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襄陽長門遺址公園內的長門,又稱震華門。古城原有陽春、西城、文昌、臨漢、拱辰、震華六座城門,每座城門均有翁城,現存臨漢門、拱辰門、震華門三座城門,震華門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現存的長門遺址即原來震華門的屯兵翁城,城門內額題有威震華夏四字,位于古城的東北角。明朝開國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聯系更加緊密,加強城墻防御能力,把城墻向東北擴展,修建此門?,F存的長門遺址附近仍有部分城墻片段,見證了明朝時期的軍事防御體系。盡管長門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顯著,但遺址景觀亮點較少,游客不太多。</p><p class="ql-block"> 現在正在維修建設的景區(qū),將修建古戰(zhàn)船,恢復長門碼頭,修筑中心環(huán)島,使水系連接護城河。以長門城樓為依托,建設青少年軍事訓練基地和遺址紀念廣場,向公眾展示這段歷史,增強人們對古代防御工事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靜靜矗立的震華門,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記憶,期待它的重光。</p> <p class="ql-block">楊嗣昌,崇禎十年出任兵部尚書,督師輔臣。張獻忠破襄陽,楊嗣昌憂懼交加而死,享年54歲。崇禎皇帝賜楊嗣昌詩:鹽梅今暫作干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yǎng)遂民生。</p> <p class="ql-block">孔明拜師,表現少年諸葛亮在襄陽拜龐德公為師的情景,龐德公侄兒龐統(tǒng)與之交友,同列門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