驗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上了電車我們直奔上層,還真把我拉回到童年時代的好奇世界,用不一樣的角度觀察世界,自然新穎獨特,前車的乘客將手機貼在車窗上拍我們,我們不甘示弱也拿手機拍他們,我家那位說道:他們一直舉著手機拍攝多累啊,不懂將手機放在窗臺上拍攝嗎?昨天在澳門的輕軌車上拍攝時就是放在窗臺上拍攝的。不曾想這老電車的窗戶縫隙老大了,我正要提醒她,話音尚未出口就聽到咚的一聲她的手機瞬間沒了蹤影,從縫隙中掉到車皮里面去了。我正低頭觀察思索之際我家那位瞬間也沒了蹤影,她去跟司機打招呼了。干了半輩子維修工的我經(jīng)過仔細觀察之后,從包里取出一把酒店的塑料頭梳,掰掉梳子形成比筷子頭稍大些的不規(guī)則長方體,插入兩個不明真相的黑孔之中轉(zhuǎn)動90度,還真能打開一面鐵皮,此時我年輕的老婆與司機溝通后正返回上層,見壯趕緊上前俯下身子申手下去將手機撿了回來,然后幫忙鎖好鐵皮,說到:司機講要到終點站后請工程師來處理。隨后到下一站點時司機上來看究竟,我如實告之,他檢查了一下那片鐵皮,嘟囔著比我還要不標準的普通話回崗位去了,我到下一站也該下車了。對了,今天搭電車也是免費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下車后問了一個看上去頗有大學教授氣質(zhì)的行人,港大怎么走?他教我們從地鐵站內(nèi)走,果然按地鐵站內(nèi)的路標走岀來就到了,沒見到港大的大門就已經(jīng)在港大里面了,環(huán)顧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逸夫苑,自己還念叨了一句怎么那都有逸夫樓這個電影大王。然后隨大流跟著一群人往前走,可能是因為節(jié)假日,文娛活動中心、圖書館、教學樓等等全都閉門謝客。還好學生“食肆”里熱氣騰騰,正是飯點時間,于是上前跟兩位正在點餐機上點餐的女同學溝通后成功用她們的學生身份點了兩份午餐(外人進不了點餐系統(tǒng))取餐時廚房小伙看了看我回頭又給我添了一大勺米飯,真是太懂我了!難不成是學心理學的!我呀到哪米飯都是最愛。</p> <p class="ql-block"> 港大是一所綜合性、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有亞洲“常春藤”之稱。其前身為香港西醫(y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我們參觀的港大本部校區(qū)位于港島西部,占地面積并不大,依山而建。參觀的人還比較多,大多數(shù)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的。感覺大家都是糊亂的在繞房子,我倆繞來繞去居然踏上了龍虎山的“健身徑”,心想“香港大學”這四個字都沒見著就要走了嗎?又一想反正也是走馬觀花不看也罷,真是來去自由。</p> <p class="ql-block"> 沿著龍虎山的健身徑一直走可以到達太平山山頂,全程約三公里,傍晚前抵達太平山頂看維港華燈初上的時間還很充裕,可以悠閑漫步。路上時不時可以看到年代久遠的海防炮臺等軍事遺跡,亦可見“禁喂野豬”等野生動物的牌子,我倆赤手空拳的真遇到野豬出沒豈不驚心動魄。龍虎山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山風微拂、鳥聲悠揚,走在路上倒也心曠神怡。偶爾可遇三三兩兩、零零散散、或上或下、或黑或白等不同膚色的男男女女,從他們的著裝打扮不難看出都是純粹的健身運動人員。像我倆千里迢迢來到這里悠閑散步的游客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太平山頂上景象截然相反,這里游客如織、熙熙攘攘,他們大多數(shù)是山頂纜車輸送上來的,也都為了一睹維港兩岸的繁華景象吧!凌霄閣里摩肩接踵、排隊上摩天臺的人絡繹不絕,我看天色尚早不急于上摩天臺,可以別處看看,后來發(fā)現(xiàn)獅子亭這個點拍攝夜景也還湊合,就不上摩天臺了。我是深受央視經(jīng)常播放的維港夜景圖的影響才來的,必須等到華燈初上這一時刻打個卡留個影。 </p><p class="ql-block"> 維港有全球最美的夜景,夜幕降臨兩岸燈火四射,如同銀河般閃耀。這個亞洲和世界上最大的商業(yè)中心、據(jù)說建造了8000多座高層建筑,其中摩天大樓就有1300多座,隨著天色漸漸轉(zhuǎn)暗燈光便彌漫開來,讓你領略真正的萬家燈火相交輝映。</p> <p class="ql-block"> 終于在18:30這個當口,盡管燈光沒到最輝煌的時刻,但此刻落日的余暉依然燦爛,倘若等到燈火通明之時,天空就會變得灰暗而失去細節(jié)?!坝F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能高一點是一點,于是我即刻爬上亭子的欄桿背靠柱子穩(wěn)住相機,咔嚓兩下急忙下來。本來拍這種風光片最好要用三腳架的,一是可以慢門拍攝流動的水、飄逸的云、移動的車軌等等;二是可以分時段地拍攝不同時段的光景,然后后期堆棧疊加以求得到最佳的光影效果。但是旅途是很艱辛的除了自駕之外我是不會背著笨重的三腳架到處奔波的。拍攝現(xiàn)場若能找到安放相機的物體最好,若沒有就只能順其自然了。從燈光亮起到天空昏暗下來也就十多分鐘,為了這一時刻,為一張眾人都熟悉的照片,呆了幾個小時,這就是對這種愛好的執(zhí)著,無藥可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拍攝結(jié)束即刻前往排隊乘纜車下山,速速趕回維港看九點鐘的國慶煙花匯演。香港太平山山頂有軌纜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是亞洲的第一條纜索鐵路,發(fā)展至今單程載客210人,單程成人票價74港幣,雙程會便宜很多。纜車是用纜索牽引著兩個車箱沿軌道行駛的,坐在車里經(jīng)過陡峭之處很是刺激,8分鐘時間就可以將乘客從山頂送到山腳下,也算是一道風景吧!</p> <p class="ql-block"> 我們趕上了焰火燃放前的最后一班渡輪回到天星碼頭,只見碼頭的廣場上人潮涌動,我們只能沿著墻體向邊上移動,最后被擠到通往公廁的通道里,幸好可以看到維港最關鍵的一段,這個廁所的通道已經(jīng)水泄不通,也只能窩在這里了;目及之處皆是人山人海,不知道早晨用三角架占位的攝影師們會不會被擠壓到、能不能如愿以償。我這里就算有三腳架也無用武之地了,相機必須舉過人群的頭頂景物才能入鏡,拍煙花是要用慢門的技術活,這下只能安心地用肉眼好好欣賞吧!</p> <p class="ql-block"> 10月2日來港的第三天,早晨依然是維港,昨天沒來的人今天補上幾張記念照,可惜今晨的光線不佳,香港是東方的好萊塢必須要有幾張帶電影元素的照片,然后再乘免費的渡輪去灣仔,盡管金紫荊廣場只是一個廣場,但卻是最具象征意義的地方必須逛一逛,留影紀念。剩下的時間回到九龍半島開始在油尖旺這個商廈林立、游客如織的購物中心感受一下購物天堂的買賣氛圍。發(fā)現(xiàn)香港藥店特別多,而旺角的一家北京同仁堂大藥房里買藥的人擠得簡直是水泄不通,難怪我們內(nèi)地人去香港旅游回來大多都有帶藥品的習慣。只有逛不完的商場沒有逛不累的人,終于逛到了精疲力盡、終于舍得離開這個繁華都市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日15:01進旺角地鐵站,16:04出落馬洲站,隨即踏上深圳河上通關口岸的人行通道,步入深圳福田口岸回到內(nèi)地。接下來將在深圳呆上兩個晚上,然后乘坐4日上午的動車回家。前幾年來深圳沒時間去“世界之窗”這次補上,深圳世界之窗濃縮了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歷史風貌等等內(nèi)容,詳情就不再贅述了以圖代之且結(jié)束本篇游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