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漫步笑林</p><p class="ql-block">圖 漫步笑林 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 用回憶將塵封了的往事大門打開,下面記述的瑣事,便是我的“我與鐵路”之憶。</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登上火車與鐵路打交道是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初,那是從廣州坐火車到北京某大學上學。</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第一次體驗,雖然距目的地千里迢迢,有離家的不舍而心緒低落,但車<span style="font-size:18px;">輪與鐵軌的碰撞聲當啷當啷有節(jié)奏地響著,倒像是一首渾厚的樂曲,消減了些許我的郁悶。我也開始</span>時不時地往窗外看著。遠處的農(nóng)田村舍不停地移動,鐵路沿線兩邊的綠樹草叢更是迅速地向后逝去。 </p><p class="ql-block"> 啊,鐵路沿線陌生的土地陌生的異鄉(xiāng),在我心中是多么的新奇,多么的異樣!</p> <p class="ql-block"> 列車在快速地行進著,經(jīng)過廣東最北邊的韶關(guān),掠過湖南衡陽,進入有“愛晚亭”名景的長沙,下一站便是湖北省會著名的武漢重鎮(zhèn)了。</p><p class="ql-block"> 在武漢觀看長江大橋是我的最大奢望!此前曾經(jīng)完整地閱讀過一本謳歌修建長江大橋工人的紀實性小說。當時看得手不釋卷,看得心潮澎湃,更看得眼角噙淚。印象最深的一處是對克服橋墩沉箱困難的記述。我為宏偉的長江大橋感到驕傲!為蒸蒸日上的祖國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等到火車真正開過大橋時天色已晚,除了聽到火車過橋時異樣的轟隆聲和看到星星點點的燈火外,夜色中已經(jīng)看不到雄偉的大橋模樣,看不清滾滾東流的長江水!心里積存著一種難于排解的惆悵。</p> <p class="ql-block"> 坐京廣鐵路未能看到武漢長江大橋確實是個很遺憾的事。換句話說,能親眼看到武漢長江大橋是魂牽夢縈中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所幸后來應武漢同學之邀,我們班坐京廣鐵路的二位同學中途在武漢下車,一起游覽了雄偉的長江大橋。站在橋面上真正領(lǐng)略到了“滾滾長江天上來”和“孤帆遠影碧空盡”磅礴大氣、浩瀚無垠的美景。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鐵路、公路兩用橋,它的建成不僅連結(jié)了武漢三鎮(zhèn),也為祖國的工業(yè)化建設(shè)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游覽完畢合影留念。照片雖是黑白的,但仍然保存得很好。</p><p class="ql-block"> 自此在校學習期間,無論何時回廣州家里或者從家返北京的學校都離不開鐵路,具體點說離不開京廣鐵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與同學在長江大橋處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數(shù)年后畢業(yè)分配時我竟然沒有接受去老師建議的地方,而是去了新成立的河南靈寶金礦。當時考慮的僅僅是那里有隴海鐵路經(jīng)過,回家時坐隴海線再轉(zhuǎn)京廣線鐵路來得方便些。</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想來確實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有點愚蠢,不管考慮什么問題總是唯“鐵路”論。說好聽點就是與鐵路結(jié)緣了吧!</p><p class="ql-block"> 說實在的我的鐵路情懷,還表現(xiàn)在以后工作時出差的首選交通工具還是坐火車。尤其是有了高鐵以后,千公路以內(nèi)的距離總是覺得選高鐵好。理由是高鐵既快捷又安全,且相對飛機經(jīng)濟實惠。</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我的工作從靈寶調(diào)到了鄭州,并在這里退休。</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時常到北京看望親友,或者回廣州探親,又回到了京廣線上。這里的站點名字雖然未曾變動,然而站點的面貌卻有了似曾相識的改變,甚至有的已經(jīng)無從辨認;鐵路沿線兩邊的綠樹已經(jīng)變得挺拔高大茂密成林,低矮的土坯房已經(jīng)被磚房、樓房所代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房屋覆蓋著紅的或藍的的瓦頂,有了天宮的彩瓦掉落人間的感覺。 </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以來鐵路沿線40年的變化,讓熟悉又變成了陌生,讓簡陋變成了繁華!</p> <p class="ql-block"> 又過了若干年的2015年,因家中有事坐京廣線火車到了武漢,在那里住了差不多一年。這不住下后還是先游覽長江大橋,從橋頭堡乘坐電梯上到橋面,并從武昌橋的這邊走到了漢陽橋的那邊,邊走邊看邊拍照留下了頗多影像。又是一個40多年的前后相比,從熟悉變到了陌生。陌生的是黃鶴樓巍然屹立在武昌這邊的龜山上;武漢三鎮(zhèn)間又架起了新的大橋;幾條地鐵線把江城緊緊地連接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熟悉的是,偉人詩中描述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的武漢長江大橋,這座新中國自己建造的大橋,依然靜靜地橫臥在滾滾長江上,承載著昔日的輝煌,創(chuàng)造著未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游武漢長江大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