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沒有人知道為什么這張照片放在了最前面?一般來講,第一張照片都是有一定意義的,那么它呢,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仔細端詳,仔細看看,它到底像什么呢?是不是像一只眼睛呢?是!它就是帕米爾之眼,最起碼我覺得就是。照片已經(jīng)體現(xiàn)不出它給我的震撼和驚悚。它就那么安靜的遠遠的看著你,直至心底……或許這就是旅行的真正意義吧</p> <p class="ql-block"> 塔莎古道,一條鮮為人知的、隱藏在帕米爾高原、西昆侖山連接著塔什庫爾干縣和莎車縣的一條古老交通道路。這次新疆自駕游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穿越這條320公里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古道那就有久遠的歷史了。1000多年以前,唐玄奘東歸之時就是翻越昆侖山,穿過帕米爾高原,沿葉爾羌河大峽谷到達莎車。在他的那篇《大唐西域記》里詳細記錄了這一段旅途的艱辛:“……驚途險阻,寒風(fēng)慘烈、暴風(fēng)奮發(fā)、飛沙雨石、遇著喪沒,難以全生……”。由此可見,塔莎古道之艱難。唐末以后,由于伊斯蘭教的侵入,塔縣漸漸成為穆斯林聚集地區(qū),而莎車保持佛教文化,這條古道漸漸荒廢,僅有其間的一些自然村落的勉強使用……</p><p class="ql-block"> 其實塔莎古道是現(xiàn)代人的稱呼,好像也就是解放以后政府大規(guī)模篩查摸底,才徹底將這條路連接起來,當時的工作隊為了方便就取了兩地第一個字為這條路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塔莎古道全程320公里,其中塔縣到班德爾大橋大概40公里,然后在路旁就可以看到一個寫著前往莎車的路牌,自此就開始了塔莎古道的穿越。</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班迪爾藍湖玩的時間長了,到下地板水庫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離開道路在水庫邊上的一塊空地安營扎寨。在昏暗的營燈下,臨湖支起桌子,泡一壺茶,拿出薩克斯有一句沒一句的吹著。遙想玄奘東歸之時,是不是翻過昆侖山穿越帕米爾也在這里停留過,是不是也是在這里打坐修行,是不是一遍又一遍誦讀《心經(jīng)》…那個時候的西域各個番國都還信奉佛教,玄奘東歸之所以選擇這里也是為了弘揚佛法,肩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使命……</p> <p class="ql-block"> 離開下地板水庫就是葉爾羌河大峽谷了,也就是塔莎古道了。反反復(fù)復(fù)提及葉爾羌河大峽谷這是因為葉爾羌河一直伴隨著塔莎古道,還有每次提及這個名字就能想起玄奘大師,還有就是葉爾羌河對于新疆來說就相當于是中國的長江黃河一樣,是新疆的母親河……</p><p class="ql-block"> 沿葉爾羌河大峽谷前行三十公里左右就是有名的大同鄉(xiāng)了,這里每年春季杏花盛開,遍布整個峽谷 ,到了秋季則樹上掛滿了成熟的杏子,是有名的干果吊干杏。原本就是想嘗嘗味道,結(jié)果買了一大箱子,成了我一路上的零食,一直到離開新疆都沒有吃完。大同鄉(xiāng)據(jù)說是被最晚發(fā)現(xiàn)的一個村子,這里的人每年只有冬季的時候才能渡過葉爾羌河到達塔縣,必須在解凍之前返回村子,否則就要在外面等來年冬天才可以回來……</p> <p class="ql-block"> 這一段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成了“愛情隧道”,也不知道是怎么樣的腦洞大開才能想到這樣一個名字,或許是我來的時機不對?</p> <p class="ql-block"> 過了大同鄉(xiāng)路就徹底爛了。路況雖然還不錯,但是已經(jīng)有禁止通行的標志了,上面書寫社會車輛禁止通行。漸漸深入,鐵質(zhì)的護欄被落石砸的東倒西歪,巨大的石頭橫在路中間,只能勉強通過,最可怕的是如刀片一樣的石頭時時刻刻威脅著輪胎。結(jié)果也真的印證了墨菲定律,一塊尖石扎進了右后輪胎,還好胎壓監(jiān)測雖然報警,但一直穩(wěn)定在1.6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敢換胎,掛上四驅(qū),拖著破了的輪胎前行,一是沒有合適的位置,二是怕如果再破了那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就抱著報廢一條輪胎的想法,低速行駛在峽谷中………</p> <p class="ql-block"> 沿路的風(fēng)景奇好,對于我來說是這樣子的。車開得很慢,一是為了拍攝到自己喜歡的照片,二來也不停地檢查輪胎情況。</p><p class="ql-block"> 雖說是玄奘東歸之路,但由于修建水庫,原有的古道早就沒入水中,現(xiàn)在的路應(yīng)該是修建水庫的時候重新修建的。沿路大概有六十多公里的破損路面,被落石砸毀的護欄隨處可見,有些護欄已經(jīng)沒入水中,還有一些斷斷續(xù)續(xù)被雪水沖刷的路面,就這樣跌跌撞撞行駛在這條爛路上。說來奇怪,幾十公里的爛路居然開得很安心,也好像自己盼望的穿越古道就應(yīng)該是這樣……</p> <p class="ql-block"> 說是阿孜拜力迪爾湖也好,還是葉爾羌河也好,或阿爾塔什水庫也好,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里的景色已經(jīng)遠遠超乎想象,尤其那水的顏色總是在變,換個角度就不一樣了,周邊峽谷里的山形、顏色也是別拘一格,一路上總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顧不得是在懸崖之上,峭壁之下,回想起來是有一些忘乎所以了,好在老天保佑,沒有出現(xiàn)意外……</p> <p class="ql-block"> 塔莎古道確實值得一走,但最好別像我一樣,起碼有個伴可以幫著在前面看著點路指揮一下,得四驅(qū)車,有些地方還是有些難度的,不過以后應(yīng)該會好起來的,畢竟連接著兩個縣,國家一定會解決的,尤其在這么一個重要的地方,一頭是中巴公路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另一頭是連接著G315,G219,如果從塔縣繞行喀什到莎車,要多走三四百公里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喜歡攝影的話那就一定早晨早點出門,趕到阿孜拜力迪爾湖的時候時間剛好,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的顏色特別好看,如果是春季,那么就選杏花盛開的時候,漫山遍野的山花杏花也是值得停留的。山區(qū)開車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力集中,防止刀片石扎破輪胎,還要注意路面,謹慎駕駛……</p> <p class="ql-block"> 阿爾塔什水庫是在2011年10月10日開工建設(shè)的。莫名其妙的時間,為什么就不能提前幾天放在十月一號呢,偏偏選了這么一個時間。別問我為什么,知道的都懂,不知道的就算了,如果僅僅只是巧合,那到?jīng)]有什么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阿爾塔什水庫的建設(shè),玄奘東歸之時的塔莎古道不復(fù)存在,但是可以想象,玄奘大師一行人,攜帶著取回的真經(jīng),肩扛馬托,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古道上,臨河而居,掬水而飲,廣設(shè)法壇,弘揚佛法……</p> <p class="ql-block"> 出交通隧道之后一路下行,行至谷底,地勢趨緩,辮狀河道流淌著藍色的河水。以前夏季,各個冰川融化的雪水充斥著葉爾羌河下游許多村鎮(zhèn),給當?shù)匕傩丈顜順O大的不便和損壞,為此多方印證才在2011年開始修建水庫,解決葉爾羌河的災(zāi)害。阿爾塔什水庫的建設(shè)極大改善了葉爾羌河流域的水災(zāi),對中下游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葉爾羌河與和田河,阿克蘇河,孔雀河等一系列河流匯集成我國最長的內(nèi)流河塔里木河,澆灌著新疆廣闊田地……</p> <p class="ql-block"> 進入莎車之前的丹霞地貌還是有一些特色的。其實從昆侖山出來,這里的景色似乎已經(jīng)不能引起注意,而如果從莎車出來的,又因為對塔莎古道的期待也忽視它們的存在,倒是我這樣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對什么都感覺好奇,又沒有什么時間限制,見什么都拍,結(jié)果拍了許許多多的照片,回頭看看,都是些滿滿當當?shù)幕貞洝?lt;/p> <p class="ql-block"> 新疆旅行途中,總是產(chǎn)生民族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的想法。新疆的歷史反反復(fù)復(fù),要不就是四分五裂,要么就是境外勢力滲入,尤其是清朝末期,沙俄勢力滲入,分裂勢力的出現(xiàn),使得國土面積損失上百萬平方公里,還有蒙古國的獨立,最大的原因應(yīng)該就是這些少數(shù)民族缺少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五十六個民族應(yīng)該像石榴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該怎么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