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坦桑尼亞一年,不管是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每天都要和本地土著接觸打交道,時不時驚嘆黑色人種的運動天賦實在是太強了,在中國看來是耍雜技和體操的特別技能,坦桑人幾乎天生都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坦桑因為經(jīng)濟落后,自行車不多,摩托車更少,騎行者都很自豪。我們每天晚飯后出去散步,路上偶爾碰見騎摩托、自行車的,見到我們是外國人就很興奮,會炫耀車技,就是把前輪拉起來,只用后輪騎行。有時是一個、兩個人,有時是一群人,大聲吆喝著,快速單輪騎行,讓我們詫異不已。當然坦桑人最厲害的功夫,是用頭頂東西,已經(jīng)到了登峰造極,無物不可頂?shù)牡夭健?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農(nóng)具頂著帶。坦?,F(xiàn)在還處于農(nóng)業(yè)社會,基本上都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大部分人都要到田地里干活。干活就需要農(nóng)具,干農(nóng)活的農(nóng)具基本上跟中國差不多,就是鋤頭、鐵鍬等等。這些農(nóng)具,中國人基本上是用肩頭扛著的,所以才有“帶月荷鋤歸”的唯美詩篇。但坦桑人不管是鋤頭還是鐵鍬都是用頭頂著,而且頂在頭上還紋絲不動,一路上還能談笑嫣嫣。所以“帶月荷鋤歸”如果用非洲人來寫,那就是“帶月頂鋤歸”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收獲頂著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坦桑人頂著農(nóng)具到田地里去干活,不管是種玉米還是種水稻,還是其它的蔬菜,總會有收獲的時候。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中國人一般都用筐、籮裝著,用手提著或者用肩挑著、抬著回來。坦桑人也用筐裝著,但是卻是用頭頂著回來的,所以在路上碰到頭項一筐蔬菜、一筐玉米的是屢見不鮮。有的時候還能碰到頭頂柴火的奇觀。坦桑液化氣不普及,即使是在坦噶這樣的省會城市里,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柴火做飯。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撿柴火回家的坦桑婦女們,她們頭頂著一大捆柴火,疲憊而又滿足的走在路上。我小時候也上山砍過柴火,一般都是用背背下來的。所以見到這些頭頂柴火的坦桑婦女,我就不由自主的擔心她們的頭受不受得了、脖子受不受得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商品頂著賣。坦桑的市場還是比較活躍的,有大的超市,各種貨物都比較齊全。也有流動商販,他們就帶著貨物在大街小巷上叫賣。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商品都是用頭頂著賣的。有一次,在一個正式的閱兵場合,我們坐在觀禮臺上,正聚精會神的看著閱兵式呢,突然,臺前冒出一個頂著一筐裝著礦泉水和飲料的黑人小伙子,向我們叫賣。我們向他買了幾瓶礦泉水,他動作嫻熟的從頭頂?shù)目鹄锶∠聛磉f給我們,還輕松自如的收錢找錢,而頭頂?shù)目鹄稳缗褪_€有一次,我們在路上碰到一個頭頂著鞋子的坦桑婦女。我有點詫異,鞋子不是應該穿在腳上的嗎,頂在頭上干嘛呢?據(jù)了解的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賣鞋子的商販,她的鞋子就是用頭頂著買的,這一雙賣完以后再回去用頭頂著一雙出來。這頭頂就好像是坦桑人的第三只手,沒有什么不可以用頭頂?shù)摹?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坦桑的“頭頂功夫”,一開始讓我們驚奇、嘆服,時間長了我們也見怪不怪了。經(jīng)查詢才知道,用頭頂東西是坦桑以及非洲人的一個文化習俗。在非洲的許多地區(qū),用頭頂東西被視為一種傳統(tǒng)技能和生活方式,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據(jù)科學研究表明,用頭頂東西還有三大優(yōu)勢:一是省力。頭頂物品可以減少身體肌肉維持平衡所消耗的能量,因為頭頂?shù)膲簭娤鄬^小,且頭部運動幅度較小,這使得能量消耗更低,效率更高。二是解放雙手。用頭頂東西可以空出雙手進行其他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遮陽。由于非洲大部分國家處于熱帶,陽光非常強烈。頭頂物品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陽作用,減少陽光直射,保持頭部涼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了解到這三大優(yōu)勢以后,我們也嘗試著用頭頂東西,結果沒有成功,不要說頂著東西自由行走,就是原地不動頂一會兒就會掉下來,還把頭頂?shù)蒙?。原來這是人種的差別,非洲人的頭發(fā)通常卷曲且具有較好的摩擦阻力,這使得頭頂物品更加穩(wěn)固,不容易滑落??磥砦覀凕S種人的絲滑黑發(fā),不能承受這生活之重,還是默默地為非洲人的頂上功夫贊嘆吧。</b></p> <p class="ql-block"> 印志均2024年12月17日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