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連續(xù)第二年來京都賞紅葉??,卻被網(wǎng)上各種吐槽推遲的信息所困擾,臨行前果斷地將“京都紅葉+園林”的行程調整為“庭院+京都紅葉”,先去山陰山陽和四國地區(qū)游覽日本著名的足立美術館、岡山后樂園、栗林公園和姬路城。12月1日到京都,恰逢紅葉見頃之時。</p><p class="ql-block"> 重游京都,當然要有新意。圍繞著東山和嵐山,將二刷的庭院放在中午,早晚留給法然院、安樂寺、醍醐寺、龜山公園、祐齋亭、愛宕念佛寺等。萬幸的是重新預約到了祐齋亭,彌補了去年舊竹林院的遺憾,成為此行最美麗最深刻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下面,跟隨我來一場紅葉與古都的浪漫邂逅。</p> 東山區(qū)域 <p class="ql-block"> 京都三面環(huán)山,東山腳下是京都最主要的景觀區(qū),分布著眾多的寺廟、神社??,旺季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們去了哲學之道上方的一座美麗而靜謐的寺廟——法然院,日本攝影老法師們已在此守候。</p> <p class="ql-block"> 路過安樂寺,寺門緊閉,晨光恰好將參道兩側的楓樹打亮。側門悄然拉開,一和尚手持暖簾和步梯??,在山門中央熟練地懸掛白色的暖簾,滿滿的儀式感(詳見視頻)。</p> <p class="ql-block">賞楓名所真如堂環(huán)境優(yōu)雅清新,一派與世無爭之象,仿似世外桃源一般。寺中聳立主堂、三重塔、觀音堂等美麗協(xié)調的特色建筑。寺內槭樹及楓葉的一片紅,給濃濃的京都風情又增添幾分唯美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臨近中午的永觀堂已是熙熙攘攘,匆匆拍了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出口處的雞爪楓比去年飽滿挺立,鮮亮的橘黃色鍍上金光。(見視頻)</p> <p class="ql-block">南禪寺的三門人頭攢動,完全拍不到去年的那種意境。</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去年雨中的南禪寺。</p> <p class="ql-block"> 下午趕往東山南部的醍醐寺。這座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建筑群分為下醍醐和上醍醐。我們僅游覽了下醍醐。下寺只有一座五重塔幸免于難,建于951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建筑。 還有豐臣秀吉設計的三寶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過仁王門和紅葉隧道,來到花園。</p> <p class="ql-block"> 斜陽正好照進花園,打亮虹橋。眼前出現(xiàn)了秋季醍醐寺的封面照,靜靜地坐在池邊感受時光的流逝。</p> 嵐山區(qū)域 <p class="ql-block"> 京都西山腳下的兩處比鄰地區(qū)嵐山和嵯峨野是賞楓的另一勝地。乘巴士28路至阪急嵐山站,經(jīng)渡月橋至龜山公園展望臺,俯瞰保津川與嵐山。</p> <p class="ql-block"> 龜山公園山腳下便是祐齋亭,預約了11點半的參觀。 院里懸掛著一幅幅染布,隨風搖曳,門上的“夢”字點了題。</p> <p class="ql-block"> 川端康成曾下榻于此,并寫名篇《山之音》。</p> <p class="ql-block"> 深秋正是祐齋亭最美的時節(jié),庭院內的楓葉在冷風之中更顯瑰艷,宛如霜色流丹。</p> <p class="ql-block"> 幾個方窗、幾個圓窗,在亮面矮桌上,倒映出窗外的風景,還有靈動的水鏡,簡直就是美景的頂流。</p> <p class="ql-block"> 祐齋亭的景致,勝在有河流,渡月河河水的藍綠色,映襯著楓葉的紅色,濃郁而靈動,是秋景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常寂光寺是去年賞楓留下美好印象的所在,位于一個長滿苔蘚的小山坡上。午后才到,茅草氈蓋的“仁王門”里里外外擠滿游客,最喜歡的紅楓竹林也是絡繹不絕的人流。一對坐在堂前專注賞景的夫妻讓滿園的熱鬧定格成了片刻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隔壁的二尊院參道盡頭兩株漂亮的楓葉沒有了陽光的加持變成了“素人”,好在這扇門的光影還在。</p> <p class="ql-block"> 出了二尊院,沿嵯峨鳥本居繼續(xù)向上,穿過紅色的??,繼續(xù)????,就是祇王寺(它有一段悲切凄涼的故事,請自行百度)。</p> <p class="ql-block"> 院子很小但很靜謐,茅草頂大殿外面是長滿青苔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趕在4點半關門前進入愛宕念佛寺。愛宕念佛寺從平安時代起便神隱在山中,超過1200座的石制佛像沿著坡體而立,表情豐富可愛。經(jīng)受風吹雨打日曬,佛像上長滿了青苔。</p> 京都站區(qū)域 <p class="ql-block"> 東福寺是京都最著名的秋葉景點,紅葉季總是人山人海。去年是買到了最后一張入園票,雖然時間匆忙,被清場工作人員“推”了出去,卻意外地收獲了難得的空鏡。</p><p class="ql-block"> 拐角處探出墻外的紅楓惹人喜愛。</p> <p class="ql-block">紅葉谷斑斕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通天橋上一位難求。</p> <p class="ql-block">楓葉正艷,連電視臺都加入拍攝大軍。</p> <p class="ql-block">陽光照進山澗,水面或藍或紅,光影斑駁迷人。</p> <p class="ql-block"> 東福寺到了最美的季節(jié),楓葉??樹上一半,地上一半。</p> <p class="ql-block"> 京都站附近一定不要錯過西本愿寺——一座免費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去年偶遇便被御影堂前這株橫向生長了400年的銀杏吸引,當時尚在黃綠之間。今年它沐浴在晨光里,身披金甲!</p> <p class="ql-block">華麗的唐門及眼花繚亂的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 京都站南側的東寺曾經(jīng)由空海法師掌管,大多數(shù)建筑毀于戰(zhàn)爭或火災,院內的五重塔重建于17世紀,是日本最高的寶塔。</p> 京都周邊 <p class="ql-block"> 京都周邊的長岡京光明寺鋪滿紅葉地毯的藥師門讓我念想了好幾年,這次因航班取消多出一天可以安排。出人意料的是落葉被清掃到參道兩側,??地毯是沒有看到,寺院清靜,枯山水庭院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京都的秋天,仿佛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在時間的流轉中慢慢展開。當秋天的第一片楓葉飄落,京都就變成了一座彩色的王國。東山的古樸、嵐山的夢幻、哲學小道的禪意與寧靜,還有美輪美奐的夜楓,每個秋季,總讓人想起……</p>