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2月,我和山友們踏上了經(jīng)黃巖溝攀登髽鬏山的徒步之旅。因髽鬏山是西山屋脊上的重要制高點,又有歷史硝煙的痕跡,故髽鬏山成為了京城戶外的打卡點,從而髽鬏山也具有了自己響當當?shù)拿?。這次旅行不僅讓我追溯了往日在這里的登山快樂情景,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時空變化所帶來的留念和感懷。年年爬山山相似,歲歲爬山人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冬日的清晨,寒風凜冽,我們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黃巖溝的路途。山路蜿蜒曲折,兩旁的樹木在寒風中搖曳,仿佛在為我們加油鼓勁。其中一位山友穿著黃色上衣,黑色褲子,手持登山杖,堅定地走在最前面,引領著大家前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海拔逐漸升高,山間的景色也變得愈發(fā)迷人。老蒲獨自走在山路上,背著背包,步履輕盈。他時而停下腳步,欣賞著周圍的風景,時而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陽光透過樹梢灑在他的紅色沖鋒衣上,溫暖而寧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路越來越崎嶇,但大家的熱情絲毫未減。登山強驢老王在崎嶇的小路上前行,背景是一座巨大的巖石。他時而低頭查看路線,時而抬頭眺望遠方,臉上洋溢著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爬升在山腰的途中,一塊巨大的巖石顯得格外醒目。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見證著無數(shù)登山者的足跡。老蒲說很像蘇軾,老蔡則命名為“望君歸”,我們在這塊巖石前駐足,目視著它的獨特造型,感受著老天賜予我們的視覺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處開闊的平臺上,我停下腳步,回望來時的路。手握著我以前留下的路標,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經(jīng)歷感,為此請山友老鄭拍下了這一幅照片。此時雖然空氣還是有點寒冷,但冬日的陽光灑在身上,增添了溫暖而舒適,仿佛登山的一切美好才剛剛開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終于,我們登上了山頂。曉麗站在山頂揮舞手臂,慶祝我們的勝利。她臉上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陽光,溫暖而燦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頂?shù)娘L景美不勝收,登山者陳宇站在山頂上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個世界。遠處,廣闊的山脈和清澈的天空交相輝映,讓人陶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山頂上,我們找到了一塊平坦的地方,坐下來休息。除了山風有點狂勁,周圍寧靜而美麗,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靜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休息片刻后,我們繼續(xù)前行。四位徒步者坐在巖石旁休息,面帶微笑看向鏡頭。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顯得格外精神抖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經(jīng)過一番努力,我們終于抵達了最高點。站在石碑前面合影留念。石碑上刻著“馳援南口戰(zhàn)役”幾個大字,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山的歷史與傳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一群人在山峰之巔留影的照片,他們面帶笑容,看起來非常開心。這一刻,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只留下美好的回憶。老王和陳宇的臉上洋溢著更多的笑容,仿佛在說:“我們做到了!”,因為這是她們首次從北坡爬上髽鬏山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望這次旅程,每一刻都值得銘記,尤其是老蒲探路功不可沒,無論是成功的登頂還是沿途的美景,都成為了我們共同的記憶。未來,我們還將繼續(xù)攜手前行,在更多的旅途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