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聊聊我自己》</p><p class="ql-block">執(zhí)筆 梅花</p><p class="ql-block">圖片 梅花</p><p class="ql-block">許久未提筆,今日忽有感,不妨聊聊自己的過往。我是一位退休的工人,一個平凡無奇的人,一生中并無驚天動地的壯舉,僅是萬千家庭主婦中的一員。盡管歲月已逝,但心中依舊保持著那份青春的活力。年輕時,我雖非傾國傾城之貌,卻擁有一雙清澈善良的丹鳳眼,白皙的瓜子臉上洋溢著清純之美,尤其是那烏黑亮麗的大辮子,輕盈搖曳間不知傾倒了多少少年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的收入勉強能夠維持家用,然而家中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弟弟,頻繁的疾病使家里的積蓄捉襟見肘。那時,父親常向單位的互助會借錢度日,母親則在街道辦的工廠里糊紙盒補貼家用,即便如此,收入仍難以覆蓋家庭開支。這一切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放學后便主動承擔起更多的家務(wù),如生火、清理煤渣,甚至提前為父母準備好晚餐,以減輕他們的負擔。生活的艱辛磨礪了我的意志,使我變得堅強不屈,無論多苦多累,我始終是父母的好幫手,在學校里亦是老師的得意門生,成績始終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我的不順之處在于未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一家針織廠。初入車間,面對整齊排列的機器和身穿白圍裙、頭戴白帽的年輕女工,我心中充滿了熱情與期待。工作的第一天,一切都顯得那么新鮮,我緊跟在班長身后,臟活累活搶著干,干勁十足。然而,人畢竟不是機器,需要定期保養(yǎng)與休息。隨著結(jié)婚生子,家庭負擔日益加重,高強度的流水線工作讓我逐漸感到力不從心。每日八小時的勞作如同機械運轉(zhuǎn),吃飯時間僅有半小時,上廁所都要小跑,稍有懈怠,面前的布料便會堆積成山。此外,加班至深夜更是家常便飯,以至于離家在外的孩子幾乎認不出我來,累得回家連床都爬不上去了。最終,我不得不托人走關(guān)系,才得以調(diào)離這家工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新的單位,本以為可以過上舒心的日子,工作輕松,工資可觀,環(huán)境也令人滿意。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單位出臺新政策,允許集體職工轉(zhuǎn)為國營職工,這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然而,我偏偏成了那個不幸的例外,因差了三個月的時間,未能轉(zhuǎn)正。從此,我與國營職工之間的待遇差距猶如天壤之別,無論是獎金、福利還是養(yǎng)老保險,我都只能望塵莫及,永遠處于墊底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當我還在為這份待遇不滿時,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下崗潮席卷而來,單位毫不留情地將所有45歲以上的集體職工趕回家,僅發(fā)放了區(qū)區(qū)兩萬元補償金。對于年近半百且身體不佳的我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重新找工作談何容易,最終只能依靠丈夫的微薄收入維持家用,還要供兒子上高中。那段日子,我們每周的生活費僅20元,只有在兒子周末回家時,我們才會稍微改善一下伙食,待兒子離開后,我們一整周都只能靠剩下的飯菜度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終于熬過了三年,兒子即將步入大學,而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可以領(lǐng)取退休金,家庭經(jīng)濟狀況有所好轉(zhuǎn)。然而,兒子的大學選擇又成了新的難題。當時,我們面臨著兩個選擇:軍校和警校。通常這類決策由丈夫來做,而我遇事總是手足無措。然而這一次,丈夫竟也拿不定主意,兒子更是無所適從。無奈之下,他們將決定權(quán)交給了我。我仔細分析了兩所學校的優(yōu)劣,認為軍校雖然免費,但畢業(yè)后可能無法留在本地;而警校雖學費高昂,但畢業(yè)后能直接成為公務(wù)員,穩(wěn)定可靠。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建議兒子報考警校。這一決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親朋好友紛紛稱贊我的明智,這讓我感到無比欣慰。通過這件事,我深刻體會到,人并非生來就是強者,只要努力,老天總會給予回報。因此,我堅信,只要有心,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你前進的腳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