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有一個被歲月溫柔輕撫的小鎮(zhèn),名叫云水謠。這里的人們世代以耕織為生,日子過得不緊不慢,卻也自得其樂。尤其是每年的冬至,對云水謠的人來說,那可不亞于過年的大日子。</p><p class="ql-block"> 話說這一年,正值大明嘉靖年間,云水謠的冬至前夕,鎮(zhèn)上已是熱鬧非凡。家家戶戶忙著磨糯米粉、曬臘肉、包湯圓,空氣中彌漫著節(jié)日特有的溫馨與甜蜜。而我們的主人公,李大嘴,一個以說書為生的落魄書生,卻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正對著空蕩蕩的茶館發(fā)愁。</p><p class="ql-block"> “哎,這世道,連聽書的人都忙著過冬至去了?!崩畲笞熳匝宰哉Z,手里搖著那把已經磨得發(fā)亮的扇子,眼神里既有無奈也有幾分狡黠。突然,他靈機一動,一拍大腿:“對了,何不來個‘冬至特別版’的說書,講講咱云水謠的冬至趣事?。俊?lt;/p><p class="ql-block"> 于是,李大嘴開始在茶館里張羅起來,掛上了紅燈籠,貼上了喜慶的對聯(lián),還特意泡了一壺上好的龍井,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聽眾。</p><p class="ql-block"> 冬至當日,天剛蒙蒙亮,茶館里就擠滿了人。李大嘴一身新衣,站在臺前,清了清嗓子,開口便是一段開場白:“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今兒個是冬至,咱們云水謠的傳統(tǒng),那可是比過年還熱鬧。話說這冬至啊,為啥這么重要?聽我細細道來……”</p><p class="ql-block"> 他先是講起了冬至的起源,從古代的天文觀測講到皇帝祭天,再講到尋常百姓家的習俗,比如吃湯圓寓意團圓,祭祖祈福求來年的風調雨順。講到興起時,李大嘴還模仿起了各家各戶包湯圓的情景,逗得聽眾們前仰后合,連平時不茍言笑的王老爺也忍不住笑出了聲。</p><p class="ql-block"> “要說咱們云水謠的冬至,還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那就是‘湯圓大賽’!”李大嘴神秘兮兮地說,臺下的聽眾立刻來了精神,紛紛豎起了耳朵。</p><p class="ql-block"> 原來,每年冬至,云水謠都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湯圓大賽,各家各戶拿出自家最拿手的湯圓,由鎮(zhèn)上的老老少少投票評選出“最佳湯圓”。獎品雖不豐厚,但那份榮譽足以讓得主在鄰里間風光一整年。</p><p class="ql-block"> 李大嘴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往年的比賽盛況,從張家的芝麻餡甜到心里,到李家的咸肉湯圓別具一格,再到王家那神秘的“五行湯圓”,據(jù)說包含了金(黃豆)、木(筍干)、水(魚湯)、火(辣椒)、土(黑芝麻)五味,寓意五行調和,吃了能驅邪避災,引得聽眾們嘖嘖稱奇,紛紛表示今年一定要去嘗嘗這“五行湯圓”。</p><p class="ql-block"> 說到興頭上,李大嘴還即興賦詩一首:“冬至陽回春又來,云水謠中笑聲開。湯圓大賽顯身手,家家戶戶樂開懷。”</p><p class="ql-block"> 隨著故事的推進,茶館里的氣氛也越來越熱烈,大家仿佛已經置身于那熱鬧非凡的湯圓大賽現(xiàn)場,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p><p class="ql-block"> 最終,李大嘴的“冬至特別版”書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人們帶著對冬至的美好期待,紛紛散去,準備迎接屬于自己的冬至之夜。而李大嘴,看著空空如也的茶館,心中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他知道,這個冬至,不僅為云水謠帶來了歡樂,也為他這個落魄書生,找到了新的生機與希望。</p><p class="ql-block"> 從此,云水謠的冬至,不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成為了李大嘴口中流傳不息的故事,年復一年,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