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們是2024年10月3日從鄭州市乘高鐵到了鶴壁市。鶴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鶴壁”一名最早見于《金史》,相傳古時有雙鶴棲于南山之峭壁,故名其山為“鶴山”,其村為“鶴壁”。亦有一說為其名源于道士在飯店影壁上所畫白鶴可起舞的神話傳說。</p> <p class="ql-block">??h古城位于河南省鶴壁市,商代時當?shù)胤Q為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隋唐時為黎州,明初改為??h。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一直是田野豐饒城鎮(zhèn)繁華之地,古老的遺跡在古城中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h古城的西城墻,它是??h古城保存最好的一段古城墻了,雖然城門、城樓都是新修的,但墻基是老的。經(jīng)過修繕,現(xiàn)在依然可以登上城墻,俯看西大街。</p> <p class="ql-block">從西城門進入西大街,最先看到的一座孤立的小樓叫“遏云樓”,是古代的一座戲樓。樓前有當?shù)氐氖忻褡觥膀T馬”的營生,去的時候正好生意開張。遏云樓對面是一座關(guān)帝廟,正在大修,暫時沒有開放。</p> <p class="ql-block">和遏云樓做鄰居的是??h電影院,同樣是“革命風”,在里面看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這樣的電影一定會很有感覺。</p> <p class="ql-block">西大街還有很多小的岔街,像這個就叫“雞市街”,在古代應該相當于農(nóng)貿(mào)市場。</p> <p class="ql-block">西大街現(xiàn)在也是商鋪林立,有賣吃的,有“嘿店”,還有拋繡球招親的,沒有女朋友的不妨去試試運氣。</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在??h古城西大街上的??h兵役局舊址。</p> <p class="ql-block">浚縣古城正中間的這個建筑是文治閣,他是整個浚縣古城的中心,也是浚縣的標志之一。明代時叫中心閣、鐘樓。清朝重修后改名“文治閣”。</p> <p class="ql-block">一條東大街,半部浚縣史,從文治閣往東走,就是東大街。</p> <p class="ql-block">東大街最典型的就是這幾棟“革命”風格的建筑,總能讓人想到那個紅火的年代。另外東大街還有一個“宋家大院”,是清朝留下來的四合院,不過正在翻修。</p> <p class="ql-block">最西邊是一條河,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運河,這條河就是衛(wèi)河(永濟渠)的??h段,在古代這里是衛(wèi)河重要的碼頭,吞吐量相當可觀,造就了浚縣商業(yè)的繁華。而上面架的一座石橋,叫云溪橋,在當?shù)匾矘O為有名。</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西城墻,是??h古城保存最好的一段古城墻了,雖然城門、城樓都是新修的,但墻基是老的。經(jīng)過修繕,現(xiàn)在依然可以登上城墻,俯看西大街。</p> <p class="ql-block">浚縣文廟又稱“孔廟”,1373年(明洪武六年)建于縣衙東。明、清各有擴建,規(guī)模漸大,趨于完整。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緊湊。</p> <p class="ql-block">浚縣文廟門前墻上嵌有”以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石碑,以示尊孔。頭門之內(nèi)有唐槐一棵,干粗4米余,中空,生機盎然,郁郁蔥蔥,內(nèi)生一徑尺榆樹,俗稱"槐抱榆"。</p> <p class="ql-block">文廟院正中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賢諸牌位,東西廊房內(nèi)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大成殿"和廊房建筑規(guī)模宏大,式樣古樸,莊重大方。</p> <p class="ql-block">這是明代洪武十二年的??h重建廟學之記碑,通高2.5米,寬0.85米,厚0.23米。明代嘉靖三十二年的??h重修儒學記碑,通高3.87米,寬0.88米,厚0.26米。同時發(fā)現(xiàn)的二龍戲珠御路浮雕,高1.52米,寬1.88米。這些文物對研究??h古城變遷及文廟的歷史有很高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h縣衙位于河南省鶴壁市??h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官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縣衙建筑群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規(guī)模宏大。縣衙正門口上聯(lián)是“伾浮巍巍萬年風骨澤寶地”,講的大伾山和城西浮丘山給??h這塊寶地帶來恩澤,下聯(lián)是“淇衛(wèi)湯湯千載流韻惠斯民”。講的是淇河和衛(wèi)河滋養(yǎng)造福本地百姓。</p> <p class="ql-block">縣衙大門的東側(cè)為“旌善亭”,亭子上的對聯(lián)為“旌忠良褒清廉亙古不變,善黎庶敬孝悌萬世流芳?!膘荷仆な怯脕肀頁P好人好事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進入縣衙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高聳的影壁,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仍清晰可見。繞過影壁,眼前出現(xiàn)了一片開闊的廣場,地面用青石板鋪成,顯得古樸莊重。廣場兩旁是兩組重要的建筑群,分別是辦公區(qū)和住宅區(qū)。</p> <p class="ql-block">辦公區(qū)內(nèi)的建筑高大雄偉,門窗上的木雕精美絕倫。正中央的大堂是審案辦公的地方,擺設簡單卻透出一種威嚴。大堂內(nèi)掛著一塊驚堂木,是審案時用的道具。大堂墻壁上掛著幾幅先賢名言,時刻提醒官員要清正廉明。</p> <p class="ql-block">住宅區(qū)建筑更為精致,體現(xiàn)了古代官府的尊貴與私密。主體建筑為三進四合院,庭院幽深,廊檐分明。門窗上雕刻著吉祥圖案,寓意著官運亨通、家庭和睦。院內(nèi)的花園小巧玲瓏,假山、水池、花木一應俱全,透出絲絲雅致。</p> <p class="ql-block">縣衙后面有4座圓形建筑,是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土圓糧倉。土圓糧倉的倉身為磚結(jié)構(gòu),圓柱形,倉頂攢尖灰瓦頂,下部東北面開倉門,上部設通風窗。倉內(nèi)頂部為4層木梁架結(jié)構(gòu),梁架用木條和泥搭建,數(shù)百根木頭交織搭建,交錯縱橫,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在??h古城縣衙東側(cè),復原了一座清代典史署的院落,雖然沒有古縣衙規(guī)模宏大,但還是蠻排場的。</p> <p class="ql-block">清朝的時侯,縣令也不是光桿兒司令,而是有助手輔佐的。典史就是縣令的副手之一。我們都知道,古時縣令是七品芝麻官兒,可七品官還不是最小的,下面還有縣丞、主簿和典史,一般來講,大縣縣令有縣丞、主簿協(xié)助,小縣設典史輔佐縣長處理事務。</p> <p class="ql-block">丞相當于副縣長,主簿算是八品官,典史是最小的官職,勉強是個九品官兒吧。顧名思義,典史署就是典史辦公的地方,??h典史還管著巡捕房,相當于兼任公安局長。</p> <p class="ql-block">??h典史署比隔壁的縣街小了很多,但也有幾個農(nóng)家院子那么大,還是二進院兒的格局,臨大門的院子東西廂房是巡捕房,里面院子應該是典史辦公起居的地方,署內(nèi)樓房瓦舍看上去挺氣派的!</p> <p class="ql-block">在??h古城吃特色美食,少不了“石子饃”???h人直接叫“子饃”,子帶兒話音,聽起來很有美食的味道??粗芟裎覀兡抢锏酿W餅,吃起來外酥里嫩,里面都是肉和雞蛋。</p> <p class="ql-block">走進浚縣古城,仿佛能穿越千年,沉浸在最真實的歷史中,那種懷古的情懷,就是在這兒最能找到滋味。這兒的老街,多年來都沒被那虛假的繁華給淹沒,還是那么樸實、安靜,市井生活清凈自在,味道啊,那可是古老的韻味,躍然紙上,讓人久久不能忘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