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故地,指我曾經(jīng)就學的原浙江省紹興衛(wèi)生學校(以下簡稱紹興衛(wèi)校),即現(xiàn)在的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醫(yī)學院的前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重游,是我在紹興衛(wèi)校畢業(yè)后的46年后,第一次(2024年12月22日)重新踏上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地方。46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吧,將近半個世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我年輕的時代,省下面的行政管轄區(qū)是“地區(qū)”,我的老家屬于浙江省紹興地區(qū)。該地區(qū)管轄五縣一市,分別是諸暨縣、上虞縣、嵊縣、新昌縣、紹興縣、紹興市(現(xiàn)大多已撤縣設(shè)市了)。那個年代,每個地區(qū)都有一所衛(wèi)生學校,專門培養(yǎng)衛(wèi)生醫(yī)療技術(shù)方面的醫(yī)學人才,我就是在那個年代就讀于紹興衛(wèi)校,時間是1977年3月5日入學,至1978年12月24日畢業(yè),學制二年,畢業(yè)后是中專生待遇。在當時社會,大學還沒有擴招,所以大學的本科生比較少,各行各業(yè)的中專生也算是單位的知識分子,因為他們有自己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工作后能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紹興衛(wèi)校,成立于1952年,由紹興??蹈呒壸o士職業(yè)學校和浙江省立紹興醫(yī)院衛(wèi)生技術(shù)學校合并組建而成。隨著形勢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中專學歷已不適應(yīng)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需要,而且紹興是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古城。為了紹興的未來發(fā)展,進一步增加知名度和競爭力,紹興必須要建立一所高等院校,于是在2000年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應(yīng)運而生,紹興衛(wèi)校并入紹興文理學院,成為紹興文理學院醫(yī)學院的前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61年,毛澤東主席曾在魯迅先生誕辰80周年時,有“鑒湖越臺名士鄉(xiāng)”的詩句。紹興出了大禹、勾踐、賀知章、范仲淹、王陽明、王羲之、陸游、徐渭、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周恩來、蔡元培、魯迅等許多名人,這些名人本來就是紹興人,或者他們的生活、事業(yè)成就在紹興,所以紹興是名副其實的名士之鄉(xiāng),也是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第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且,紹興還是水鄉(xiāng)、橋鄉(xiāng),有水就有橋,截止現(xiàn)在,紹興共有橋梁10610座,被譽為萬橋之鄉(xiāng)。其橋梁之多、分布之廣,在全國范圍內(nèi)是極為罕見的。況且有些橋梁,建造歷史悠久,像八字橋建于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年),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立交橋之一,代表了宋代卓越的建橋技術(shù)水平。八字橋的結(jié)構(gòu)為石梁橋,由主橋和輔橋組成,共有四組臺階,四向落坡設(shè)計,橋的兩端均呈八字,以形取名,故稱八字橋。八字橋是紹興歷史文化的象征之一,2001年6月25日,八字橋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站在橋上,可以俯瞰清澈的河水,感受微風拂面的愜意,也可遠眺古城的風光。橋的周圍生活氣息濃厚,河邊忙碌的居民,枕河而居;悠悠的河水,搖曳的烏篷船,構(gòu)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故八字橋,慕名而來目睹芳容并拍照留念的人眾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字橋附近的建筑,仍保留著原有的風貌,是歷史文化保護區(qū)。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是江南水鄉(xiāng)粉墻黛瓦古典建筑的美學標配,有著歲月更迭的歷史滄桑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紹興衛(wèi)校就設(shè)在八字橋邊,離八字橋最多20米左右。今天重新走在這條路上,每走一步,都覺得能踏出歷史的回響。八字橋的每一級臺階,均印記著我們?nèi)嗤瑢W二年校園生活的足跡,山水一程;衛(wèi)校通往八字橋的青石板路,有著同學們不可磨滅的履痕,所以對八字橋有特別的感情。如今故地重游,當我重新踏上八字橋時,往事歷歷在目,仿佛每一處風景,都鐫刻著往日的記憶,如同歲月輕撫,穿過舊夢;每一縷風,都攜帶著往昔的低語,使過往的煙云在眼前緩緩重現(xiàn)。那些青澀的記憶,便潮水般地涌來,讓人不禁感慨萬千,沉醉不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隨著形勢的發(fā)展,紹興衛(wèi)校并入紹興文理學院后,原衛(wèi)校房舍已被拆除,現(xiàn)改造成停車場,原來的舊貌已蕩然無存。但我曾經(jīng)在這里就學二年,二年的校園生活深深地根植于我的腦海之中,永遠不會磨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紹興衛(wèi)校,那座曾經(jīng)讓同學們充滿夢想的校園,如今已成為記憶中的風景。衛(wèi)校,有同學們學醫(yī)的初始足跡,美好的醫(yī)學人生就在這里起航。雖然原校舍已被拆除,但我們學醫(yī)的靈魂還在這里回蕩,原校園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我們的青春年華。那里曾經(jīng)有我們學習中醫(yī)中藥的讀書生涯,那水鄉(xiāng)的粉墻黛瓦,更見證了我們?yōu)閷崿F(xiàn)夢想而拼搏的日日夜夜。隨著歲月的更迭,同學間誠摯的友誼,早已在心里沉淀成厚重的情愫,深深地落印在每一位同學的腦海中,永遠是一生中美好的雋永回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有一些溫暖難以忘懷。在此,我要感謝紹興衛(wèi)校的每一位師長,“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得遇良師,三生有幸”。是你們傳授給我們知識,授人以漁。諄諄教誨、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使我們從一個懵懂無知、青澀的稚氣少年,學有所成,掌握了醫(yī)學專業(yè)知識,跨入衛(wèi)生隊伍,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白衣戰(zhàn)士,奮斗在醫(yī)療第一線,為人民大眾防病治病作出貢獻打下基礎(chǔ)。所以說,老師是我們每一位同學進入工作崗位前期的領(lǐng)路人,是我們永遠尊敬的師長。在此,我要向所有老師深深地鞠一躬,并說一聲:謝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多年前,與你不期而遇,追夢的季節(jié)從此開滿鮮花,也飄灑雨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多年后,仍難忘記,彷徨的少年期盼重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種溫暖始終珍藏心底,歲月逝去,你卻在我們的生命角落久久佇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是越劇《相遇》的部分歌詞,也印證著我們同窗二年的師生情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再次踏上八字橋,仰望藍天白云,晴空萬里;俯視清澈河水,緩緩流淌,我不禁想起那些在紹興衛(wèi)校度過的日子?,F(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46年,但那些記憶卻如同昨日一般清晰。橋上的風,似乎還帶著那時的溫度;橋下的水,似乎還流淌著那段難忘的校園歲月;橋上的人,似乎在告訴我往日的校園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江河相遇一滴水,同窗共讀一世情。二年的校園生活雖然短暫,但我們收獲了學業(yè),學到了知識,交到了朋友,大家相互牽掛互相慰藉,這就是一生中的最大財富。畢業(yè)后,我們曾召開過六次同學會,以此聯(lián)誼,增加彼此間的友情。雖然跨過了46個春秋,但同學間感情依然如故,朝暮與歲月同行,“人間有味是清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歲月如歌,青春如夢。八字橋,這座見證了紹興歷史與文化的古橋,也見證了我們各位同學二年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如今重新踏上這座橋,是一次心靈的回歸和情感的追溯,一次對過去的懷念與回憶。紹興衛(wèi)校,那個曾經(jīng)讓每位同學夢開始的地方,雖然已經(jīng)成為記憶,但那份情愫,那份對醫(yī)學事業(yè)的熱愛,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我將用一生的時間去懷念,去感恩衛(wèi)校學習生涯的情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跨出校門步入社會,甫知校園生活的美好。現(xiàn)今故地重游八字橋,憶紹興衛(wèi)校讀書生涯,是對過去校園生活的懷念。雖然時間模糊了大家的容顏,但青春的記憶與日月同輝,當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春就像未綻放的蓓蕾,充滿著憧憬和希望。歲月悠悠,世事滄桑,不經(jīng)意間青春已成舊夢,猛回首,來不及年輕就已經(jīng)兩鬢染霜。我們的同學,均在古稀上下,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了,享受著快樂的晚年生活。八字橋,這座古樸的古橋,也將繼續(xù)見證著紹興的發(fā)展與變遷,見證著每一個人的成長與夢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次專程造訪母校和八字橋,是我一個人的單獨行動,事先沒有去預(yù)約任何人。雖然紹興城區(qū)有我多位要好的同學,我想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故爾也沒有去打擾任何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冬的晨曦如同一抹夕陽的余暉,輕輕的籠罩在大地上,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和美好。我站在橋上思忖,不禁想起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再別衛(wèi)校,再別八字橋,再別古城紹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后,恭祝每一位老師和同學,身體健健康康、日子平平安安!歲月靜好,琴瑟和鳴,快快樂樂地安享各自的晚年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手機攝影(除老照片)、視頻、撰文、制作:壽仁國(壽楚)。</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